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群众“上访”是老大难问题。近几年,上访案件逐年增多.让不少地方领导感到焦虑又手无良策。为了转变这一被动的处境,许多地方采取了领导“下访”的行动。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体现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真切关心百姓的工作思路。并对存有“上访难”这一传统的信访制度进行有益的补充。作为领导,能纡尊降贵,到基层来现场办公,体察民情。实属难能可贵。这也说明领导干部心系百姓,真心实意地想为老百姓办实事。  相似文献   

2.
佳木斯市委将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年度“大考”。在述职会前一个小时,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直接命题;正式述职前,先利用15分钟笔答考题,让党委书记们“动动脑、出出汗”。会上,市委常委对述职的党委书记进行“集中会诊”,把问题“晒在阳光下”。述职会邀请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真正让基层党员群众当“裁判”、做“评委”。  相似文献   

3.
华池县人民法院林镇法庭发扬当年“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审判方式,注重调解工作,让群众参与审判,坚持文明办案、巡回办案,把法庭搬进老百姓的田间炕头,当地的群众称赞说:“马专员的作风又回来啦!”为此,华池县人民法院专门召开现场会,向全县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不能把案子办了,把矛盾仍留给群众” “案件执行难”是人民法院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成立于1995年的林镇法庭,始终把对当事人负责作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把解决“执行难”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庭长吴建军经常说:“我们都…  相似文献   

4.
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根须盘结、骨肉相连,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前沿阵地。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要善于结合群众工作新特点,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有效途径,赋予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建立开放性和包容性党群沟通平台让群众“话有地方说”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让群众有一个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学习月刊》2014,(18):105-106
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际,中共云梦县委宣传部积极摸索,勇于创新,率先在乡镇、开发区开展理论热点面对面活动,针对当前基层关切的民生问题搭建平台,让领导、专家、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使理论宣传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有力促进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一、背量加强理论学习是全体党员干部提高素养的必修课。一直以来,大家对理论学习都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反思理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学习方法不活、学习效果不佳,难有创新解决的举措。过去,我们的理论宣传大多是请理论专家、党校老师到各乡镇、开发区现场教学、“灌输式”宣讲。形式相对来说比较生硬呆板,群众要么“没参与”,要么“被参与”,有的人“吃不饱”,有的人“消化不了”。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搞形式主义,活动根本不举行,等到年终检查时闭门造车,有活动方案,有活动记录等。如此谈活动效果,谈联系服务群众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理论学习也就流于形式,难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当基层干部难,难就难在群众不听话。”对于这句话的含义,我深思良久,觉得很有议一议的必要。 如果说基层干部的“难”,难在脱不掉大量具体事务的缠绕,随地随时都要处理一些头痛棘手的问题,难在既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又要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这些都好理解。但说它“难在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要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相似文献   

8.
《北京支部生活》2013,(5):10-11
“以前,我有什么难事就向街道反映,现在身边有了党代表工作室.又多了一条反映诉求的渠道。”垡头地区党员张翔这样说。如今,在朝阳区43个街乡,都有这样一个地方——党代表工作室,通过开展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走访基层联系群众实践活动,架起了党和政府与基层党员群众民意畅通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批主题教育层级下移,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复杂,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要让群众叫好,必须向问题叫板,用群众获得感来检验主题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明确要求第二批主题教育"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这  相似文献   

10.
年初岁尾、佳节相连,各级领导都要深入到最困难的基层群众中,给他们送去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及过年所需资金,也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这对于密切党群关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可广大老百姓对“送温暖”有五盼:一盼把温暖切实送到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手中。据了解,有个别地方出现了受“温暖”的对象并不都是特别困难的群众的现象,大家对此意见很大。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个别领导把“送温暖”当作“送人情”,不仅败坏了“送温暖”的名声,更达不到“送温暖”的目的。基层群众建议在“送温暖…  相似文献   

11.
东宁县在“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全力推行“五字令”,确保工作出实效。一是“听”。认真听取来自基层群众的心声民意,找出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工作切入点。二是“说”。通过宣讲政策、讲授知识,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为基层群众带去科学、先进的知识理念。三是“学”。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为进一步开展好基层工作积累经验。四是“写”。深入基层搞调研,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工作报告,为党组织谋划未来工作提出参考意见。五是“为”。切实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所为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作为要经得起组织的考察和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4,(5):12-13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蓟县县委坚持征求意见向基层、解决问题在基层、服务群众入基层,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联系农村、联系企业、联系困难家庭,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分期分批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基层蹲点调研,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进基层、转作风、办实事、受教育,努力做到把基层群众反对“四风”问题的意见征求上来,把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责任落实下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3.
组工信息     
《北京支部生活》2013,(10):44-45
中组部:向四川灾区下拨救灾党费为了体现中央对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关怀,中央组织部日前从代中央管理的党费中向四川地震灾区下拨救灾党费300万元,用于支持抗震救灾和救助受灾党员群众。中央组织部要求,灾区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  相似文献   

14.
万州:系统宣讲、现身说法和现场互动“三统一” 万州在每次宣讲活动中,安排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基层先进典型同台宣讲,让理论工作者把道理传给群众,让实际工作者把政策交给群众,让基层先进典型现身说法,三位一体,整体联动,互为补充。在到每个地方宣讲前还预约当地身边的就业创业典型,做到每到一个地方宣讲,既有区级典型的宣讲,又有当地身边典型的宣讲,突出用身边典型的人和事去感染群众,用鲜活的事实来证明理论,用生动的生活语言来宣讲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她是十年来基层政改最坚定的实践者;有人说她是共产党的“铁杆”党员;还有人说她的改革太超前,“不会有好结果”。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只有坚持和贯彻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才能真正把人选准用好。”“群众公认”,就是各方面、各层次大多数群众普遍赞成和肯定。应该说,可以提拔重用的领导干部,都必须是群众公认的。“群众公认”是起码标准,是领导干部得以提拔重用的“资格证书”。在大力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的今天,选任干部必须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扩大群众的参与度。但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在对待“群众公认”的态度和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有的认为“群众公认”无非就是以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来安县适应“三农”工作的新形势,建立了政情民意沟通互动制度,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层政情及时地向群众公布,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农村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一个地方最需要做什么、最亟待改变什么,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一个地方政策的好与坏,群众最有发言权。闭门造车、关门开会,永远了解不到群众在想什么、想说什么、想要什么,只会损害党群、干群、政群关系。因此,广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当把基层工作视为日常功课来做,树立扎根基层做事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进民户、多察民情、多听民声;在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过程中要认真倾听群众和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群议群策、寻求良策以弥补不足。这样既有利于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又能惠及于民,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19.
把办公室设在最基层,把办公桌“搬”到第一线,无论对领导干部还是对基层群众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领导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无缝对接”,除了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夯实联系群众的“感情基础”,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各项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而“办公桌”在基层如何才能摆得正、站得稳、守得住,恰是领导干部此刻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干部下基层,目的是要访民情、知民声,解民困,增进和群众的联系,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如何与基层群众进行有效交流,获得基层的真实情况,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关键。要说得了“农家话”。到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声,和群众谈话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有的干部在机关坐得久了,习惯摆架子、打“官腔”,不善于与群众交流,和群众谈话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干部显然不受群众欢迎,不能让群众接受。和群众交流要避免说“官话”、大话、套话,朴素实在的“农家话”才能说到群众心窝子里去,群众也愿意把这样的干部当成自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