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离沿海的陕西也未能例外,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鸦片在陕的传入与蔓延,冲击了陕西地区传统的经济模式,加之军阀为敛财强迫民众种植鸦片,造成当地农业大幅减产,民族工业的发展遭到重创。同时,由于鸦片的泛滥,原本民风淳朴的陕西地区,社会风气急剧下降。民众吸食鸦片,危害了国民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赵朗 《侨园》2014,(5):68-69
日本鼓动当地多种鸦片在日伪统治时期,辽西地区分为两个省管辖,一部分归辽宁省,另一部分归热河省。朝阳县、北票县、建平县、凌源县、建昌县、赤峰和喀喇沁左旗等县,当时归热河省管辖。热河一带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就有人在偏僻山区种植鸦片,清廷虽多次下令禁止种植,但由于地域偏远,禁烟法令无法推行。到了民国时期,由于鸦片生产有利可图,当地军阀开始鼓励种植,以筹措军费。尽管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曾下令禁烟,但各地的私种者还是无法取缔。而且,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合鸦片的生长,这里种植的鸦片驰名东北。  相似文献   

3.
吴修申 《学理论》2010,(9):11-12
<正>清末民初,阜阳地区是安徽省种植鸦片最早、最多的地区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对地方的控制力大为减弱,因而阜阳等地的鸦片种植又开始泛滥,这一局面直到柏文蔚担任安徽都督后实行严禁毒品政策,鸦片种植得到遏制。1913年柏文蔚因参与"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撤职。1920年后,安徽长官马连甲、刘振华等纵容种植鸦片。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虽然在一段时期内暂时遏制了这一地区的毒品泛滥之势,但并没有彻底消灭这一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5)
从人文环境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现状出发,探讨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模式。通过对门达镇典型地区门达村的实地考察、农户调查以及多年对其相关资料分析整理,总结了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旱化作物增多,导致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政策措施发生变化、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进而提出适宜本地区发展的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正处于发展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非稳定状态”频发的“关键阶段”(即人均收入水平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各种危机事件,尤其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严重阻碍了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危机管理、构建生产安全事故预警机制,成为防范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是现阶段安全生产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建立的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秩序,由于制度缺陷和制度无效的双重制约导致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失灵和乡村治理的失序,从而造成了目前农村地区的严重的治理危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需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乡村民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邓勤 《理论视野》2003,(4):26-27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第二、三产业已较充分市场化的今天,农业的一些发展思路却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农业模式(如政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包揽了太多、太细的工作,造成农民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许多非市场化因素),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不难想象,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能否转变政府农业的工作思路,革新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 政府农业的主要特征是:农户作为农业经营主体,以分散经营为主,其经济、技术力量薄弱造成了整个农业发展过程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当前,在政府的农业财政力度相对偏弱以及农业行政效率偏低的情况下,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的  相似文献   

8.
牛恬静 《学理论》2012,(11):148-149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长期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给环境、生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在中国发展低碳农业、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方式,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在我国推广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有:一是制定中国低碳农业长期发展规划;二是加强研发和产业转化;三是利用政府政策导向力量;四是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部地区所面临的发展危机及危机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金 《理论导刊》2004,(8):54-56
当前中国中部地区面临发展危机和治理危机。发展危机包括:经济发展危机、农业危机、人口与就业危机、环境危机。治理危机包括:吏治危机、文化教育危机、信用(法制)危机。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中国一度消失的吸毒贩毒问题,80年代初又随着世界范围毒品的泛滥而祸延中国。经过近20年贩毒与缉毒的斗争,中国已逐步形成专门的缉毒队伍和多警种、多部门、多层次的联合打击手段,国际间的合作也基本形成。由于邻近中国云南的缅甸北部地区种植的罂粟有增无减,生产鸦片、加工海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2)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物质资料的供应超出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扩大生产"的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将消费视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形成了消费主义。本文介绍了消费主义和消费社会兴起的背景,试图结合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来说明消费主义给消费本身以及处于消费社会中的人带来了异化,以及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破坏,造成了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并且试图探讨人类何以寻找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在风险社会语境下,中国农业除要面对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还要面对科学技术和政策变递等带来的振荡。对农业风险的预防和治理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干预不当却可能诱发或加剧农业风险。海南爆发的“香蕉危机”作为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危机的缩影再次暴露出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风险管理方面政府干预存在的严重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对海南“香蕉危机”事件的分析,剖析政府干预在农业产业危机的形成与治理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政府适度干预以应对农业产业危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西北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师资缺乏是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民国政府将边疆地区划分为若干个边疆师范区,将绥远、宁夏划为一个边疆师范区,设立了国立绥宁师范学校。在当时,为培养宁夏、绥远地区师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结构调整是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发展农业经济的重大举措,由于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金融制度缺位,对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金融制度和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互动关系及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制度选择对西南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作用的比较分析,选择适度的金融制度创新,推动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8,(36)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表报告称,去年,全球罂粟的种植总面积较2006年上升了17%,增至23.57万公顷。其中,阿富汗的罂粟非法种植最为严重,鸦片产量较2005年几乎翻了一番。另外,缅甸的罂粟非法种植形势也在迅速恶化。而我国毒品主要来源于境外,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堵源截流摆在首要位置,坚决切断毒品入境和内流通道。必须坚持严打方针,扎扎实实做好堵源截流和缉毒执法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毒品来源。  相似文献   

16.
赵朗 《侨园》2013,(6):78-78
<正>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皇俄国手中攫取的中国旅大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的种种特权,开始在东北地区从事鸦片贩卖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一步加强和推广这一政策,建立了推行鸦片侵略政策的专门机构,在东北地区公开种植罂粟,并建立鸦片制造厂,从事贩卖活动。日本对东北实施的鸦片政策,不仅实现了其"以毒养战"的侵略目的,而且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削弱了中国人民反抗意志,对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毒害极其深重。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日本侵华实施的鸦片战争的罪行。日本在东北的贩毒活动由来已久。不过最初只是秘密地、分散地、小范围内进行。日俄战争以后,日本从沙皇俄国的手中攫取了东北的旅大地区(日本称为"关东州")以及南满铁路沿线的种种特权,为了巩固与扩展其既得的"权益",进一步占领全东北。1906年建立了统治机构"关东洲都督府"(1919年改称关东厅),开始在旅大地区、"满铁"及其所属沿线  相似文献   

17.
粮食产量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期农业生产价格指数、种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显著增加粮食产量;成灾面积导致粮食减产;农业投入中有很大部分进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筑当中,在短期内很难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以及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造成了粮食产量的显著增加,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比发现,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东西方社会发展进程呈现出全然不同的面貌.西欧大陆由于土地条件适于农耕,所以那里的游牧民族得以在封建制度形成后不久顺利实现了农业化,对于定居性文明而言,这意味着消除了一个危害社会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而在东亚大陆,蒙古高原等北方地区的土地条件不适农耕,所以该地区一直未能农业化.于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北方地区不断滋生的游牧民族,对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农业文明地区进行的周期性的侵袭,便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因此也就造成了处于东亚农业文明区的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相似文献   

19.
北平和平解放后,困守在绥远的国民党军队日趋孤立,为加快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和减少绥远人民的痛苦,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解放绥远问题的独特方式,即"绥远方式".随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傅作义、董其武将军及绥远军民的共同努力下,绥远方式得以顺利实施.绥远方式的提出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魅力,有力地维护了民族团结,并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文彬 《学理论》2009,(12):1-1,54
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积极应对。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同在危机当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面临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西方国家面临的是流动性短缺拖累实体经济,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出口下降,导致生产萎缩、失业增加。原因主要在于国内消费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同时,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分配不公等问题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