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核心.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黄道伟 《传承》2006,(6):71-7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从实际出发,推进钦州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推进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建设,促进钦州发展的新跨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通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文提出,和谐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拓展,因而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大力推进“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和生态省建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徐兰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182-184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两个重要理论。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连仲 《政策》2005,(7):26-2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工作全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汪永恩 《群众》2007,(10):68-6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是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举措。要有效发挥公路行业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公路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能力,创建更加"内外和谐,上下畅通"的公路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刘洪 《广东民政》2008,(11):12-15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将保障民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而给以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为着力点的民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民政工作承担着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相似文献   

11.
李雁红 《前进》2006,(11):43-46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要解决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检察机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民族的伟大事业,是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妇联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妇联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谋划妇联工作,使妇联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者中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赵明学  邹微 《理论月刊》2008,23(5):18-20
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指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发展现,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创新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惠娟 《群众》2007,(9):47-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近年来,我们如皋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段宙耀  荆升文 《前进》2005,(6):15-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阳泉市委、市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社会发展全局,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富裕阳泉、文明阳泉、生态阳泉、诚信阳泉”的工作思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全市出现了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文化艺术繁荣、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一、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阳泉市作…  相似文献   

19.
李湘 《群众》2005,(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我们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准确把握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抒望 《前进》2006,(11):40-4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个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在学习《决定》的过程中,搞清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对两者的关系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就能越自觉、越坚定。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体两面,相得益彰,是辩证统一的,其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