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一、“加大力度、完善机制”势在必行破产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从全国来看,国有企业破产的试点城市从1994年的十八个城市扩大到今年的五十个城市,从上海来看,国有企业破产户数从94‘95年的15家,发展到现在的43家,是前两年总和的近三倍。国有企业破产试点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并已成为当前经济改革中众人瞩目的“热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兼并破产是体现市场原则的重要方式,是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是推进企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上海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的要求;是国有资产优化重组的重要手段和…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 ,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和实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破产淘汰机制”。这是在市场经济下 ,不可回避的运行规则。  一、建立“企业破产”机制的必然性如何搞活企业 ,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搞活企业 ,从总体上看就是增强企业活力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存在着生与死的辩证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 ,企业就兴旺发展 ;否则 ,企业就会被淘汰、消亡。因此 ,建立和实行企业破产机制既是市场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也是提高国民经…  相似文献   

3.
企业破产实施的难点与出路王辉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企业破产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必要建立企业破产制度。破产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市场经济的繁荣来自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在当今中国,只要敢于面对现实,就必须...  相似文献   

4.
成也机制败也机制──从重庆针织厂到重庆海外针织厂的脱胎换骨●本刊记者冯先受,蒋鹏我国企业破产第一大案──重庆针织厂破产案,在法院正式裁定破产以后,短短几个月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由这个原国有大型纺织企业蜕变而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重庆海外针织厂,厂长还...  相似文献   

5.
企业破产与社会保险1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营运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由于市场经济内在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必然使一部分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绩效,一部分企业在竞争中失败、破产。这就相应带出诸如社会不安、失业人员增加等许多严重社会问...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实施,自《破产法》颁布实施以来,企业破产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的过程,人们对破产从谈虎色变到观望、了解、参与,很快形成热潮。《破产法》实施至今,全国依法执行破产的企业已达一千余家,企业破产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新成分,也成为人们关注、议论的热门话题。在破产的企业中,有为数不少的企业为了逃避债务和对银行贷款的清偿责任,有意转移企业资产,或是由于对破产财产评估作价不当、担保物权不能实现等原因,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以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狄娜 《瞭望》1996,(40)
企业破产,一个曾经令人惊诧的字眼,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终于以法律的形式闯入我们的经济生活且已有8个年头。尽管人们今日对破产还仍抱有种种疑虑,但它已在建立企业劣汰机制,规范破产行为,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破产,是商品经济社会的自然现象,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破产的出现对破产债权人、债务人乃至整个社会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要顺利推进破产实施,国家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以《破产法》为主体的企业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8.
从职业流动视角来看,失业具有无流动性、下向流动性和被迫性;失业阻滞在于职业流动的规模不大,制度约束性太强和观念滞后;再就业具有上向流动性和主动性;再就业机制是一个由经济驱动机制、制度改革机制、就业观念转变机制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构成的综合性、动态性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均非“一日之寒”,国企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据有关部门测算,“九五”期间国企改革成本约需5000亿元,平均每年1000亿元。主要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14个百分点,需2800亿元。其中包括“拨改贷”转为资本金660亿元。分流800万富余人员,以每人年工资4000元计,共需且60O{乙元;18个试点城市企业破产冲销呆帐准备金,按每年70亿元计,5年350亿元;完成企业兼并2500户,银行少收利息300亿元。“九五”期间国企改革成本需50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2000年8月,贵州遵义市中级法院正式宣告:○六一基地下属7户企业实施破产。这一消息在这7家企业及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着、关注着这一事件。更让党委班子的每个成员揪心:涉及在册职工和退休人员11000多人的7户企业同时破产,意味着什么?  如今,时间已经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7户破产企业97%的职工已平稳地得到分流安置;除一个企业实施关门外,其余6家重组的公司建立起来了;在这一年的破产实施中没有一个职工上街堵塞交通,没有一个职工给政府添麻烦。  企业破产无小事。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舆论、凝聚人心、激发职工自…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实现机制的重点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变,即:从重教育到重权力制约;从重运动反腐到重制度反腐;从重惩处到重惩防结合、综合治理。但由于一些运行和配套机制的建设没有跟上,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受到制约。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实现机制的建设,主要包括创新机制、教育机制、执行中的问责机制及廉洁激励和举报人保障机制,以保证反腐倡廉制度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2.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普遍严峻。其主要成因是: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环保投入力度不足,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环保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环保科技支撑较为薄弱。因此,应采取强化教育、监督和考核,促进社会各界形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共识;构建农村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环保工作体制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环保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两型”产业;创新监管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的作用等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破产中的观念冲撞──关于武汉38家企业破产的调查与思考高鹤君企业破产,去年着实让武汉人体会到了它的震撼力,在企业职工、社会、政府之间引起了各种观念的冲撞与思考。1994年,武汉市各级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38家,涉及职11.97万人,总占地面积1533...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向实践转化主要有三个基本向度,即转化为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政策、制度和法规以及实践行为;建构有效的动力机制是推动这一转化的持续性动力;而相对外源性动力而言,构建内源性动力机制更为迫切,内源性动力不足是目前影响理论转化的重要因素;要着眼于价值引导和制度支撑,从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理论认同、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常德市推行“四化一考”制度为我们构建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内源性动力机制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建立健全党管人才机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人才享有政治充分民主、人格充分独立、能量充分释放、价值充分体现;遵循人才成长和管理的规律,通过高效、优质、卓有成效的服务和营造公平、有序、宽松、和谐的用人环境;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和谐的环境留住人,创新的机制激励人;遵循法律法规原则,保证人才培养和管理规范有序。  相似文献   

16.
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传统激励工作,往往侧重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改善,而对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因素则重视和运用有限,由此造成激励内容有限、手段单调。“双因素理论”既看到两类因素的不同作用,又更强调后者的直接激励效应。借鉴和运用“双因素理论”,强化以民警为本观念;健全绩效考核及其结果运用机制;丰富精神、情感激励;创新激励形式和内涵;健全纪律约束机制;重视内在性激励。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4,(12):F0002-F0002
崇明县竖新镇位于崇明岛中部,2009年以来,竖新镇连续两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镇”。并荣获“国家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在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的过程中,竖新镇通过双月报告会、村民月月大课堂、红色微讲堂、道德讲堂、睦邻课堂等宣教平台,提升村民文明素质;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建管机制、二级市民巡访机制和“月月考”考核机制,促进社会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18.
浅论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胜兰 《学理论》2009,(31):130-131
涉诉信访近年来已经问题化,甚至已成为维稳的政治问题。本文试从涉诉信访的概念、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构建司法涉诉信访解决机制,即法官职业化建设保障机制、三审终审机制、司法终结机制;以及司法外涉诉信访解决机制,即司法依据完善机制、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综合治理机制、推进宪政治理机制以及加强媒体监督和社团监督。  相似文献   

19.
时事聚焦     
《瞭望》2006,(36)
中国(2006年8月26日-9月1日)我国没有完成“十五”环保两主要指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8月26日说。这两个没有完成的主要指标分别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我国立法确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破产制度。经过12年的起草和审议,中国最高立法机构最终于8月27日高票表决通过企业破产法。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7,(2):47-48
王传发撰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建立和完善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的社会流动管理体制,应打破“分割式”的静态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适应社会流动需要的动态管理模式。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和矛盾多发期,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利益矛看日渐明朗化。在新的利益格局形成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维护我国政冶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