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广顺  张雷 《人民论坛》2014,(11):23-25
马克思主义世界和平观在积极扬弃和超越前人世界和平观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世界和平以及怎样实现世界和平的问题.在世界和平面临着众多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和平观为指导,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将世界和平的伟大进程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科学分析国际形势,正确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趋势,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战略决策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正确分析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和论断,为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和我军战略指导思想转变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 一、时代特征的新概括: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根据世界上存在着三大矛盾,提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认为战争与革命是当时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和时代的基本特征。这一理论在很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关于民主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提出了人民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民主真谛。在民主的实现形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指出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并强调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继承了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的思想,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治化,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民主重要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铁的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了人民监督制的思想,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认为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发展内生性民主,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逐步确立了各自鲜明的政治观。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提出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是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内部的关系 ;邓小平又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 ,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最大的政治 ;江泽民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的重任 ,特别强调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观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关连的继承关系 ,又有相互区别、互相递进的发展关系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理论观  相似文献   

5.
新安全观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各国纷纷提出了新的国家安全观以应对国际安全结构的重大变化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日渐严峻的新形势。通过吸收国外安全理论的合理成分并结合本国安全面临的具体实际,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新安全观。中国的新安全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平主义追求,又反映了中国对国际平等、正义等基本信念的一贯立场。其独特的内涵昭示中国的发展不会对现存国际体系造成冲击,预示着中国将走出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第一,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今天我们说世界城市是分级的,有综合性的,有专业性的,第一级的综合城市大家耳熟能详:纽约、伦敦、东京  相似文献   

7.
共享发展主要内容是发展的过程依靠群众,发展的结果为了群众,在"人民共享发展结果"的基础上推动更大的发展。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共享发展就是对这一矛盾的有效调和,也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是实践哲学的飞跃式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要想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价值、以创新作为实践发展的核心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实践目标、在生态文明理论下实践、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9.
科学分析国际形势,正确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趋势,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战略决策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把握当时的国际形势,对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作出了  相似文献   

10.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要观点。邓小平同志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变化,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指导,首次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观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不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5 31”讲话中明确指出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文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一脉相承”从本义上看 ,是指由一个血统或者派别渊源世代承接流传下来。这里所讲的“一脉相承”主要是指“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互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 ,是继承和创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一 立之有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 ,具有客观真理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对…  相似文献   

12.
张慧玉 《岭南学刊》2008,3(2):18-22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思想,具有很深的实践意蕴。它不仅体现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发展趋势,也是为促进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有利国际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推动中国和平发展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萍 《理论月刊》2002,(1):13-15
人民现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邓小平理论构成的基础。邓小平既继承了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在理论上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他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方略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题为《共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的新年贺词。新华社发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2010年的帷幕即将拉开。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5.
吕晓丹 《前沿》2007,1(3):3-5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始终,是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它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几个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来体现和概括,那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那些强调生产力发展具有内部动力,否认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强大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的论调,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生产关系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她的旗帜,如何看待社会生产关系,是划分她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限的分水岭。不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制度"概念取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生产关系概念,这等于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实质不是突破或超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基本原理研究现实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毛泽东,在我国革命和建没的实践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为创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条件下,和平的价值日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和平学研究的兴起,对于和平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得以不断深化拓展.和平的内涵已由“消极和平”向“积极和平”过渡,由单一的政治性概念逐步演变为关涉个人—群体—社会的复合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格健全、群体团结、社会和谐的探求,就构成和平研究的全新论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世界观与世界中国观互相影响、相互塑造,终于走向良性发展的阶段,我们要十分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警惕民族主义和大国主义抬头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关于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基础上,也从不同方面以原创性思想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把人与自然之间的本源性依赖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互依赖;它提出的“两山”理念在把自然视为物质财富的源泉的同时,也为这种源泉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理论依据;它所主张的保护优先的理念契合并强化了整体的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丰富和完善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