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经济对世界并不构成威胁,相反,它对世界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意味着中国对世界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中国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一个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另外,思想和创新也是中国经济对世界影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任伟 《前沿》1999,(12)
近年来,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要素中,提高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比重的难度很大,增加投资需求从短期看,虽然是扩大内需的重头戏,但是目前我国的投资率已经很高,今后继续提高投资率的余地也不大,只有扩大消费需求的潜力最大。因此,在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立足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民族地区的共同点是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工、农、牧业相对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加之近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的影响,使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乏力。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3.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在跨入新世纪之际,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中国召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华商朋友表示诚挚欢迎!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蒸蒸日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经济正以雄健的步伐,走向更加开放和繁荣。近几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历经严峻考验。我们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1—8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增加值增长10.4%,财政收入增长2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进出口总额(3305.32亿美元)增长9.6%,其中出口(1709.94亿美元)增长7.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74.4亿美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时代基本上执行人口自由增长政策,一方面,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劳动力的快速增加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稀释了人均社会财富,也带来了资源、环境和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进入邓小平时代,中国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方面减少了中国增加的人口;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以及人口红利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际上是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嵌入了新马尔萨斯主义。中国沿着同时减小分母和增加了分子的第三条途径实现了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实行,中国人口结构出现少子化和老龄化两大主要问题,继2013年的"单独二孩"的人口政策之后,2015年实行普遍二孩的人口政策。这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必要人口政策的调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正>在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来自全球的精英热议包括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是否已结束、中国投资环境是否在恶化、以及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等话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并未停止20 1 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为近13年以来最低。一些海内外专家由此判断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对此,多位海内外的企业高管和专家在达沃斯年会期间"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如何补齐消费发展短板、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面对流通领域的多重挑战,应鼓励和推动传统商业企业转型升级、释放消费市场巨大潜力,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必须尽快摆脱过度依赖房地产、外资和出口增长,使经济增长转向“两个依靠”,即依靠国内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8.
常乃磊  金鑫 《求索》2011,(4):24-26
本文使用我国1983-2009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依据协整理论建立VECM模型。主要结论:首先,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协整关系,FDI与对外贸易都促进经济增长,且出口的经济增长作用更为强劲;其次短期看,经济增长与进口促进FDI流入,而出口抑制FDI增加;FDI与对外贸易为替代关系。最后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而对外贸易仅为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9.
吴敬琏 《政策》2004,(4):25-27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但是由于过分看重GDP的增长,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积累起来,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当前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导致过高地增长成本,这给中长期的发展带来了隐忧。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应当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短期调节来稳定宏观经济,尽量延长经济增长期;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来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首都,北京是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是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示范窗口。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之一,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达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分析经济增长一般都从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入手。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出现了1997年以来的最好开局,正是这三方面的因素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投资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从投资的主体结构看,北京的政  相似文献   

11.
金汝斌 《今日浙江》2008,(18):32-33
我省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183;福格尔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他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坚信中国经济能持续快速增长。近日.他就世界经济增长性质与中国经济增长等有关问题.在北京大学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何维达 《创造》2009,(6):96-96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复苏,必须依靠“三驾马车”,就是投资、出口和消费。目前,一方面要支持制造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一方面要细分市场,争取出口;另一方面,必须拉动消费,取消“期房预售”,有利于降低房地产价格,拉动内需。首先看投资,多年以来投资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上拉动力量大概起到了40%的拉动作用;二看出口,它在中国经济的增长大体上也占了40%;三看消费,它在中国的经济增长里真正起到的作用只有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在出口受挤压、消费难有较大改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保持增长,仍然要依靠投资,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仍是重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长达20年来的高储蓄,为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利基础。中国经济2009年将呈现介  相似文献   

15.
张鸿宇 《乡音》2014,(11):7-7
10月16日下午,在省政协机关六楼会议厅,"政协讲堂"举行第八讲。省政协秘书长郭大建,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经验与感悟,用大量翔实的数据、事例,剖析了河北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及存在问题,列举了当前存在的经济增速仍在低位运行、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完成压钢减煤任务难度大四个方面问题以及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巨大的潜力、巨大的韧性,提出了化解过剩产能、推进转型升级、推进协同发展、服务业发展、投资消费出口、夯实农业甚础六个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03,(12):6-7
由于国际市场和世界投资回暖、发达国家继续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等有利因素,2004年中国外贸将保持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有国外分析 人士撰文指出,中 国经济真正的致 命危险是低效和 资金浪费。文章说,投资过剩是今天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 文章说,最近以来,经济学家吴敬琏一直在警告,中国最严重的问题在于资金运用的不合理。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运用效益大体上是1:1,亦即1元的投资最终产生1元的产能;而中国竟是7:11仅仅是由于中国老百姓的储蓄率高达40%,才使中国能够承受得起这样巨大的资金浪费而仍然维持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致命危险是资金浪费  相似文献   

18.
毛学松 《前沿》2007,(7):38-40
中国经济重新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探析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投资、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的影响。力求客观、冷静地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者常把投资、消费、出口形象地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稳中求进,必须把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把扩大消费作为稳增长的基础,把增加出口作为稳增长的支撑。如此,才能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富萍 《前沿》2003,(3):30-33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民间投资的现状和决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鉴于民间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通过国债投资的扩张,引导、激励和启动民间投资,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从而形成民间投资内生、持续的增长机制,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