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故乡是苏北大平原上的一座百年老村。横亘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从村边流过,滋润着故乡的土地,养育了那里的父老乡亲。因此,人们把它看成自己的母亲河。  相似文献   

2.
王玮 《政府法制》2013,(24):45-45
平遥古城墙在风雨中飘摇,侠骨柔情在千百年历史里涤荡.在电闪雷鸣中,城墙上窸窣舞动的人影忽隐忽现.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为什么在那里? 他们是鬼魂,是233条平遥汉子的游魂,他们在那里,只是为了——又见平遥,来看平遥古城最后一眼. 他们留恋故乡的土、故乡的水,还有故乡那些最亲爱的人.平遥这一方城池,是他们生死相依的地方.想你啊,平遥古城,客死他乡的人们生不能见你,就死后托魂——爬也要爬回故乡平遥!于是,游魂们在城墙下相聚入城,最终魂归故里.  相似文献   

3.
本文背景:法国传教士阿纳托尔·盖斯丹在他风华正茂的32岁时,告别了家乡和亲人,经过1万多公里的艰苦行程,于1907年11月15日到达上海。那里的神职机关给他起了中国名字,如他所说":从此,我叫丁鸣盛。"同年12月,他被分派到中国河北省献县,此地成为他半个多世纪生活里日夜相依的第二故乡。直到1961年,将近88岁的丁神父在那里辞世。53年里,丁神父没有离开过中国北方,也再没有回过他在法国北方的故乡。他穿中国衣、吃中  相似文献   

4.
曾经,他是一个改革者,有人称他为"第二个吕日周";他是一个亲民者,在蹲点期间与群众"零距离";他是一个创新者,被人称为"创意书记";他是个"廉洁者",年年在会上高喊反腐败……如今,他却是一个腐败者,并因为腐败堕落而成为新闻焦点.  相似文献   

5.
读这本书,是因为作者熊培云写了一本我想写而力所不逮的书。和作者一样,我深爱着我的故乡,感受着"变中之痛"。我们美丽的故乡,曾经"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乱树,群莺乱飞"。而今,却是"谁人故乡不在沦陷","一切是那么猝不及防地发生了,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年代里"。  相似文献   

6.
故乡的红杜鹃王冰我的故乡在珠山脚下,那里有我魂牵梦萦的红杜鹃。每年五月,杜鹃花染红了珠山秀谷,远远望去,象一团团火,从山脚下一直漫燃至珠山峰顶。整个珠山,处处飞红流霞,溢光荡彩。我的童年是在故乡红杜鹃的陪伴下度过的,杜鹃花丛中蕴藏有我的苦和乐。故乡的...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市延庆县延庆镇的双营村活跃着这样一群有着"特殊技能"的妇女,她们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却被乡亲们称之为"巧娘";她们也许不善于言语表达,却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法制宣传能手"。在延庆镇,只要一提起"巧娘",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们个个心灵手巧,不仅成立了30多人的工作团队——"巧娘工作室",而且还与法制宣传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无尽的怀恋     
夜,悄悄地静下来,孤独的牛棚仍然在那里,它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的昭示,无尽的思考。这个季节,我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探望父母,眨眼几年,家乡的青砖红瓦房被各色的小洋楼所覆盖,惟有那间古老的茅草屋——牛棚,仍在风雨中摇曳。这里曾经是老牛"犍犍"的蜗居,它把我的思绪迁到了二十年前的岁月……在我的童年生活里,"犍犍"如同一个调皮的伙伴,陪我度过了一个又  相似文献   

9.
故乡的雪     
儿时最难忘的莫过于故乡的雪,铭刻在我记忆里的雪是那样清新、亲切和珍贵。由秋转冬时节,村村户户榨糖那热气腾腾场面刚刚过去,空气中特有的红糖清香味儿还未散去,雪就纷纷扬扬落下来了。大地银装素裹,没有尘埃,没有喧嚣,村舍、田野、湖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论宪法学复兴了宪法社会学传统,从社会整体视角出发破解了现代宪法的"源代码",可能给当代的宪法学研究带来新思维。这种新思维致力于构造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其内在逻辑是:现代宪法独特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它在时间、空间、事物三个维度的内涵和特征,使之得以处理现代社会固有的宪法问题;全面理解现代社会面对的宪法问题,才能准确把握现代宪治的实践历史和当下发展,合理预测现代宪治的未来走向;与此进程相应的宪治模式转换,反过来又取决于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之中有效执行现代宪法功能的客观需要。这一新思维可以初步概括为七个命题:现代宪法的社会功能是"维系功能分化";现代宪法的"现代性"体现为"效力自赋";现代宪法位于法律系统与政治等功能系统的"结构耦合"处;现代宪法的内容有其"社会规定性";抵御体制性社会力量的权利才是"基本"权利,它涉及多重主体,具有双向效力;除了权力滥用的"政治宪法问题",现代社会还面对社会媒介失控的"社会宪法问题";为了处理日益复杂的社会宪法问题,现代宪治持续发生模式转换,正在迈向多元主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刘袖梅 《检察风云》2007,(16):22-24
在一些人眼里,她是一个"爱钻法律空子"、爱给领导出难题的"刁民";而在群众眼中,她是敢说敢做不怕报复的"反腐女杰"、"地下纪委书记".……  相似文献   

12.
伊恩·罗德  陈磊  牛帅帅 《法学家》2012,(4):159-175,180
过去30年英国的犯罪学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犯罪学"在多个维度的"膨胀";另一个是犯罪学"自治性"的增强。犯罪学在向自治学科转变的过程中既具有许多有益的方面,也存在诸多风险。它可能会丧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因而有必要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潜在的后果保持警觉。犯罪学知识的用途,在于为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犯罪学进行准确定位有两个核心要求:一是要承诺把犯罪学变成一个内涵广阔的学术概念,即将犯罪学的多元主义看作一个优势;二是要让犯罪学研究与实践保持长久的、基本的联系,将犯罪学知识渗入公众关注的犯罪和法制事件中,对"制度性环境"作出一个比现在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邱臻 《法制与社会》2012,(9):124-125
适用刑事和解的基本前提是:犯罪对象是真正的"被害人";被害人对受害法益有刑事实体处分权。在造成轻伤后果的聚众斗殴罪中,犯罪对象主要是"加害人",其次才是"受害人";犯罪的主要客体是公共秩序,次要客体是个人的人身权利。在造成重伤、死亡后果的聚众斗殴犯罪中,犯罪对象身份主要是"受害人",其次才是"加害人";犯罪的主要客体是个人的人身权利,次要客体是公共秩序。对聚众斗殴犯犯罪的刑事和解应该根据不同情形决定是否适用以及怎样适用。  相似文献   

14.
政党的价值理念是政党意识形态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为保证其政党价值实现所应坚守的真理性观念,它既具有共时性的特点,也具有历时性的面向。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呈现为"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守共产党主体性意识和集体觉悟"以及"组织、动员和信赖人民群众"等理念。这三个面向价值理念的实现有三个路径:其一是向下转化为党员的"工作作风";其二是向上升华为党员的"理想信念";其三是要借助于党组织"法治"的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学时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总觉得那荷塘、那月色、那蛙声于我“心有戚戚焉”——竟是那般的熟悉和亲切,那般的依恋不舍和刻骨铭心,像早就纠结在心底的一个乡思的结,只要轻轻一碰,酽酽的乡思便会泼洒出满怀意绪——故乡的荷塘与此一般无二。  相似文献   

16.
李彬 《河北法学》2007,25(6):39-45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行政服务应当是多元的、为全人类的生存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政府不仅要服务于"国家与社会"也要服务于"个人";不仅要服务于"当代人"也要服务于"未来人";不仅要服务于"富人"也要服务于"穷人";不仅要服务于"当事人"也要为"第三人"及"普通的公众"而服务.最重要的是要以"双服务理念"为指引,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口号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相似文献   

17.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政法学刊》2016,(2):40-47
在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过程中,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必不可少。这不仅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尝试,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走访调研公众参与现状得出,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是制约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保障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敢";激励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愿";教育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会";沟通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能";评价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知"。因此,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保障、激励、教育、沟通和评价等机制,是实现公众有序参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在当代中国,有一批值得尊敬的农村题材作者。其中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以其对故乡倾注的真实情感,唤起了关于"故乡"的深刻忧思,传递给读者一种冲动:让心灵回到真正的故乡,寻找和重建精神家园。"不曾认识梁庄,就不曾认识乡村;不曾认识乡村,何以认识中国?"中国在梁庄,每个中国人都有故乡:地理学意义的故乡、社会关系层面的故乡、心灵的故乡。本书沟通了现实的故乡与心灵的故乡之间的桥梁,让我们在回味故乡的美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类型剧逐步成为电视剧的主流力量。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模仿到"适度创新"的过程。近期,以《甄嬛传》为代表的电视剧在类型划分的"适度创新"上超越了以往"杂糅型"和"子类型"两种趋势,呈现出一种非典型类型电视剧状态,我们称之为第三种趋势:"边界模糊"。类型电视剧"边界模糊"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代电视剧作为大众流行文化消费产品以及电视剧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此类"边界模糊"类型电视剧的创作,应遵循三个"度"的原则,即把握好"大事"与"小事"的"度";把握好尊重史实与合理想象的"度";把握好叙事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相吻合的"度"。  相似文献   

20.
故乡的亲人陆续离去,我熟悉的人越来越少,但我仍然怀念那里。无论我回不回去,她都在我的生命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