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人员作证的情形主要分为新法第57条的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的规定和新法第187条第2款的警察出庭作证的规定两处。原则上看二者都有警察出庭作证的规定,都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警察作证情形,但仔细分析,二者却有着诸多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新《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一款仅赋予了配偶、父母和子女免于出庭作证的权利,并没有真正免除这些近亲属证人的作证义务。近几年司法实践表明近亲属证人的诉讼权利亟待法律的保护,为了实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应当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近亲属拒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创设性的规定了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其中第121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由此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正式被纳入刑事诉讼程序,为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郝雪 《法制博览》2015,(1):113+112
在刑事案件中,证人证言只有在查证属实之后方能成为定案的依据,而证人出庭作证并且在法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是查证证人证言是否真实的最好的方法。但在我国现状,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是庭审中的一大难题。旧刑事诉讼法在证人出庭作证上的问题虽然通过新刑诉法解决了许多部分,但同时也有不明确的地方。庭审方式改革的成败是在于如何使证人出庭作证,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因此,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研究对刑诉法的改革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刑诉法修正案》开启了我国警察出庭作证的先河。警察出庭作证和普通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虽有不同,但其条件不应过于狭窄。此外,对于不出庭作证或作伪证的警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警察出庭作证前应作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实现其作证的效果。与此同时,在规定警察出庭作证的义务和责任时,应对警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而目前为止,我国《刑诉法》对以上几方面的规定还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6.
新颁布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了警察出庭作证的相关内容。作为庭审中的特殊证人,警察出庭作证作为一项刑事诉讼制度,在国外已得到了普遍的施行,而在我国警察却长期以来被排除在证人之外。警察出庭作证是我国与世界接轨的一项全新规定,符合我国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程序公开和规范侦查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意然 《法制博览》2013,(7):224+149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专家辅助人出庭作证制度正式纳入到刑事诉讼程序中,从我国审判实际情况出发,在吸收和借鉴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和大陆法系技术顾问以及国外专家证人制度的基础上,创设了我国的专家辅助人制度。本文从专家辅助人的定义及借鉴外国专家证人制度的有关内容出发,阐述了专家辅助人的地位,并提出专家辅助人制度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戴萍  赵靖 《法制博览》2013,(10):10-12,3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证据制度一章进行了重大调整,包括修正证据概念、修改证据种类、重新解释和定义证明标准、确立证明责任制度、修改证据规则等等。证据基本制度面的重大改革,必将影响司法实务界的连锁反应,并直接作用于司法实务中的个案处理。因此,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施行之初,从实务运用的角度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的证据制度展开探索性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精神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今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总则,而四位一体的讯问模式是检察机关审查逮捕阶段对立法宗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新刑诉法第五十七条、一百八十七条以法律条文的明确形式确立了侦查人员及证人出庭制度。这是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作出的较大修改,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确立对抗制以来,对于侦查人员以及证人出庭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本文基于实践中该制度面临的诸如措施保障、出庭证言采信度等新问题,从强化侦查引导、具体细化证人出庭保障机制等多角度,探求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