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政报》2014,(20):26-30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发展,是继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天津面临的又一历史性机遇。一、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是?答:习总书记“2.26讲话”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党中央从全国大局出发,审时度势,深谋远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国家层面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大背景下提出的,其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而且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元 《北京观察》2015,(1):22-23
<正>关于京津冀创新协同,要有更长远的考虑,建议不要做短期五年规划,一定要建立更为广阔的时空观念,建立十五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方案。科技创新是国家和地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和基础。2014年2月26日,习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协同创新体系亟须完善京津冀地理毗邻、经济文化融合互补,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京津冀  相似文献   

3.
魏巍 《长白学刊》2021,(1):82-90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政策转变阶段的关键时期。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需要从"谋思路、打基础"的顶层设计阶段,演变到"攻坚克难"的政策执行阶段。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使得京津冀协同治理的方式显著区别于"珠三角"等地的准市场机制。基于"三地四方"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文本数据,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具有显著"高位推动"特征的区域协同治理模式,即高位推动为协同治理的核心驱动力赋能、长期引导治理主体开展政策协同、重塑协同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基于此,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应注意高位推动作用审慎让渡市场机制,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尝试共建共管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4.
顾晋 《前进论坛》2015,(4):63-64
<正>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就在一周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京津冀一体化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齐名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召开这个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就是总结回顾农工党中央和各级组织在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方面的议政建言成果,深入了解当前京津冀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商讨推进京津冀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对策建议。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3月24日,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6.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  相似文献   

7.
《时事报告》2014,(4):60-61
京津冀协同发展 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  相似文献   

8.
《天津人大》2014,(10):28-29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做好京津冀智慧城市和无线城市协同发展,对实现三地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础通信服务的协同发展是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做好中共北京市委在市政协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协商的工作,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科技委员会等会同相关科研院所、院校,就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交通一体化建设、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段惠军 《北京观察》2016,(11):18-19
正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下简称"全创改"),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和重要内容。当前,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要求相比,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相比,与推进"全  相似文献   

11.
<正>各位专家从不同侧面畅谈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境治理设想与建议,很有深度和见地,对于今后的工作很有建设性,我们将认真研究并落实到具体措施中。借此机会我也简要介绍一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环保规划编制情况和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一、京津冀协调发展环保规划编制情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国家战略。目前,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人与自然关系最紧  相似文献   

12.
<正>这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京畿重地,濒临渤海,携揽“三北”,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谭维克:京津冀协同发展应以一个新的高度、深度、力度向前推进以一个新的高度、深度、力度向前推进谭维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这块21.6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的土地上引起最广泛关注的热点;是京津冀各级党委政府、各个工作部门当下工作的重点;也是探索如何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惯性和行政区划的束缚,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地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  相似文献   

14.
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建设现代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中国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作为国家的首都,北京率先实现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责无旁贷。尤其当前面临社会、经济转型的挑战和城市病的压力,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更为迫切。今年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时,指示北京的发展管理要借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解决城市病指明了方向。北京城市病治理有两个维度:一是市域;二是区域。北京面临的城市病主要是:车堵、霾重、水少、人多、公共资源紧张。这些城市病的直接原因是人多,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建设发展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解决行政碎片化顽疾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代表的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部署下陆续实施,开启了气势磅礴的中国式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其中,雄安新区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关系到区域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和发展方式重大转型的标志性国家工程。长久以来,“一亩三分地”的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全球区域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着力对象,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国家战略层面破解区域发展的协作难题。京津冀地区用30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100多年才走成的城镇化道路,快速、浓缩的城镇化模式在新时期碰到了"天花板",面临艰巨的人口、环境和城市发展转型的任务,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突出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7.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追本溯源可以上溯到1984年完成的京津唐国土规划,此后经历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至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7年4月中央作出建设雄安新区的战略决策,期间经过了三十余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解决的两个核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政报》2014,(10):27-31
一、问: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联动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更是天津加快实现城市定位、服务首都、服务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以"推进协同发展,加速产业融合"为主题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11月26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李宝善主持开幕式。陈昌智在致辞中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国家战略,是一项事关京津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决策。目前应着重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产业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等方面下功夫。杨振武在致辞中表示,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  相似文献   

20.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党中央作出的新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以中关村科技创新为龙头和牵引,从京津冀乃至全国发展的高度,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要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围绕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学研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加快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注入动力和活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整体共同进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