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第一位的职责,是把纪检监察机关同其他党政机关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履行不好监督职责,纪检监察机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明确职责定位,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全面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司法行政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进一步深化"三转",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提高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5月19日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3.
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明确职责定位,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深化“三转”是中央纪委、监察部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是我们工作理念和思路的重要转变,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履职指明了方向,是促进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充分发挥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选择,体现了我们党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了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规律。  相似文献   

4.
姜国文 《中国监察》2013,(24):14-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点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定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下大力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更好地履行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正5月19日,王岐山同志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是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这既是权力,也是责任,是责任就要担当,就要把它牢牢地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落实监督责任的必由  相似文献   

6.
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依据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责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纪检监察机关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坚守责任担当,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推进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三转"态度坚决,措施有力,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纪委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在强化党的纪律特别  相似文献   

7.
正深入推进"三转",实际上是向党章回归,向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基本职责回归。各级纪委作为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党内监督专门机关,首要任务是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集中精力完成好"三项任务"、抓好"五项经常性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对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近期,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机关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精神,聚焦中心任务,深入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明确职责定位,调整内设机构,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作深入开展,把中央提出的各级党委(党组)担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承担监督责任的要求落实  相似文献   

9.
陈秀芳 《中国监察》2014,(11):30-31
正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中央纪委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落实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要求,为新时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找准职能定位、更好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对于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而言,落实"三转"要求,抓好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势在必行,但是,在"三转"过程中他们面临怎样的情势?为此,河南  相似文献   

10.
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从过多的角色中退出来,从一般性参与向监督执纪问责转变,从偏重监督事项向既监督事更监督人转变,从监督具体行为向监督具体和抽象行为并重转变。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明确职责定位,是为了更好地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症结,五指攥成拳,使打击腐败的力度更加精准。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相似文献   

11.
有的纪检监察机关仍在揽不该干的事,甚至乐此不疲如果主业干不好,别的工作干得再热闹也是卖力不讨好,没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成效引人注目,同时一场深刻变革也在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推进,成为新时期反腐败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就是"三转"。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次全会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更好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全会报告在总结成绩、指出差距、梳理体会、部署任务时,均涉及"三转"  相似文献   

12.
铁钢 《中国监察》2014,(11):25-25
正作为派驻机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须进一步强化"主业主抓"理念,坚定不移稳步推进"三转",确保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定位更加准确、方式更加科学、作风更加务实。转职能,重在厘清职责定位,突出主业主抓。转职能,就是要明确自身职责所在、主业所在,回到纪检监察主责主业上来,做好监督执纪问责。作为派驻机构,要聚焦中心任务,攥紧拳头,以铁腕狠刹"四风",切实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作为派驻机构,要将查办案件工作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察》2014,(11):5-5
正5月19日,中央纪委副书记陈文清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总结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王岐山同志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三转"是职责所在、形势所需,紧紧围绕强化监督职责,进一步推动"三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陈文清指出,转职能、聚焦主业是职责所在;转方式、强化监督是形势所需;转作风、打造过硬队伍是履职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因此,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就是要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要从严执纪,突出办案主业。不少基层领导干部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纪检监察机关大力反腐会破坏干部队伍稳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但实践证明,反腐败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相悖,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会促进社会的  相似文献   

15.
正"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自己的拳头攥起来,突出抓好中心任务,切实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5月26日,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围绕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聚焦中心任务,深化转职能、转方式、  相似文献   

16.
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将"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列为今年工作五项主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这一任务,不仅对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纠正"四风"、提升履职能力指明了方向。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望,肩负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艰巨任务,纪检监察机关能不能履职尽责,纪检监察干部能不能坚守责任担当,直接影响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净化风气的成败。这既是提出"三转"的动因,也是评价"三转"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篇章,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需蹄疾步稳,扎实推进。"三转"是开头,也是过程。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已经感受到"三转"带来的冲击与变化,这些变化还将在实践中持续、深化、升华。  相似文献   

17.
宋志恒 《中国监察》2014,(11):26-26
正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依照党章和行政监察法,厘清职能、找准定位、聚焦主业,改变以往"当急先锋总打前站、当老中医包治百病"的做法,正确处理好监督与管理、监督与再监督的关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纪检监察机关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责无旁贷,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新要求上来,切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担  相似文献   

18.
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新一届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纪检监察机关高效履行职责、更好发挥作用的客观需要。湖北省仙桃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以"三转"要求为引领,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焦主业、把握关键,探索实践了一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可行思路,有力促进当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创新发展。清除"三转"思想障碍转变观念,清除思想障碍是做好"三转"的前提,必须克服思想误区,做到真心转、真正转。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纪检监察机构认真落实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工作部署,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思想上深刻认识"为何转",方向上准确把握"朝哪转",行动上坚决果断"尽快转",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业主责,取得初步成效。深化转职能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认真落实纪委书记不分管其他业务的要求,明确公司纪检组组长只分管纪检监察和巡视工作,将此前协助分管  相似文献   

20.
正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责任,关键是增强派驻意识、明确职责定位,着力解决派驻干部思想畏难、办案为难、成长艰难、回归主业困难等问题,真正实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增强派驻意识。派驻机构的干部要强化"派驻意识"、"身份意识"、牢记责任与使命,积极履行派驻工作职责,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面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敢于担当、勇于碰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