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5月17日-2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学会名誉会长雷洁琼同志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此次会议的议题是:1、犯罪学的学科性质与价值;2、职务犯罪研究;3、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90余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人年犯罪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型展览──“托起明天的太阳”》(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到会广泛征求代表意见。康树华会长等学会领导分别主持会议议程。代表们紧紧围绕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在许多问…  相似文献   

2.
书讯     
△《表少年犯罪研究》(月刊)是经国家出版部门批准的、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刊物,以贯彻党中央关于“探求青少年违法犯罪规律,更好地指导预防违法犯罪的工作”的指示为宗旨,及时刊登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同志关于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研究信息。从1982年创办以来,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科学性、资料性的  相似文献   

3.
简讯     
由河北省法学会、廊坊地、市和保定地区法学会联合主办的河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青少年犯罪理论讨论会于十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廊坊市举行。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中国法学会、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北京、天津、内蒙、山西省法学会、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我省各地政法、科研、教学部门专门从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专家、教授、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廊坊地、市的党政领导同志共七十多人。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  相似文献   

4.
冯锐 《法学研究》1984,(5):73-73
华北地区首届青少年犯罪研究学术讨论会于九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在北戴河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华北片理事会召开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学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于今年4月2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推举中国监察学会名誉会长、增选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以及任命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四个议案。中纪委副书记侯宗宾、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曹庆泽被推举为中国监察学会名誉会长。薛木铎同志被任命为学会秘书长。中国监察学会会长徐青、副会长冯梯云、李至伦、彭吉龙等同志参加了这次理事会。冯梯云在学会工作报告中强调学会要紧紧围绕纪检监察机关的中心任务,坚持理论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学会作用。中国监察学会召开第五次常务理事会──侯宗宾、…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作者应邀于1987年4月19——25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该发言题为《国内外青少年犯罪原因理论简介》,本刊特将其当代国外青少年犯罪原因理论部分,摘要予以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青少年犯罪团伙专题学术讨论会,于4月22日至27日在贵阳市举行。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39个单位的50多位法学专家、学者和政法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贵州省委政法委员会和贵州省公、检、法、司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周恩惠 《法学杂志》2005,(4):141-144
康树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青少年法学、犯罪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国青少年法学、犯罪学的“开山者”。他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到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历经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敏而好学、笔耕不止、勤奋进取,被称为“拼搏之师表”。康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交流协会成果评审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青少年组委员、共青团中央青少年立法顾问、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教授曾参加过“五四宪法”起草工作,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组织有关部门和部分市、地、县的同志,对山东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态势、原因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并就如何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共同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一、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态势近几年来,通过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青少年保护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系列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说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有益探索,但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剖析青少年犯罪是不够的。1982年6月,在全国首届青少年犯罪学术讨论会上,林文肯同志从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和青少年犯罪的实际出发,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剖析了青少年犯罪问题,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观点。可惜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林文肯同志向讨论会提交的论文删节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7月31日至8月2日,由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主办,贵州省法学会、贵州省法官协会、贵州省检察官协会、贵州民族学院和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美、日等国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雷洁琼、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虹分别致信,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这届研讨会对当前深受社会关注的网络与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制度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犯罪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互联…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即将由春秋出版社正式出版,国内公开发行。这部《年鉴》收录了1979年至1986年党和国家有关治理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文件,中央和地方有关领导部门和负责同志的指导性文章,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关于青少年犯罪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及学术信息、学术动态、学术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学术活动等,总计一百五十万字,全面反映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的现状及水平,是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一部信息  相似文献   

13.
如何减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日益关注的焦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安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必须研究与掌握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建立良好的防犯体系,从而减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4.
目前,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减少青少年犯罪,不少同志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探讨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不少的防范意见和措施。我觉得还应该进一步探索一下犯罪分子的世界观,了解他们之所以犯罪的思想根源,对于实现全面综合治理,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但是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观点不一。寻找青少年犯罪深层次原因,强调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价值导向,从根源上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5,(7)
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华东片)和安徽省司法厅联合举办的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科学讨论会,于5月19日在黄山开幕。安徽省政法副书记张建明、省司法厅、省法学会、黄山市委等领导同志到会讲话。会议上共交流了三十多篇论文,研究了当前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情况、规律及某发展趋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学是我国新兴的一门学科。在有关党组织和老一辈法学家、社会学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几个同志,立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原理,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撰写一部社会主义的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专著,俾使它能在解决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在党和国家对违法犯罪青少年实行综合治理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文婧 《法制与社会》2012,(34):288-290
作为当代中国犯罪比例最大的青少年犯罪是近年来所有犯罪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性质恶化速度极快、类型也有所增加、犯罪手段的残忍程度不断升级,其趋势让人担心。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论述:简介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现状以及趋势;简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最后,重点论述青少年犯罪的三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罗锋 《法学研究》1986,(2):75-78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研究青少年犯罪的首要问题。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是指近期青少年犯罪表现出的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本文拟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作概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当前一个具有世界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国家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当然,两种制度下两种青少年犯罪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别,所反映的实质截然不同,但问题的严重性却是共同的,因此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我们国家,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爱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把他们看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比作祖国的花朵,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然而,在建国三十年后的今天,为什么还有那样多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的犯罪经过究竟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它不仅是搞好当前社会治安、建立良好社会秩序、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局面的极关重要的问题,而且是关系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大事当前,我们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北京市政法部门对青少年犯罪问题极为重视。最近,市公安局、高级法院、司法局和北京政法学院的一些同志,他们组织了青少年犯罪联合调查组,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重点调查研究了七十名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写出了一份典型调查报告。这个调查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即: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主观原因,心理特点,以及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本刊从第一期起连续刊载这个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