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过去十余年间,住房市场发展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多重目标,这就使得住房调控政策面临两难选择。为使住房市场走出"调控-放松-再调控"的怪圈,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住房保有税收政策替代限购政策,将有助于建立价格-成本调节机制;建立住房梯级供给体系,将有助于建立供给-需求调节机制;引导资金有序从住房市场流向实体经济和创业市场,促进住房市场平稳运行;建立公共投资溢价回收机制,逐步消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这些年房价持续猛涨过程中,消费需求是基础、投资需求是主导、银行信贷是杠杆、地方政府是推手.目前,政府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及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从短期看,只要政府至今出台的调控政策坚持执行下去,则楼市势必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之所以房价尚未出现明显松动,在于多数开发商所持"一等、二怕、三不缺"的心态.从长期看,我国城镇现有住房发展模式在发展目标上将以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向以关注民生为主;在需求结构上将以强烈的投资投机需求为主转向以理性消费为主;在供给结构上将从偏好开发较高档的大套型商品住宅转向主要开发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或保障性(包括准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3.
谢太峰  吕家进 《人民论坛》2010,(11):106-107
忽视住房的消费品属性、过分强调其投资品属性是导致我国房价过快上涨的认识论根源;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定位是政策原因;政府行为的短期化、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与畸形的政绩观相结合,成为推动房价持续升高的重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迅猛膨胀与分布的极度非均衡性是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忽视住房的消费品属性、过分强调其投资品属性是导致我国房价过快上涨的认识论根源;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定位是政策原因;政府行为的短期化、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与畸形的政绩观相结合,成为推动房价持续升高的重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迅猛膨胀与分布的极度非均衡性是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解决"新市民"群体住房难问题是当前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其中,城乡和地区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导致"新市民"住房难的制度性原因,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房价收入比过高是其中的经济原因。要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难问题,需要坚持"租购并举、租赁为主"的住房保障建设思路,完善"新市民"的住房金融支持体系,以及抑制房价与提高收入共举。  相似文献   

6.
观点集结     
<正>在房价高位运行和经济增速相对放缓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调控面临"两难":放任房价继续高增长,将进一步累积泡沫化风险;房价下跌又可能损害房地产及相关领域投资,引发金融风险……由于缺乏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分化,部分城市因土地价格上涨过快面临较大的房价上涨压力,2014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将取决于政策选择与实施,调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2012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在今年的"两会"上,"房价调控"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政策调控究竟能持续多久?"、"地方经济是否已经伤及筋骨?"、"地产泡沫究竟有多大?"、"限购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百姓观望态度?"、"限购的‘篱笆'如何能够扎得紧?"等等问题,也是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楼市发展走向,可以说给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导向吃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此次出手调控楼市,一改以往调控时的温吞风格,攻势凌厉,已开始初见成效,"统计称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幅下滑,杭州跌7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忠实代言人任志强,也一改往昔"只为富人建房"的狂傲,转而关心其民众来了。他说:房价暴跌后,"既不会让更多已拥有房产、已用贷款购买了住房的民众更高兴,也不会让那些对房价过高而恨得咬牙切齿的一群自认为买不起住房的民众高兴。"因为房价下跌会带动经济下滑、失业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受国内紧缩政策和美国次贷危机一再扩散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在2007年10月份以后,呈现逐波走低、由繁荣进入调整的变化走势,商品房价量齐跌的局面使房地产面临严峻的考验。2008年11月9日,中央政府出台了十大措施,准备投资4万亿人民币用于民生、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生态等方面的建设,这些都旨在扩大内需。虽然对于政府该不该对房地产进行救市引起激烈讨论,但笔者认为十大政策在维护民生、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价上涨之势愈演愈烈。为了使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解决老百姓"购房难"问题,政府出台"限购"政策。为了进一步给房地产市场降温,2017年初,政府再出重拳——出台"限售"政策,以期通过对房屋流通环节进行限制,打击"炒房"行为,从而抑制房价增长。由于"限售"政策定性模糊,似与其他法律法规有所冲突,其一经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理论与司法界广泛关注与争论。因此,从行政法基本理论出发,对"限售"政策进行分析,厘清"限售"政策的性质、合法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显然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住房价格管制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中国城镇住房市场上房价与居民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政府部门用以调控房价的行政管制手段典型体现为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然而,通过对这类限价房产的社会福利与效率效应的分析发现:如果对住房上涨的控制不是基于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而是单纯的限价管制,不仅不能达到控制价格的政策预期目标,反而会因为抑制产量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而且会因为在流通分配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和商品错误配置而产生多重福利损失.因此,需要在认真分析中国住房供需特点的基础上,在尊重市场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找寻调控房价真正持久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6,(4):54-56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中央去年实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和部署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裂抑制。但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主要是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13.
刘敏  李永忠 《人民论坛》2011,(7):166-167
包容性增长强调社会应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协调同步,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倡导包容性增长对引导各级政府抛弃GDP崇拜,保障和改善民生,避免堕入"中等收入陷阱"等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致力于完善民生政策,落实民生目标,化解民生难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德国独具特色的房地产政策,该政策已成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住房市场及其现状过去10年,许多国家都把房地产业作为其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导致全球房价飞涨最后崩盘。而在这期间,德  相似文献   

15.
正新的五年,改善民生仍将是云南经济政策的主轴,让人民幸福仍将是政府工作的主题。"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既与云南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也与每一位云南人的未来福祉息息相关。毋庸置疑,新的五年,改善民生仍将是云南经济政策的主轴,让人民幸福仍将是政府工作的主题。关注社会公平,实现安居乐业,尊重人的价值,"十三五",云南将进入民生建设的"升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与保障》2014,(4):15-15
正从就业到收入,从社保到住房从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到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今年全国两会作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部署。这是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也是必须兑现的郑重承诺。民生连民心,枝叶总关情。过去一年,尽管一度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财政增幅下滑,收支矛盾突出,但党和政府竭诚尽力,坚持"紧不能紧百姓,减不能减民生",在民生投入上保持"刚性",确保支出,使  相似文献   

17.
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日前表示,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有5个工作重点。——切实落实调控责任。刘志峰说,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省市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稳定房价的责任,切实承担起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的责任,切实行使好市场调控和市场监管的职责,坚决把各项调控政策落到实处。——着力调整供应结构。刘志峰说,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浪费土地资源,扭曲住房需求,抬高商品住房平均价格,不利于解决普通居民家庭的住房问题。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和土地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着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大力规…  相似文献   

18.
正民生是最大的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民众过上更优质的生活。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百姓的"获得感",检验着民生改善的含金量。回望2017年的云南,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力透纸背、温暖人心:2017年,民生支出4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扶贫专项资金支出117.8亿元,教育支出1001.6亿元(同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十几年来,房地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这对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1月7日和4月17日,国务院相继发出两个重要的通知,这是完全必要的和非  相似文献   

20.
"一城一策"是落实"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重要策略,也是城市政府落实住房发展和市场稳定主体责任的工作方案。在城市相关试点过程中,会遇到住房基础数据缺乏、调控目标量化分解困难、政策工具对市场的影响规律还需探索等困难。需要打破"一城一策"就是放松调控的思维定势,为试点城市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