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文化强企”思路,充分发挥“党、团、工、职”四个平台作用,着力构建具有海淀保安特色的文化底蕴,用文化精神塑造企业经营发展氛围,唱响文化建设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戴青山 《中国保安》2014,(21):51-53
重庆市北碚区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经过13年的市场化运营锤炼,在致力于业务发展的同时,着眼未来,用诚信、责任、凝聚、和谐构建企业文化底蕴,精心浇灌文明之花,依靠文化建设助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扬州,作为一个拥有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其传承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在融合了现代元素后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并以现代的管理理念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江苏省扬州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二十年的发展,不仅发挥了辅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职能,而且通过形成一个既具有普遍意义、又蕴含保安企业特色的建设模式,打造了扬州保安行业的品牌。  相似文献   

4.
闫龙君 《中国保安》2014,(12):51-52
随着2010年《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保安服务市场正逐步形成,以往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垄断式”经营服务模式,己不再适应当前保安服务市场的发展形势。面对保安行业的改革转型、市场放开竞争,大多数保安企业都会经历一段“不适应期”,这就要求持续加强保安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企业人文建设,增强企业和保安员的凝聚力、自信力和创新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消除发展短板和不利影响,实现保安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保安服务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部分有志之士将眼光盯在保安服务市场这块“大蛋糕”上。2010年1月1日,《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国有保安企业面临着民营、外资等不同所有制保安企业的挑战,加上众多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的出现,保安服务市场这块“大蛋糕”正在被悄然重新分配。那么,究竟是“谁动了我的蛋糕”?保安服务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近日,本刊记者对部分地区的保安服务市场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6.
保安宣传工作是向社会全面展示保安企业形象的一个窗口,是架起保安企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也是促进保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所以,做好保安宣传工作是增强企业文化底蕴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渠道之一,是凝聚企业建设精神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思考保安宣传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7.
谢利苹 《中国保安》2014,(10):28-30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施行以来,随着保安服务业的经营主体数量及从业人数的逐渐增加,保安服务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这对民营保安企业说,一方面,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另一方面,民营保安企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经营压力?新形势下,深入分析和探讨民营保安企业的发展亟需破解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娜 《中国保安》2012,(4):29-31
在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代的今天,大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满足。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带来愉悦的同时,对安全领域的需要越来越强烈。正因为如此,保安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服务需求,也会有不同的服务标准。随着《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保安服务的市场结构将被彻底打破,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作为中国本土的保安企业,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理应做好内部治理,找准影响企业发展的障碍,将服务质量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大事来抓,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需要。因此,运用PDCA循环模式持续改进保安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保安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升保安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社会认可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浩斌 《中国保安》2013,(16):43-45
在脱钩改制后,保安服务企业面临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保安服务消费者看向保安服务企业的眼光将出现新的变化。鉴于此,笔者认为保安服务企业脱钩改制后在内强素质的同时,首要解决的是市场营销,以此为依托进一步保有现有客户、挖掘潜在客户,拓展保安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0.
刘庆智 《中国保安》2012,(17):54-57
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作为首部国有大型保安企业,成立25年来,始终把持续推进同有保安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主打企业“文化牌”,继承和发扬国有保安企业深厚的文化传统,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和谐,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涛 《中国保安》2014,(14):36-44
一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从业者队伍。保安服务业亦不例外。对保安服务企业而言,要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保安队伍,除了把好“进人关”之外,专业、规范、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必不可缺。当前,我国保安从业者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退伍军人、城市待业青年、下岗职工等,文化程度、素质参差不齐,亟需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2.
李纯章 《中国保安》2013,(13):64-66
纵观实力雄厚的优秀企业,大部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把企业文化作为其生存、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当下,保安服务企业是应注重建设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永葆保安服务企业长盛不衰,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李东明 《中国保安》2012,(14):33-36
自《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施行以来,我国保安服务行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新的民营保安服务企业不断涌入行业参与竞争,市场对企业经营成效的杠杆调节作用也更加明显,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一些保安服务企业主动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以满足社会各行业的保安服务需求为出发点,采取如信息研判、广告宣传、售后服务、优惠促销等较为灵活的营销策略,为企业创造、获取和维持客户群体,进而产生可观的经营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使企业在与同行竞争时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国内保安服务市场的日渐开放,如何创新并善于运用市场营销,正成为指导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指针,甚至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新 《中国保安》2012,(14):9-11
自我国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于1984年成立以来,我国保安服务行业已经走过了近30年。多年来,保安服务行业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保安行业的法制化、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保安服务客户对保安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保安服务产业格局的不断调整,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保安服务市场,保安公司老总如何带领企业杀出重围、走出困境,引导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毫无疑问,建立保安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也是许多保安公司老总的普遍共识。结合笔者多年的保安工作实践,本文围绕建立保安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保安职业经理人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保安服务市场逐步放开,不同经济成分的保安服务企业鱼贯而入,一个多元、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悄然形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保安服务市场也逐步放开,市场参与者的数量急剧增加,市场主体的性质呈现多元化。虽然给当地的保安服务业注入空前的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渐明显,但是部分保安服务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各种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保安》2013,(13):3-3
伴随着《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施行,保安服务市场逐步放开,不同经济成分的保安服务企业鱼贯而入,一个多元、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悄然形成。一方面,打破行政垄断的保安服务业释放出空前活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另一方面,部分保安服务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各种手段,有的甚至进行恶性低价竞争,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7.
杨勇 《中国保安》2012,(18):9-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保安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保安服务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并且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经济实力的竞争转向文化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和形象的竞争,说到底是一种社会影响力的竞争。企业内刊作为保安服务企业创立品牌、提升影响力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17,(19):73-75
我国保安服务业已过而立之年,发展到5800多家服务公司,固定资产400多亿。拥有430多万名保安员的庞大队伍布局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忠于职守、服务客户、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为社会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对保安服务业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保安企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做大做强,品稗建设是一个绕不过的课题。那么,如何做大做强保安品牌企业,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保安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保安服务企业开始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涛 《中国保安》2014,(12):6-15
一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从业者队伍。保安服务业亦不例外。对保安服务企业而言,要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保安队伍,除了把好“进人关”之外,专业、规范、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必不可缺。当前,我国保安从业者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退伍军人、城市待业青年、下岗职工等,文化程度、素质参差不齐,亟需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及业务技能,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