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改革开放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农业的基础支撑下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是在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严重问题,如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逐步增多.如何在制度完善中逐步改变现阶段公共利益界定不清,主体缺位,土地性质模糊等问题,实现公平与效率,成为新时期政府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杭冬婷 《人民论坛》2014,(8):107-109
改革开放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但是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抢占耕地等严重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土地的保护。新时期在政府管理中要逐步改变现阶段公共利益界定不清、主体缺位、土地性质模糊等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与效率,这不仅关乎农民的土地权益,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但是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抢占耕地等严重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土地的保护。新时期在政府管理中要逐步改变现阶段公共利益界定不清、主体缺位、土地性质模糊等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与效率,这不仅关乎农民的土地权益,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力 《政策瞭望》2003,(12):27-28
“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一贯政策精神的进一步明确和重申。这既是对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保护农民权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土地流转是农业和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特别是在土地二轮承包后,土地流转的规模有所扩大,开始由沿海和城郊向内陆扩展。在实践中正确引导土地流转、确保中央的土地流转政策不走样,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在流转中不受侵害,这是有关专家和政府官员从不同的层面反复强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佳  王红玲 《理论月刊》2007,(9):159-162
都市农业要求逐步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村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符合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加快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步伐,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武汉市都市农业建设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7.
王寅 《前沿》2006,(12):206-209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现在我国的农民问题突出在务农收入太低,而提高农民收入在政府层面上采取的逐步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政策,这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且具有根本性的是推进农业中的制度创新,产生制度活力,使农民得到制度收益。本文从关于农业市场化理论分析,探究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土地制度创新和土地规模经营、农产品市场建设和扩大农村社会分工和推动农业组织创新等相关的基础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休闲农业具有能够满足群众的生态体验、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合理利用闲置资源的发展优势。但是,休闲农业在发展中也存在发展理念滞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以及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为此,要想实现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创新休闲农业发展理念、规范休闲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以及推动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改革从其产生到最终确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有土地制度的局限性日渐暴露。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逐步推行农地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10.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现实途径郭庚茂土地问题是农业的最基本的问题。我国现在土地经营的普遍形式是土地承包制,它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核心内容。由于近年来农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土地承包制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土寺承包制究竟有没有生命力?它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11.
试析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土地承载了前所未有的新内容,如何让农村实现快速发展,就在于如何看待由土地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找到诸多问题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关于土地问题的“公地悲剧”[1]和“反公地悲剧”[2]表象入手,逐步理清土地问题的根源,并对其趋势作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如东县积极探索,通过落实政策、宣传引导、示范带动、科学规划等举措,扎实推进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步伐逐年加快,流转面积逐步增多,呈现出多元化经营实体、多样性经营方式、多方获益实现多赢的良好局面。但流转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流转行为不规范,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未健全,监督、管理、服务不到位等。为此建议:一、严格以中央和省市土地流转的政策文件规范  相似文献   

13.
试论政府对农业劳动力的引导丁绪欢·刘为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和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就业机制将逐步为市场导向配置劳动力机制所取代。长期以来限制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局面被打破了,这给几千年来固守土地的中国农民以极大的吸引力。再由于现代...  相似文献   

14.
冯道 《中国发展》2001,(1):48-50,57
在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产联合的基础上,通过产权制度创新,实现经营联合,由单个、分散的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收益权参与股份制经营,逐步弱化以家庭为概念前提的经营自主权,集聚生产要素形成规模经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的资本化生产,加速农业资本的积累,是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马来西亚农业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农业部门吸引力下降,农业劳动力短缺;传统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生产率低,贫困率高,土地撂荒严重;粮食安全、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振农业措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加强农业高科技含量;实施农业多样化、农林牧一体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热点、难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今天,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尽管在数量上有了一定发展,但在质量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土地流转结构不合理;土地流转善后管理缺乏;土地承包大户经营能力偏低,技术资金、信息等条件欠缺;土地流转中农户与业主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开展土地流转真正形成规模经营一村一品的并不多等。要把土地流转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三农"题材文学的农业叙事始终和土地叙事、劳动叙事密不可分,关乎土地和劳动的叙事姿态、叙事功能、叙事话语和叙事内蕴,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农业叙事的发展面向。考察当代"三农"题材文学中农业叙事的嬗变轨迹,映现出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土地危机和农业危机的现实,也凸显了创作主体对农业危机的内在焦虑以及谋求改变此种危机的努力。无论从现实性还是艺术逻辑的角度考量,只有寻找到合理解决农业问题的道路,才能真正解决土地危机和农业危机,也才能为农民开辟一个真正美好幸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李国正 《湖湘论坛》2020,33(1):24-32
城乡发展失衡以及农村发展不充分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由出口、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的转变。研究认为,与以农业为主的“乡土中国”不同,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城乡中国”,农业发展不但受制于乡村发展环境,而且还要面临城镇化的冲击;乡村凋敝的表征之下是土地、劳动力(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从乡村向城镇的单向流动,其根源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壁垒。新时代下,伴随着新户改、土地流转与资本下乡等一系列农村农业改革政策,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逐步消弭,但是由于城镇化质量不高、农业生产要素低收益,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仍旧存在较大障碍。今后应从优化城镇公共服务质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等角度,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南6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近40%的G D P来源于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是海南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004年9月至10月间,笔者在保亭县什玲镇进行扶贫工作时先后走访了10多家农户,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了最直接的信息采集。为了保证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前海南的三农状况,在访问构成上有针对地选取了2-3户村委会成员,2-3户中上农户,2-3户普通农户,2-3户困难农户。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海南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的致富存在四大客观制约因素。土地问题。海南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人均土地约0.44公顷。由于海南地理…  相似文献   

20.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顺应分工分业的历史潮流,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促进土地经营的集中和农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