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黔西南州坚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举全州之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会风与作风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这句朴素、实在得令人感动的口号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心系贫困生     
“感谢团党委,感谢团领导,我和孩子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是初三(1)班何云霞同学的母亲握着农十师一八七团政委杨志芳的手,倾述自己无比感激的心声。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使更多的贫困孩子能够背起书包,重返  相似文献   

4.
教育乃国家发展之根本。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把教育视为一国永续发展的助推器和牵引机。有一句口号很实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而在现实的中国,在现实中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孩子们那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噙着的仍然是苦涩的泪水。义务教育在  相似文献   

5.
从有义务教育的历史以来,没有人怀疑过义务教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也没有人否认义务教育对我国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但有很多人担心中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仿佛要偏离它预定的轨道——中国基础教育正悄然发生由“义务教育”到“利益教育”的嬗变,神圣、庄严的教育殿堂似乎也把不住最后一道大门,竟要被“孔方兄”这一洪水猛兽活生生地撞开……国外重教国内重“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个口号,即使谈不上路人皆知,那也应是家喻户晓。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这并不是中国人的创新,地球人都明白。耐人寻味的是,重视…  相似文献   

6.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提高全民族受教育程度和加快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一项战略任务。今天,有这样一句流行全国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这个口号的感召下,许多地方的政府  相似文献   

7.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1,(29):10-10
设身处地想想。一名普通农民的孩子。念完初中不能继续上学。闲散在社会上无法就业。他的父母该是怎样的心情?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早一天把教育事业搞上去。就能够早一天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成为有用之才。发展教育既是为了今天的孩子。也是为了明天的贵州。  相似文献   

8.
大山的希望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一句时髦的话,是句好话!但却是句不容易做到的话。地处秦巴山区的平利人民,父母官们勒紧裤带办教育,父老乡亲全心全意为孩子!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谱写了一曲令人回肠荡气的歌。平利依然穷,但平利是有希望的!因为百年树人的观念已深深地根植在二十三万平利人民的心中,我们坚信。  相似文献   

9.
贵州新语     
<正>只有教育事业不断进步,贫困才不会代际相传。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在加快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举全省之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  相似文献   

10.
正从茅草房、木瓦房到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教学楼,从粉笔、黑板到智能交互式电子白板,从食不果腹到营养午餐—70年沧桑巨变,贵州三个不同时代人的教育经历绘就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画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茅草房、木瓦房到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教学楼,从粉笔、黑板到智能交互式电子白板,从食不果腹到营养午餐——70年沧桑巨变,贵州教育绘就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画卷。  相似文献   

11.
“苦不能苦了子弟兵,穷不能穷了烈军属,亏不能亏了伤残军人,愁不能愁了转业干部和复退军人。”这朴实而真挚的语言,就是汶川县民政局局长王孝智的工作座右铭。多年来,王孝智用一颗共产党员的忠诚之心,撑起了“双拥”的蓝天,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了广大优抚对象  相似文献   

12.
上接第5期)第三章希望殷殷寄后人“再穷再苦,也不能荒了孩子的学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李先念从北京南行视察,顺便回到阔别10多年的故乡红安。进入红安县境,车窗外一个头戴草帽,光着脚丫,握着牛鞭的小女孩映入了他的眼帘。他也是放牛娃出身,此情此景触动...  相似文献   

13.
正扶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精准扶贫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这充分说明,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结合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谈谈如何抓好教育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省党政军(警)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双拥工作的光荣传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全省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贵州改革发展稳定和部队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双拥工作的健康发展 省委、省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支持部队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双拥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省委、省人民政府响亮提出“穷,不能穷了子弟兵;苦,不能苦了烈军属;亏,不能亏了转业干部和复退军人”的口号,在全国、全军产生了较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宁夏消防总队发扬"再穷不能短精神,再苦不能少干劲,负重拼搏谋发展,求变谋新干事业,小总队也要有大作为"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官兵,摸索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消防事业变革发展之路,为创建"平安和谐宁夏"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屏障。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2,(4):60-60
刘伟第2期的《南风窗》上撰文指出:2000年8月24日.湖北省监利县某乡的党委书记李昌平,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他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在这封信中,李昌平对当时的“三农”危局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概括:“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一“盛世危言”成为世纪之初各界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印象。十余年过去,农业还“危险”吗?总结来看。经过这十余年的发展,就农民问题而言。当前我国农民已无税收负担之苦,却多出了消费之苦、精神之苦。就农村问题而言,乡村两级“集体”之穷并未得到根本改观;相比于城市,农村普遍还不够富裕;农民的收入虽然增长了。但还不能说真正富裕了。  相似文献   

17.
忍得住穷     
郭庆晨 《党课》2013,(11):75-76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想担负一定的责任,干出一番事业,需要面对许多考验。在诸多的考验中,苦、劳、饿、乏四味是必不可少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处于贫穷、艰苦的境地,才能够遍尝苦、劳、饿、乏的滋味,故而此“四味”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穷”。那么,如何才能够经受住“穷”的考验呢?虽然孟老先生没有明言,但从字里行间总能发现或感悟到某些暗示,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忍”字。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再饿不能饿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在于重视教育。我们不但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而且要让广大适龄儿童,特别是寒门子弟都要接受义务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相似文献   

19.
“陇中苦瘠甲天下,通渭苦瘠甲陇中。”通渭,是甘肃中部有名的一个穷县。但就是这个穷县,近年来却以“书画艺术之乡”、“翰墨飘香之地”在全国出了名。“人人爱书画,个个练书画,家家挂书画”的全民崇尚书画之风,引得王蒙、贾平凹、汪国真等文化名流都到此游历采风,词赋吟咏。而其日益兴隆的书画交流集散活动,更是吸引了藏家商贾云集、书画名家荟萃,使得通渭的书画产业欣欣向荣。一片贫瘠的土地,竟生长着如此  相似文献   

20.
王春梅 《实践》2011,(5):32-32
去冬今春的农田水利大会战,对于达茂旗的薯农们来说,是一个大大的福音。旗委旗政府着力破解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欠不起的使命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把"不能让农民再苦再穷"的精神,落实到"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