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苏论战的理论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苏论战的理论实质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苏共企图将苏共二十大和二十二大的观点钦定为“国际共产主义的总路线”,强加给世界各国共产党,遭到中共等党的反对,从而使具体的意识形态问题之争,发展到谁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之争。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中共由最初的维护斯大林的历史地位,逐步陷入到维护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的误区,使得中苏两党意识形态争论的范围不断扩大,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存在着曲解和误解,使论战成为“左”与“左”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宋天和  张军 《理论探讨》2004,2(6):25-27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争论的弊端,提出了"不争论"思想.邓小平"不争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灵活运用.深入理解邓小平"不争论"思想的本质与内涵,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争论与不争论的界限,抓住时机、集中精力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之一.本文按照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线索,把20世纪社会主义内部关于民主问题的分歧和争论归纳为三个核心问题,即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最密切。因为争论的实质是,应该用什么历史观去观察人类历史的发展,特别是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应该用什么历史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胡乔木同志的文章回答时,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否也和以前各个对抗社会形态一样,有基本矛盾?如果有,它是什么?如果没有,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原因又何在?关于这些问题,苏联学者自五十年代以来,曾经有过几次大的争论。这种争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争论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高萌 《学理论》2013,(17):15-16
从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变化,采用新经济政策及其引起的争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等方面分析,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从而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一再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情况确实是这样,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分歧,也有争论。第一次争论发生在60年代初,第二次争论发生在“文革”后期,第三次争论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90年代初达到很尖锐的程度。本文试对这三次争论作历史的回顾,并加以总结。一、6O年代初的两种社会主义现的争论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 ,与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有着历史的内在联系 ,两者的理论前提就是科学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中央编译局刘淑春十月革命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自其发生之日起,即成为东西方政治家、历史学家关注和争论焦点。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国外关于十月革命的争论表现得尤为激烈,那么,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否也和以前各个对抗社会形态一样,有基本矛盾?如果有,它是什么?如果没有,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原因又何在?关于这些问题,苏联学者自五十年代以来,曾经有过几次大的争论。这种争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争论的一个部分。在争论过程中,学者们引以为据的主要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论述。但由于对马克思的论述理解不一,得出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深入研究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当前,深入研究和进一步落实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是在全面总结我国和社会主义各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百废待兴、百事待举,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  相似文献   

12.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1月28日,中央党校部分教师、学者座谈讨论了胡乔木的文章《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大家认为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理论文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著作,澄清了最近一段时期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许多思想混乱,能够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的头脑。在座谈中大家谈到,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抓住了几年来关于人道主义、异化问题争论的核心和实质,指出这场争论关系到怎样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还是用抽象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3.
张学森 《求知》2014,(7):4-6
<正>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思路与解决方案,从而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首先必须正面回答的理论问题是:价值观何以能够建设?价值观如何去建设?过去,我们对于价值观能否建设的问题有过争论。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价值观是可以建设的,这在方向上是对的。然而问题是,对价值观为什么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在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阐明了四个问题:一是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是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四是关于党的建设。这四个问题,都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性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问题。讲话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敏锐洞察力,对这些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做了全面、正确、精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  相似文献   

16.
1925年前后,联共(布)党内出现了一场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在争论中,斯大林明确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对于这一场争论和斯大林这一理论,国内外学者至今议论纷纭,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无谓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4)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关键阶段,都特别注重学习。当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提出新的发展要求,我党开展了大量关于政党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以提升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能力,探索出了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8.
刘益浒 《学理论》2009,(9):108-109
确立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必须坚持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加以指导。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石,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学界有许多争论观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毛泽东研究中三个重要的争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述 《理论探讨》2001,(2):85-86
近年来关于毛泽东研究中涉及的三个举足轻重、争论较大的问题是 :关于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 ;关于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 ;关于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苏论战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然而这场论战的实质问题及其对中国、苏联、国际格局、国际共运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中苏论战的实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认识:它是国际共运传统模式发生危机的一种反应,是中共反对苏共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的一场斗争,是中苏两党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