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行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是构成执行难的一大成因。本文试通过分析该制度在我国的现状及不足,就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申报主体、申报内容以及违反财产申报制度的制裁措施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添 《法制与社会》2011,(6):121-12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目前在我国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中是经常出现的罪名,可以说它在惩治贪污、腐败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本罪在立法及制度建设上仍有很多的不足,学界对此有很多的争议。本文指出为解决这些争议问题,唯有继续完善立法、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加大各级监管等才能更好地发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作用,真正实现立法目的,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3.
财产申报制度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财产申报制度,解决其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问题,并非单纯以隐私权的限制为代价,对隐私权的限制亦有限度。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不能一味强调对公职人员隐私权的限制而忽视必要的保护。必须在制度上充分考虑隐私权保护的需要,对财产申报制度设定合理的界限:在申报主体范围上,应以职位与公众有密切关联的公共官员为限;在财产申报内容上,应以个人与外界公共场合发生广泛的社会领域为限;在财产申报公示上,应对财产申报资料的查阅或使用加以限制,防止财产申报资料的不当利用与传播,减轻申报人因个人财产信息被过度曝光导致的隐私忧虑。只有实现财产申报制度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才能打消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的隐私权顾虑,让财产公示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从工具性的角度,还是从实质性价值的角度,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在该制度建设上均有所实践,但是到目前并没有出台一个关于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财产申报制度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探索完善该制度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5.
都玉霞 《政法论丛》2009,(3):106-109
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许多国家预防腐败体系的一种常见手段。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国家都陆续制定了公务人员财产申报法。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立法例,结合我国国情以及财产申报的实际状况,来制定我国的《公务人员财产申报法》已迫在眉睫。通过制定《公务人员财产申报法》,逐渐构建我国的预防腐败体系,发挥其终端反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玉洁 《法制与经济》2009,(18):29-30,32
财产申报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在任职之初、之中、离职后一定时期内定期、诚实地向有关机关申报自己及一定范围内的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财产申报制度作为目前防治腐败最有效的科学机制之一,现已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并取得良好成效。但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基于此,本文以构建该制度的意义为切点,从财产申报的主体、受理机关、申报时间、财产申报的内容、法律后果等方面具体论述了作者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7.
财产申报制度在西方国家已产生了近240年,并一直延续下来,是经世界许多国家实践证明能够有效遏制政府官员腐败的利器。在我国,虽然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突出,这与我国制度约束与监督的不够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实行官员财产申报立法既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之义,也对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遏止腐败、建设民主法治政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晓坤 《法制与社会》2013,(19):98-99,103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包含多个方面,其中申报主体和申报内容的国别差异较大且可比性与可借鉴性较高,因而本文将对美、新、韩、中四个典型国家的公务员申报主体和内容进行简述和初步比较,以初探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财产申报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在任职之初、之中、离职后一定时期内定期、诚实地向有关机关申报自己及一定范围内的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财产申报制度作为目前防治腐败最有效的科学机制之一,现已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并取得良好成效。但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基于此,本文以构建该制度的意义为切点,从财产申报的主体、受理机关、申报时间、财产申报的内容、法律后果等方面具体论述了作者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自私的延伸,权力特别是无约束的权力是腐败的催生剂,制度的缺陷是腐败产生的温床。腐败现象不是偶然的,是复杂的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所以,预防与惩治腐败,也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是需要各种相关的配套措施的,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强调的:在对腐败犯罪有效打击的基础上,坚持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预防战略,提出建立制度性的、机制性的、社会参与的以及运用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手段预防公职人员腐败犯罪的社会综合预防策略。文章将对我国与反腐有关的配套措施进行反思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宋宗宇 《法学杂志》2005,26(5):108-110
德国的财产开示保证制度具体规定了财产开示的适用条件和运作程序,特别是严格规定了违反开示保证义务的处罚措施,这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民事执行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润泽 《法制与社会》2010,(24):148-148
预防职务犯罪是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上,在公务活动中出现的贪污贿赂等犯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便是现代廉政建设较好的新加坡、美国等国家曾经也长期面临着这个问题。但不可否定的是,他们在与这类职务犯罪的斗争中,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式方法,值得总结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起源于230年前的瑞典,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188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早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4.
任何制度的设立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是制约和决定事物运动、发展和转化的各类因素。在选择的30个样本国家中,财产申报制度确立的主客观条件基本分为五类,即民主政治、反腐态势、政治决断、社会形态及配套措施。其中最低限度的民主、严厉的反腐败态势以及政治家的政治决断是设立财产申报制度的必备条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始,财产申报法制化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在制度上不断推进。当前实行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2017)以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克服了以往财产申报的弱点,具备了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从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当前反腐败的态势以及党中央反腐败的勇气和决心来看,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法制化条件正趋于成熟。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在高度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财产申报的渐进法制化是当前我国较为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已被各国在反腐实践中公认为有效的"阳光法案"。在我国,长期的制度缺失不仅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而且诱发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近年来,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试点过程表明,制度实施的阻力主要来自官员阶层。官员财产申报除了制度要素本身的制定和完善之外,还需要一个社会心理的认同和达成基本共识的过程,而这种共识的形成又不可能完全依靠官员的自发认识,需要从内在认知和外在条件两方面不断强化和推动。目前,应从"隐私保护"、"行为追溯"、"潜在风险"、"势在必行"四个焦点问题上逐步达成共识,加强认同,以期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真正实施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在公权力领域里贯彻公开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对于反对腐败乃至构建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将公职人员个人财产进行公开监督可以使得公职人员真正感受自身公仆的身份,充分体会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应当接受监督的理念。这就是法治政府核心要义的经典体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反腐败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认为在反腐败斗争中,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至为重要,文中论证了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必要性和日渐成熟的立法条件,对阻碍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现实障碍进行了分析排解,以期对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制度性突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形象也不断深入人心。作为构建廉洁政府、防治腐败的重要制度手段之一,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被寄予重大希望。为更好地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为核心,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在我国构建系统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确有重大现实与理论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姚贝 《法制与社会》2011,(9):159-160
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对惩治腐败起到好的预防作用,而我国一直没有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相关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打击腐败犯罪,我国应在<公务员法>中规定财产申报制度,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始于上世纪90年代转型初期,目前已经构建起相对完备的体系,但从实际运行效果上来看,其并未达到遏制与发现腐败的预期目标.导致这一境况的现行制度缺陷主要表现为:申报和公开的财产信息不充分,没能为反腐败提供有效的完整信息;依法定有权主体申请才启动的信息核查机制,不足以约束公职人员诚实地进行申报;社会公众力量参与监督腐败的制度空间有限,事实上对财产申报的监督主要是在体制内进行.最新的监督公职人员收支相符法案,强化了对公职人员支出信息和收入来源信息的管控,加大了对违反财产申报制度的追责力度,但同时也“复制”了既有制度的不足.未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政治生态环境变化,建立更为严格的信息核查机制,更多地介入社会外部力量参与监督,将是俄罗斯财产申报立法完善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