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宝明  吴涛 《人民论坛》2014,(2):181-18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自觉的出现,中原文化的根源性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界也提出了“中原根文化”的概念.但人们在谈论中原根文化的时候,往往混淆相关概念,对中原根文化的作用认识也不够.所以,有必要对中原根文化、中原文化和根亲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原根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适当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施琅 《两岸关系》2014,(5):38-39
<正>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祥地,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自古以来,河南人才济济,相继诞生了老子、墨子、庄子、商鞅、苏秦、韩非、杜甫等历史名人,有中华始祖之称的黄帝轩辕氏也是在这里出生。为宣传中原宗教文化、宣传美丽中原、富强中原,河南省台办于4月初在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期间,举办了"探寻中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两岸记者联合采访中原宗教文化活动,邀请了台湾和大陆有关媒体对中原宗教文化、河南经济  相似文献   

3.
河南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渊源,台湾人民和中原儿女人缘相亲、文缘相近、史缘相通,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三次大迁徙中由河南经福建再到台湾的。历史上有很多在台湾的河南乡亲,如清朝台北知府陈星聚、凤山知县曹谨等,生前身后都享有盛誉。“中原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也是台湾的“根文化”。  相似文献   

4.
灿烂辉煌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精神之根,对于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而言,是活力和灵魂,是标志和旗帜。浩瀚中原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革中,为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历史遗存,在中原这片沃土上崛起的每座城池,都闪耀着传统文化的不朽光芒。事实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地域文化的底色,也是地域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对丰富城市文化的内涵,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增添特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科学决策,这是一个利用文化资源促进河南经济发展的大动作。本期选发的这组稿件,其中一些以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规划”是迄今国家已批复的规划覆盖面最大的一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它以河南为主体,不仅是建设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重要区域.《规划》提出,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影响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豫台文化交流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河南大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中原文化"走出去"成为必然。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除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外,还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打造一个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及个人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中原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推动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1)
正5月20日上午,台湾致公党主席陈柏光一行5人赴固始座谈商讨第八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筹备的相关事宜,县长王治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竹学军出席座谈会。陈柏光首先介绍了第八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台湾方面的筹备情况,希望通过此次根亲文化节,能够以根亲文化、孝文化来唤醒台湾更多人的祖根地意识,知道自己是根在大陆的中国人,进一步增进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促进两岸携手共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16)
<正>7月22日上午,为期7天的"情系青春——两岸青年中原行"活动在河南郑州启动。本届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100位来自两岸的青年学生将前往黄帝故里新郑市举行祭祖大典,之后分为武术体育组、美术创作组、文艺表演组,沿嵩山少林寺、信阳鸡公山、三门峡等线路开展活动,全面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台湾青年感受到根在大陆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  相似文献   

10.
"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是1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原梦的根本。在新形势下,要实现中原梦,就必须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换言之,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原梦的重要举措。新型城镇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城市的出现已有5000多年历史,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城市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能够对整个社会管理起到决策作用,对全局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城市教育发达、文化先进、信息灵通、视野开阔、思想开放,能够培养造就多层次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城市行业齐全、包容万象、机遇无限,且医疗卫生条件优越,有利于各种各样的人就业生活;城市科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中原文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原文化问题及其特征 中原文化就其地域概念而言是指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北到海河流域南到江淮一带的内陆文化现象。众所周知,广大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源长。历史上,北京、西安、洛阳、安阳、开封等城市不仅是历朝大都,而且是文化名城,这里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的灿烂与辉煌,因而可以说,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的非凡创造,它不仅贡献给世界以灿烂的文化成果,而且也缔造  相似文献   

12.
"玉节前驱晓日升,望中烟火入宁陵。"宁陵县是葛姓华人的根祖地,为"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酥梨之乡"。创新实现跨越,思路决定发展。如今,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热土上,宁陵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下,重心下移,服务下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浓墨重彩绘蓝图阵地建设是基础。近年,宁陵县人大代表将关注的目光投入  相似文献   

13.
唐朝在西域地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不仅保证了行政治理的有效性,而且对稳定整个西域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唐代巩固边疆的军事、移民、经济、水利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原文化在西域得到了广泛传播,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使"华夷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的根脉在中原,这是古已定论的史实。中原崛起,文化先行。己丑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无疑掀起了海外华人回河南寻根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广泛影响和有力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加强两岸合作、促进祖国统一的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原经济区建立,对传承中原文明、中原文化,发展中原文化创意产业带了历史机遇。河南文化创意产业有了相当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但是也存在比重偏低,产业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大企业带动效果不明显,融资困难等问题。发展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策略为,打出中原品牌,实施创新驱动,培养创意人才,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  相似文献   

17.
吴桂荣 《中州统战》2003,(12):13-13
南阳市委统战部根据省委统战部在全省开展“根在中原”活动的整体思路和要求,从实际出发,精心谋划,突出地方优势和特色,倾力打造“根”字招牌,奏响了“根在中原”活动的先声。一是发挥文化优势,以“文”为媒,强化“根”意识。南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汉文化的荟萃地,人文传统深厚。市委统战部以“文”为媒,积极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今年10月,借中国·南阳第二届张仲景医药节、玉雕节暨经贸洽谈会开幕之际,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书画联展,并召开了两岸书画家联谊笔会。南阳籍台胞、著名书画家丁华永、刘…  相似文献   

18.
闽台文化研究的文化地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史和文化地理的综合交叉视野,是拓展闽台文化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借鉴文化地理学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对闽台文化区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中原文化在闽台的扩散方式、闽台的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等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对闽台区域共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心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具有共同的闽南方言,还拥有烙在闽南方言上的闽台一体性的区域文化。我们应该而且十分有必要在学术上、语言文化上告知深藏于闽台人心中的中原根、华夏缘  相似文献   

20.
正企业文化传承教育是认知历史的主要途径、是文化延续的重要纽带、是传承时代精神和历史经验的有效手段,也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任务。近年来,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大力开展企业文化传承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规范、激励、导向作用,为建设西北路网强局的远大目标集聚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深入研究阐释,摸清文化家底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传承的前提,建立在对"根"的找寻和研究上。对新疆铁路传统文化进行大规模系统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