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荣涛 《实践》2014,(5):48-49
<正>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  相似文献   

2.
吴丹 《世纪桥》2012,(13):118-119
达斡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达斡尔族人世代生活繁衍的聚集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承着达斡尔族的民族精神也记述着达斡尔族的民族历史。迭斡尔族世代传承着宝贵的民族文化,并在传承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合时代性与民族性,与其他各民族共同构建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大厦。  相似文献   

3.
那仁满达 《实践》2016,(4):41-42
正近年来,苏尼特左旗紧紧围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旗经济发展支柱和特色产业,打造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新引擎。我旗先后被国家和自治区命名为"中国蒙古族德格苏之乡""中国蒙古族塔穆嘎文化之乡""内蒙古乌兰依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沙嘎文化传承基地"和"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基地暨肉石之乡"。  相似文献   

4.
在日益加快的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互动不断深化,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蒙古族在现代化潮流中加强了民族互动,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但是因现代经济因素、文化变迁以及社会转型等而引发的矛盾也在增加,成为影响民族互动良性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强化竞争意识、整合传统文化和完善制度规范应成为蒙古族实现民族互动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在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文化与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民族电影发展、草原文化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10)
正素有"金沙之城"美誉的奈曼旗地处通辽市西南部,这里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富集。近年来,奈曼旗致力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推介和文化品牌的打造,从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到奈曼版画,一个个文化品牌,在这里闪耀着光芒。"诺恩吉雅"民族文化传承舞台"老哈河水长又长,岸边的骏马拖着缰。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出嫁到遥远的地方……"这首情真意切的蒙古  相似文献   

7.
赵宝通 《实践》2013,(2):50
察哈尔右翼后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片热土上,千百年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明。特别是蒙古察哈尔部在长期的征战和发展中,传承了蒙元宫廷文化的庄重华贵,汇集了蒙古诸部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察哈尔文化。察哈尔文化是以草原为依托,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多种生产方式结合并举的经济文化类型,是近代以来草原文化较为普遍的类型,是草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察右后旗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得到反映。本文认为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字遗物中。由于考古学家在哈拉·浩特市和敦煌石窟中发现有党项人的文字遗物,才使人们真正了解到他们的文化即是契丹人与女真人文化的延续。通过研究西夏文字既可弄清其文化发展情况,也可确定其文字类型;并且从部分文字遗物中可以看到某些神话般的传说,包括西夏国的由来,党项两个民族──黑头发族与赤红脸族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少数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要解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所遭遇的困境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成果,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自我更新能力(包括民族文化传承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政府机关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并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对民族文化传承人进行强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正>蒙古文化,首先是单一民族即蒙古民族的文化,是世世代代生息在蒙古高原的蒙古人所创造的文化;同时,它又是继承和会聚了草原地区历代各民族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具有广泛包容性与影响力的新的民族文化形态。自  相似文献   

11.
王诚宏 《世纪桥》2008,(3):147-148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创新当代中国的文化?如何推动、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笔者以为,一是必须传承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积极吸收整合人类文化长处,不断强壮自身活力;二是必须弘扬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大胆进行文化价值观念更新,不断实现自我优化;三是必须把握民族文化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断抵御西化冲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文化的代代传承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存续,文化的创新推动着一个民族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文化多样花的今天,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文化领域和内容,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2)
<正>内蒙古自治区被誉为蒙古马的故乡和蒙古族马文化的摇篮。蒙古族以"马背民族"著称。在蒙古族文化中,马被奉为"神"。在北方岩画中最早出现的"史前艺术"中就有马的形象。在草原上,人们把那种没有一根杂毛的纯白马视为"圣物骏马"、"长生天"派来的使者,是能为草原带来美丽富饶和为牧民带来富裕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征。草原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核心,蒙古族马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的形象标识。一、内蒙古马业发展的六个转变养马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马能为人们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是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丰富多样、开放兼容、跨国跨境、和谐共存是景颇民族文化的特点。景颇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方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前提 ,发展旅游业对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巨大的作用。必须用发展旅游业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 (包括经营性文化和非经营性文化 )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用保护、传承、合理开发民族文化来支撑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省旅游业发展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发掘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 ,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新思路 ,并提出了发展旅游业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欣 《奋斗》2004,(1):43-44
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传承。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活力的民族。泱泱中华五千年,形成一套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封建文化体系,巩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也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到今天,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同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  相似文献   

17.
民办教育是民族传统传承的一种新模式。作为中国唯一的民办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为彝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选择,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意义重大。但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呼吁政府将部分民办学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进行相应的支持和补助;之二则是结合学校发展建立学校的农牧业实习基地及文艺团体等经济创收实体。  相似文献   

18.
螺髻山景区依托绿水青山和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传承了传统文化,富了当地百姓。  相似文献   

19.
颜旭 《前线》2022,(3):34-37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召唤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战略工程,也是系统工程。处理好中外文化、古今文化、文化的安全与发展等关系,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推动文化创新、维护文化安全、持续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进程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要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化的关系,以现实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多样性基础上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发掘传统文化价值,促进现代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