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悄然离去,2022年如期而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2022年将是非常值得期待和向往的一年。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看,“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将是2022年我国法治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曾设定目标,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今已至冲刺与验收期。根据中央要求与各级立法机关表态,这一目标将被确保实现。法学专家认为,这一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于构建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中国建立法治的秩序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2013年12月30日,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就做好新形势下的立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和第十九次  相似文献   

4.
正法者,治国之重器;良法,善治之前提。对于人大及其常委会而言,依宪法之精神,制管用之良法,既是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主导作用的职责所系,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使命所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又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5.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对"依法治国"做了全方位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时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前不久,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为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推进良法善治,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据了解,此次草案二审稿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立法体制机制等要求,在诸多方面作出修...  相似文献   

7.
贵刊第11期《今日视点》栏目报道了2014年10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四中全会”)四中全会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为全面建设法治中国绘出“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对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良法善政,立良法是前提。2014年立法法迎来了颁布施行14年来的首次修改。作为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立法法的修改不仅关系各种法律规范的制定程序,更重要的是关乎国家权力机关同行政机关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立法权限划分,以及哪些社会关系必须由法律来调整等实质性问题,直接涉及国家政治制度的顶层设计,与公民权利维护、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密切相关。14年前,该法的出台一举扭转了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以往的立法更多关注的是立法领域的全覆盖,强调立法数量的话,那么立法法的修改呈现出的是从重视效率到重视质量的转型升级。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本次修法坚持"精细化"立法思路,在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改变有的法律"不接地气",破除立法部门主义、消除部门利益等方面,积极回应社会呼声,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完善和更新,为实现"良法善治"铺就坚实的法治根基。突出人大主导立法长期以来,我国立法工作中,"行政  相似文献   

10.
《人大论坛》2015,(3):27-28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国人大及时对立法法这部‘管法的法’进行修改,表明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政治敏锐与政治自觉,符合立法工作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的规律,必将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推进‘良法善治’,推动全面依法治同各项举措依次展开”。  相似文献   

11.
正法治精神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保障。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近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找准地方立法与促进社会文明的结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人在不断探索实践。2018年3月31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查批准《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3,(12):29-30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围绕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一体化、乡风道德系统化、文化惠民长效化、社会管理民本化,全力创建乡村文明家园。一、推进生态文明一体化,全面改善乡村环境面貌。一是全力治脏。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搭建“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体系,实施“门前六包”责任管理,在全市811个村建立近3000人的村级保洁员队伍,投放垃圾箱2.3万个,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有3个镇办创建成省级环境优美镇,7个镇办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二是着力治污。突出燃煤、扬尘、尾气、废气、危化企业等治理重点。推进环保物联网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云计算平台项目建设,实现物联网、云计算、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等高新技术整合应用,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大力治水。  相似文献   

13.
8月18日至19日,2012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隆重召开,200多位来自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祖国大陆从事行政法学理论研究和实务界的菁英,汇聚论坛,共商依法行政与社会治理问题,为繁荣法学研究,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法学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七五普法是在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坐标下,纵深引领全民遵法守法的基础性工程。这五年,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优势,统筹普法、立法、执法、司法要素资源,铸平安为人民、兴法治促发展,唱响气势恢宏的良法善治协奏曲,有力地推进了法治漯河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央曾设定目标,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今已至冲刺与验收期。根据中央要求与各级立法机关表态,这一目标将被确保实现。法学专家认为,这一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于构建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中国建立法治的秩序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德治”并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最近,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中两次强调了江总书记这一思想,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一重要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需要,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  相似文献   

17.
法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强调“以良法保障善治”。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与基础,善治是国家治理的价值内蕴和追求。选择良法善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客观使然。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实现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7)
良法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的法。良法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反映了全社会的意志和要求,依法治国内在地要求依良法治国,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为确保所制定的法律为良法,必须科学设定良法应然性目标体系,并实现良法由应然层面向实然层面转化,有效推进价值和规范层面的道德向法律的转化,正确把握道德规范与法律的界限,使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有一个良法的法制前提。  相似文献   

19.
正良法善治,立法先行。2017年,九江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相继出台了《九江市城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九江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千年古郡正借助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劲东风,大力推动立法事业扬帆远航。且看笔者为您全景式展现九江市2018年立法工作亮点。亮点一:立法机制不断健全立法工作的制度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以创新、法治思维制定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各领域都表现出了对法治的强烈诉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法治运行的社会条件也日渐具备。这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良性互动预示着中国的法治建设必将从"中国法治"走向"法治中国"。第一,"中国法治"表征的是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法治中国"命题则表达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