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词     
《廉政瞭望》2012,(12):11-11
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了500多名精英人士后,怀疑整个社会患上了“成功综合征”。其表现为,为了“成功”,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急急忙忙地赶路,撞到人却未曾想过扶起他们。为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郭庆晨 《党课》2014,(23):82-84
有些人,在个人成长和职场进步的过程中,不是凭借能力拼搏奋斗,而总想抄近路、走捷径;有些人,为了给子女和亲属找个好差事、谋个好职位,不是鼓励他们通过正常途径去竞争,而是走门子、找熟人……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走后门”“拉关系”,比较文一点的说法叫“请托”,亦即托人办事。当然了,这里的“请托”不是一般的家常琐事,而是涉及人事安排等大事、要事;所请托的人也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而是有一定权势的官商要人。千百年来,“请托”之事络绎不绝,“请托”之人层出不穷。由“请托”而收贿受贿、徇私弄权、违法违纪,便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曲莉莉 《新长征》2006,(2):25-26
近年来,“三农”工作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不仅每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作出特殊强调,还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专门进行了阐述,强调“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金融部门作为与“三农”工作有着直接联系的部门,在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4.
凑数与起哄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1):100-101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对数字敏感,从一到十,吉祥话各就各位。我国台湾高雄市中心有一组著名的街道,皆以数字开头:一心、二圣、三多、四维、五福、六合、七贤、八德、九如、十全,于是甭管住在哪条街上都能讨个好口彩。比较而言,历史上人们使用最多的好像还是“四”和“八”。四大美人,八大豪侠;四大发明,八大菜系;四大天王,  相似文献   

5.
艾迪 《党课》2008,(1):98-99
无礼,常常即使有理也会变得无理;有礼,有时候就算是无理也可以变得有理。 “礼”与“理”,本来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汉字,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二者却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与逻辑关系。人们常说有“理”走遍天下,意思是说,只要你站在了正义和道理的一边,便可以在社会生活中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6.
众言妙语     
《党的建设》2011,(12):60-60
人处在最底层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 我走上百家讲坛,成了“名人”,对往事的回忆。我的看法是“三多三少”:多一点感恩,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挑剔;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争执。  相似文献   

7.
著名诗人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的那句“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甚是称赞。其实,一般人看待“说”与“做”,常常视“少说多做”、“不说只做”为美德,对“多说少做”、“只说不做”加以鄙薄,强调一个人立身处事应该讲求奉献、崇尚实干、禁止空谈。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之友》2013,(11):51-51
“左”和“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比如,通常情况下,人的左右手灵活程度大不相同:右手灵活机巧,适于从事担当多种任务;而左手较为笨拙,具有很多不便之处。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考虑到“右”方便,而“左”不便的因素,于是古人就用“右”来表示帮助、偏袒。  相似文献   

9.
街上多了洒水车,路上多了环卫工;乡镇垃圾少了,墙上“牛皮癣”少了;环境变靓’,空气更清新了;商家经营更规范,乱停乱扔现象少了,居民也更文明了——这5年来四川城乡环境的巨大变化,广大干部群众都有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0.
麒嵩 《前线》2014,(8):122-122
有这样一个历史传说: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臣叫壬里国,他与另外一个大臣中里缴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复杂,无法判断,国王齐庄公请来了当时的神兽“廌”,相传“廌”能辨是非曲直,它的角顶向谁,谁就一定有问题。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廌”没有动;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廌”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法”字的来源就和这个“廌”有关。“法”的繁体字写作“灋”,由“水”、“廌”和“去”三个字组成,其中,“水”字代表对待每个人应该像水一样公平公正;“廌”字代表着要能明辨是非曲直;“去”字则表示一旦判定对错,应该坚决去恶扬善。  相似文献   

11.
张菊香 《党课》2011,(18):62-62
最近,某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参加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而从收集上来的心得看,有的与个人实际结合不紧密,通用性太强,大路货太多,署上谁的名字都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内容老套,全无新意,说教多反思少,浮于表面,认识与体会不深刻;有的甚至采用复制、粘贴等“拿来主义”,将别人的心得进行翻版,用“张三”的思想指导“李四”的行动,等等,总体感觉心得不“新”。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个别年轻干部“超常”提拔任用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关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反映出公众期望干部选拔应公开透明、程序公正,要让更多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走上权为民所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之“新”思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体现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发展观之“维”;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科学发展观之“度”。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在浙江、上海等地考察时说,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要“想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这无疑是交给了我们一把思考问题的“金钥匙”。想昨天,就会发现,我们已经站到了很高的起点。30年前,我们是为了“吃饭”而拼搏;30年后,我们是为了“富裕”而奋斗。30年前,我们不仅身边没有车,而且眼前没有路;  相似文献   

15.
严格,二字很普通,人们到处都在使用它,比如,在家里,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要严格;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严格;在工厂里,师傅对徒弟的教导,也要严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严而失当者却不少,结果严是严了,严不得法,严得出格。特别是班主任在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要求班主任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在班级管理中就不能不讲求“严格”二字。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模式”的大讨论对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必然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它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学界的自觉和人们思想的解放;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聚焦和深度思考,以及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这不仅为中国现代化理论创新准备了前提条件,也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和新的思想材料。关于“中国模式”大讨论的意义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7.
让孩子“多看电视还是多看书”?家长肯定作答:多看书!而笔者认为答案的本质并不在于简单的“多”与“少”:有家长求助老师,问:“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喜爱读书?”还有的问:“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能自愿自觉地少看电视,而让爱看书成为习惯,成为自然?”“阅读,怎样才能由梦想走进‘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18.
黄佳渝 《当代党员》2008,(12):53-55
在经济学家眼里,重庆很“大”,也很“小”、“大”是指重庆面积大、人口多、管辖区县多;“小”是指重庆的行政成本在全国31个备区市中最低重庆的在职财政供养人数与总人数之比为1:55,按全国1:40平均水平计算,重庆每年可少支出人头经费约100亿元  相似文献   

19.
刘同 《当代党员》2014,(10):76-76
在城里开车的人有一个其识,就是公共汽车、出租车惹不起。 不过呢,“惹不起”并不意味着“怒不起”。于是,“素质太差”“没公德”,便成了平衡心理的“口头禅”。 上述种种.于我都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朱岩 《求贤》2010,(10):1-1
时下,富有鲜明个性的干部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有的认为他们“有魅力”;也有的认为他们爱“出风头”、“不合群”,甚至是“另类”;还有的觉得他们做领导不大好应付、做同事不大好相处、做下属不大好管理,等等。诸如此类的不同看法。使不少个性鲜明的优秀干部出现了“下面赞扬声、中间争议声、上面不吱声”的现象,而有的则被敬而远之、冷而藏之、抑而弃之,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