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正>腐败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官场边腐边升的现象更是毒化了政治生态,客观上导致了"官场逆淘汰"。治理与防范腐败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表明,与腐败作斗争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反腐败的根本措施是制度建设,即建设现代国家廉政体系。中国特色国家廉政体  相似文献   

2.
<正>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就肯定会给有野心的个人建立其私人"王国"提供大大的便利。这些问题和教训值得深入反思并切实加以解决周永康被查办,标志着现任领导人反腐败政治决心又通过了一个重大检验。有媒体评论认为,周永康案折射出当前我国政治生态中的一些严重问题。这是个非常值得重视的议题。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分析可以发现,官场逆淘汰现象的产生存在复杂的根源,这与干部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官场政治生态等多方面原因紧密相连,为了铲除官场逆淘汰产生的土壤,就必须多管齐下。为此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为治理这个现象开药方。  相似文献   

4.
<正>周永康被立案审查,各界深为震动。其身后盘根错节"朋友圈"勾勒出的别样政治丛林,更是引起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竟有官员感叹,在官场中保持清廉也是一种巨大考验,这令人扼腕。近日,中央提出,"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在厉行反腐的同时,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  相似文献   

5.
官场上的庸俗之风、低俗之风、媚俗之风反映着一种消极腐败的官场文化生态。其存在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对官场低俗风气要寻根溯源,标本兼治,即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培育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要培养耻感文化,从改善官德入手;要大兴学习之风,读好书以"医愚"。  相似文献   

6.
韩玉芳 《人民论坛》2010,(11):200-201
官场上的庸俗之风、低俗之风、媚俗之风反映着一种消极腐败的官场文化生态。其存在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对官场低俗风气要寻根溯源,标本兼治,即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培育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要培养耻感文化,从改善官德入手;要大兴学习之风,读好书以"医愚"。  相似文献   

7.
干部声音     
<正>圈子文化导致逆淘汰河南省内乡县委党史研究室许圣义:官场圈子文化盛行,腐败分子为了互相利用,往往结党营私,逆淘汰是保证圈子利益稳固的主要举措。官场逆淘汰主要有两种情形。很多地方官场生态不正常,圈子如同一个大染缸,进来就容易被染黑。不想被染黑的话,内心会很受煎熬,实在受不了会跳出来,这是主动型逆淘汰。更多的则是较为正直的干部不  相似文献   

8.
官场"大忽悠"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败坏了政治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侵害了人民利益,是党和政府肌体上的毒瘤。我们要以久久为功、锲而不舍的韧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决铲除官场"大忽悠"生存土壤,净化政治生态,让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干家、不做空谈者。  相似文献   

9.
微观天下     
《当代广西》2014,(18):5-5
正山西官场"强震"促"政治生态"重建半年内,4位省委常委、7名省部级干部相继因涉嫌严重违纪被中纪委带走调查;9月上旬,原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原湖南省副省长盛茂林相继履新山西……最近,一场由强力反腐引发的山西"官场地震"引发关注。在我国的政治生态中,省一级作为上联中央、下联地方的重要层级,直接影响着中央决策在地方的贯彻,能否抓好这一层对做好国家全局工作意义重大。如此大规模的人事变动表明了中央重建山西"政治生态"、把党建制度反腐提上日程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14,(11):47-47
任建明在2014年9月(上)《人民论坛》撰文《官场人际关系与政治生态》认为,不健康的、异化的人际关系在党内、政府内蔓延,导致我国政治生态在局部上的恶化。想要建构健康和谐政治生态,一是要切实做到以“零容忍”态度和行动惩治腐败。这就必须要依靠深入的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使反腐败机构获得充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反腐败机构能确保高度的廉洁性和专业性。这样,就能肯定地把“老虎”消灭在“苍蝇”阶段,而不是纵“蝇”为“虎”。二是要彻底改革选人用人体制,变“伯乐相马”为“规则赛马”。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  相似文献   

12.
王铁群 《同舟共进》2015,(2):42-45,48,49
2014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政文部发文《周永康所作所为与叛徒无异》,文章列举了中共历史上著名的"叛徒"顾顺章、向忠发等,指出"作为曾经的常委,正国级领导干部,周永康向谁泄露了党和国家哪些机密?又是如何视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如无物的?虽然目前仍不得而知,但从现有的措辞来看,周永康的所作所为已与党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叛徒’区别不大了。"向忠发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他的叛变臭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官场"大忽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治风气问题,无论是领导干部的上级、同级或下级,还是干部身边的亲友、商人和专家学者,都或多或少存有逢迎的态度,最终导致官场"忽悠"成为一种传染病。治理官场"大忽悠"需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需要坦然面对各种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出现比较严重的官场逆淘汰现象,虽然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现有的干部人事制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健全领导干部退出机制,打造官场‘正淘汰'的社会环境要想尽量减少官场逆淘汰,就必须通过宗旨教育、制度建设,尤其是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  相似文献   

15.
李秀江 《小康》2011,(5):78-79
"下沉"到地方任实职的干部对当地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格局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他们政策性强,理论水平高,对破除官场裙带关系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他们也同样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 定》要求公安机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公安队伍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公安队伍始终保持忠于党、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周永康部 长在"二十公"报告中强调,"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 置于队伍建设的首位,不断增强广大民警贯彻执行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在思想上、政治 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的"官场内生腐败"现象是一种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联动性的内生拓展型权力腐败。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原来的"全能主义"中央威权政治逐渐式微,全民政治动员性的国家意识形态逐渐淡出,一些地方政权中滋生出"腐败了的既得利益集团",并且正在向群体化、集团化、规模化、半公开化大面积扩散的趋势发展,衍生出一种具有封建社会政治色彩的地方政治庇荫制关系。最终将形成一个能左右当地官场政治生态、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地方性权力实体"。这种家族化、帮派化、圈子化的地方政治退化现象被称为中国式的"地方政权苏丹化",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互相脱节。  相似文献   

18.
从4月份的河南灵宝"王帅事件",到5月上旬的杭州飙车案,从5月中旬的东莞城管殴打小贩,到7月重庆云阳两位官员因嫁女大办宴席在电视台"悔过"。近年来,官员道歉逐渐增多。从突发灾难、特大事故,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一个又一个道歉官员的面孔出现在人们眼前。道歉形式也很多样:开会道歉的、登报道歉的、上电视检讨的……已成为官场生态中的一大热点。在国外,官员道歉极其平常。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为发表含有种族主义倾向的言论而道歉。如何看待官员道歉现象,官员可不可以学习一些国外道歉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施平  白红义  陈峰 《小康》2004,(7):12-15
明朝的吕坤曾经在其著作中感叹:"仕风变,天下治矣!"可是,一个深受官场歪风所害的城市,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已经扭曲、失衡的政治生态呢?--题记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1]。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敏锐洞察,也是对当前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刻反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重要抓手和紧迫任务。一、"政治生态"概念的提出"生态"本来是自然科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政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