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读学校学生社会人格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工读生社会人格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以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与大五人格量表(NEO-P1-R)问卷为测试工具,对338名工读生进行测评。可以看出,工读学生的家庭环境因子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001);亲密度与外倾性呈显著正相关,控制性与宜人性显著正相关,矛盾性与外倾性呈显著负相关;工读学生亲密度对外倾性有预测性;矛盾性对外倾性和神经质有预测性;宜人性对控制性有预测性。因此,工读生的家庭环境对他们是社会人格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行为规范教育、训练在工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工读学校是以转变学生思想为主的特殊学校,而从工读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加强对工读生进行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训练,使他们在矫治不良行为习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既有利于用社会主义道德来规范工读生的日常行为,也有利于改善当前工读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又有利于指导工读生适应改革开放、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工读学校的教育实践证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工读…  相似文献   

3.
从1992年起始,在上海、北京、武汉等省市工读学校陆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即:“托管生”教育.为此,有必要对“托管生”教育进行研讨,使工读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拓展.产生“托管生”的背景与条件近年来,由于《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城市普通中学校内教育教学秩序是比较稳定的.由于校外工读预备生教育的实行,绝大部分工读预备生能在原校得以矫治、转化,致使在校中学生犯罪率不断下降.以北京某工读学校为例,该校的工读预备生教育覆盖了两区中学总数的95%,六年内对654名工读预备生施行转化教育工作,使96%实现良性转化,其余4%及时转入该校,由于对中学生犯罪预防控制工作超前向普教延伸,因此,进工读学校的工读生逐年减少,在校工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性心理从广义上讲是指所有涉及性征、性欲和性行为而展开的心理活动。人在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着性生理的成熟,会出现明显的性心理特征。我国未成年女性平均在12岁左右,男性在13至14岁左右,性器官即开始发育并趋于成熟。这一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5.
工读校外教育代管生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读学校的招生实践中,这种情况并非罕见:普通中学老师动员够入学条件的学生去工读学校就读,得到的回答是:“我不去工读!”理由是面子上不好看;找家长谈话,家长也忧虑重重,既怕孩子到工读没学好反而更坏,又担心孩子将来受社会歧视.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中学是进退两难,不送工读,无异于眼看着学生失控地滑向违法犯罪,于心不忍;送工读,学生和家长有心理阻力而有关法规尚无强制够入学条件学生入工读的明文规定和实施细则,心有余而力不足.难道上述情况是一道无解的“方程”吗?北京某工读学校校外教育处教师在区教育局、公安局及各中学领导的热心支持与帮助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这一小部分处于失控状态下的未入校的工读生采用“代管生”的方式,易校控制,实施矫治,转化,经过几年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发现,工读学生和普通学生在攻击性行为的自我效能感和行为反应后果方面存在差异。和普通生相比工读生对自己通过攻击性行为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常估计过高,对其后果常常抱有乐观的期待。在这一点上男生常常比女生表现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影响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还不成熟,容易受到淫秽色情信息的感染,而走上错误的轨道。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影响,必须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通过立法、行政管制、技术防范、民间自律和教育等多种手段控制网络淫秽色情行为。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对青少年的保护,应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坚持培养教育、启发引导为主的原则.同时积极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本文仅就13—18岁青少年的生理发展和性心理疏导,作一初步探析.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充满朝气、活力,积极向上的时期,是心理上的“断乳”和要求个人独立自主的时期.他们还未完全成熟.还存在很多不适应新条件的困惑.因此,青少年期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身体发生急剧变化.性的成熟、心理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需求结构偏颇与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犯罪行为的直接内驱动力为犯罪的动机,而犯罪动机又为某种强烈的需求欲望所触发。因此我们在探索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中极有必要对失足青少年学生的需求结构作一番认真的剖析,以期找到失足青少年学生需求结构的偏颇与他们做出违法犯罪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采取对症下药的举措,帮助他们矫正需求结构的偏颇,促进他们悔过自新,成为守法有德之好青年、好公民。 一、失足青少年学生需求结构浅析。 我们曾经对入我校的近700名工读学生的需求结构通过与家长、学生个别谈话,问卷回答等各种形式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0.
对外来青少年团伙犯罪与本地青少年犯罪团伙在其形成、发展以及犯罪手段等诸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规律和特点,寻求更好的预防、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法和途径.1992年至1995年,上海市闸北区法院判决的168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犯罪为80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47.62%.近几年青少年团伙犯罪案件逐年递增,目前仍呈上升态势.参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借助情绪的斯特鲁普(Stroop)效应的研究范式以对攻击性词汇和消极退缩性词汇的加工反应时为手段,来探讨工读生攻击性情绪状况的特点。结果发现,工读生和普通生相比,攻击性情绪和消极抑郁性情绪表现都比较强烈。这两类情绪也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中发展工读教育——多层次办学模式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形势下工读学校面临的挑战工读学校自创办以来,为社会治安的稳定、中小学正常教育秩序的建立及德育环境的优化建设,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严竣的事实是: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形势的发展,工读学校却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问题.归纳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办学效益与国家投入不相适应;二是家庭结构类型的变化,给工读招生工作带来的困难;三是工读学校班级规模小、人数少的现实状况制约着竞争进取氛围的形成与德育环境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由于生源素质的因素而缺乏良好德行的感染环境,极易酿发不良心理行为的交叉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读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四是工读生出路问题无法从根本意义上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吹响了向市场经济迈步的进军号角,经济改革的澎湃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政治稳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有不少青少年受拜金主义的腐蚀影响,追求金钱无所顾忌,讲究吃穿攀比消费,以至走上物欲型犯罪,致使近些年来财产犯罪持续上升,暴力犯罪居高不下。上海市少管所90年物欲型犯罪439人,占78.39%;广西侵犯财产罪也在青少年犯罪中占最大比例,每年约占80%左右,其中盗窃为主要类型,占70%左右。北京朝阳工读学校新生入学统计,物欲型罪错学生89年占78%、90年67%、91年75%;在校学生年终统计,91年物欲型罪错学生62%,92年60%,从中可见,工读学生物欲型也占大多数。因此,从教育科研角度出发对物欲型犯罪进行研究,尤其在当前发展市场商品经济状况下,针对拜金主义对青少年的腐蚀影响对物欲型犯罪进行研究,就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工读学生心理矫治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读学生从进工读的一天起,就接受大量的、也可以说是强化了的法制观念教育,但仍有相当的学生在校内不遵守校纪校规,在校外一有机会就继续违法犯罪;老师们对工读学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思想上深入细致的教育,而就是有部分学生感而不化.听而不入,不服管教,继续我行我素;学校花大力,希望把学生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但大多数学生就是不要读书,视学习为苦事、难事,精神空虚,无所事事,惹事生非寻找刺激;工读学校由来已久的逃跑、逾假不归、大欺小、老欺新等问题,虽经大量教育,并采取了精密的防范措施和教育处理,但就是屡禁不止;学生的家长普遍担心进工读后交叉感染,学坏容易学好难.工读学生的巩固  相似文献   

15.
考察家庭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需要从家庭因素的多个侧面、多角度综合开展研究。根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的相关数据,主要采用同质性卡方检验方法,从父母基本情况、养育方式、家庭模式、亲子互动和家庭学校合育等五个层面,重点围绕24个问题,对大学生、普通中学生、工读生、成年罪犯和未成年罪犯五个群体进行对比考察,同时对不同年份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24个问题反映出的家庭因素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密切相关,但是程度有所不同,家长及各方需要进一步重视,为青少年营造更加和谐健康的成长氛围。  相似文献   

16.
“网络婚姻”是虚拟婚姻的一种,具有虚拟性和游戏性。由于青少年自身的身心特点和环境因素,网络婚姻可能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形成各种影响。在思想上,网络婚姻影响青少年的责任意识、道德感的培养,性心理,对婚姻的认识等。在行为方式上,网络婚姻具有成瘾性,可能导致青少年种种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减小网络婚姻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关键在于加强对网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11月7日下午,由英国伦敦缓刑服务局首席缓刑官约翰·哈丁为团长的英国青少年司法代表团一行6人,在司法部外事司副司长康煜的陪同下来华东政法学院访问,并与青少所部分研究人员进行了手术交流。 在交流中,来宾们对中国的少年犯审判程序、释放人员安置、正在酝酿起草的“监狱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以及工读学生在非正式诉诉程序中的权益保护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来宾们还分刈就中国同行提出的有关英国的矫治机构设置  相似文献   

18.
生活指导是工读教育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的工读学校教育侧重于思想文化和劳动技能等内容的灌输。然而,仅仅如此并不能杜绝工读生的重新犯错,也不能保证其优良的文化技能表现。本文提出了将对工读生进行生活指导作为工读教育基础的观点,以从根本上矫正工读生的生活态度,改变其生活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工读生74名和普通学生246名为对象,对其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工读生与普通学生相比较而言,攻击行为较多,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调节方式虽也是以认知重评为主,但表达抑制多于普通学生,认知重评少于普通学生。(2)攻击行为和自我控制的某些维度有年级显著差异,情绪调节方式年级差异不显著。攻击行为和情绪调节的某些维度有显著性别差异,自我控制性别差异不显著。(3)学生类型、年级、性别在三变量上无交互作用。(4)情绪调节方式影响自我控制和攻击行为的某些维度,自我控制在情绪调节方式和攻击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兰梦宁 《青少年与法》2020,(2):F0004-F000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合川区工读校坚持疫情防控、教育管理两手抓,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和教育管理工作措施,确保了21名学生,22名教师无一人出现异常情况,疫情防控和教育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合川区工读学校是一所专门学校,办学性质极为特殊,专门教育在心理、行为、思想、道德上偏离社会主流的青少年,学生来自全重庆市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