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头号健康威胁。卫计委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经上升至85%。据统计,2013年全球糖尿病在20岁~73岁成人中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已达3.82亿,而其中1.75亿(46%)没有得到诊治。2013年全球共有510万人死于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39%。中国2013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前进论坛》2021,(4):64-64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规划》提出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力争30岁-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分别较2015年降低10%、20%和30%的目标要求。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慢性病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实践》2006,(1):44-44
卫生部的资料显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约有1600万人。  相似文献   

4.
<正>据统计,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人。其中,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每五个成年人中至少有一人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9700万,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超重人群3亿,肥胖人群超过1亿,血脂异常者有2.5亿。其中65%以上为18—59岁的劳动力人口,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1种慢性病。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  相似文献   

5.
加快精神卫生立法工作 促进我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已处在进入社会现代化的快速进程中,各类与社会变革的心理行为问题明显增长,做好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诊疗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对保障我国社会的协调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据报道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总数的近11%。前10位造成功能残缺的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我国目前精神疾病患者约有1600万人,还有约600万癫痫患者。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  相似文献   

6.
谢涵 《中国残疾人》2014,(11):46-46
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严重精神残疾人约1600万人。其中湖南省共有精神残疾人27万人,占全省408万残疾人的6.62%。精神病人在医院确诊和进行治疗后,一般是回到家中进行后续的康复疗养,这样不仅影响身边人的正常生活,精神病人也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因此,设立一个专门机构,让精神病人从医院治疗后,先经过一个过渡期。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已将预防慢性病纳入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了慢性病防治策略和规划。但农村慢性病防治刚起步,需要各级政府重视农村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一是农村慢性病发病和患病人数快速增长、疾病救济负担较重。二是农村慢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滞后,服务能力不强。三是专项资金不足,保障制度不完善。为此,建议:一、加强乡镇村级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  相似文献   

8.
你周围有精神疾病患者吗?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现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16万(其中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近万人),具有各类心理障碍者近60万。卫生部报告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已居首位。超过心脑血管及恶性肿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与老龄化相关的慢性病正呈日益增长的态势,目前我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我国总死亡比例的86.6%,高出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0%,广西II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9.8%,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65.6%,在应管理高血压患者中规范管理率69.6%,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8.4%,慢性病管理工作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严重低估了慢性病的流行及上升趋势。我国长期以传染病为单一防控重点,"新医改"前中央财政对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投入比长期高达100:1,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际到位人均基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大大增加了患者费用负担,是直接导致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群众对医疗机构不满意的焦点问题之一。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开阔视野     
《当代广西》2005,(4):29-29
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在《人民日报》上撰文:《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文章说,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与膳食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缺乏在我国城乡普遍存在。分析表明,肥胖等引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的发生率还会大幅增加。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素质、健康寿命,加重疾病负担,并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国人迫切需要来一场膳食革命。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影响居民健康、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发病率、患病率升高成为必然趋势,并将产生诊疗人次增长、医疗费用负担、医疗保障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现阶段国家医改的总体要求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分级诊疗是目前建机制的重点工作,而慢性病大多是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医疗机构具备首诊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建议从慢性病  相似文献   

13.
<正>陕政办发[2017]78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2017-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9月1日陕西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2017-2025年)为加强全省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规划背景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与农村医疗卫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农村医疗卫生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健康观念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农村疾病模式也正向慢性病模式转变,农民面临双重疾病负担.农民求医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今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省与全国一样,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上涨较快,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精神,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疾病,大家的知识就不同了。现在人们听医生诊断说:"您患上了糖尿病",不急—慢性病。"我有高血压",不急。还可能是抵挡应酬的理由。人们对这些"慢性病"好像不惧怕,但是,一听说"肿瘤",全家都急了!乱了!"其实,癌症也是可防可控的,不少病人可以康复。它也是一种慢性病。什么是慢性病?慢性病属于病程长且通常情况下发展缓慢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定义为慢  相似文献   

17.
精神上的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要远比平常器官疾病复杂得多,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我国目前有多少精神病人?说出来能吓你一跳:目前我国精神病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4.5‰,全国精神病患者已达1740万人,其中精神障碍明显、劳动能力丧失的重性患者约150万人;在这150万名精神病人中,肇事肇祸应当由安康医院收治的占10%。数字庞大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就这样散居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并时刻制造着种种骇人听闻的惨案:杀父弑母、伤害无辜、放火投毒、扰乱秩序。更可怕之处在于他们的行为反复无常,令人防不胜防,民间有一个非常形象的称呼——“武疯子”。因…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比例高达77%左右。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有的同时患有几种慢性病,导致许多老年人长期使用多种药物,用药问题频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喆人向记者介绍,进入老龄化阶段,社会迫切需要家庭药师居家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医疗保障成两会关注热点 百姓看病难期望成为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些顺口溜是群众因病带来生活窘境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群众对此问题的无奈。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近8年来,我国人均门诊费和住院费平均每年分别增长大约13%和11%,远远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就医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集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遏制虚高药价让百姓看病负担轻如果深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就医难、看…  相似文献   

20.
医疗机构制剂是根据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大部分属于罕见病(孤儿药)和儿童、老年用药等特殊领域药物,在临床防病治病、填补用药空缺、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制剂供应保障能力日渐萎缩,不能很好满足患者用药需求,也在一定程度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