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祝华 《人民司法》2012,(23):43-46
社会矛盾化解是新时期人民法院的一项基本职能。与审判案件相比,社会矛盾化解具有更广的外延和更深的内涵,对人民法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要正确履行职责,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必须认真对待当前社会矛盾带来的新问题,把握案件审判与矛盾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矛盾化解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改革完善刑事诉讼机制,更加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成为摆在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2010年12月2日,省法院刑四庭与本刊编辑部联合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在青岛举办了矛盾化解与刑事诉讼机制完善研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未央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未央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对此,未央区人民法院围绕“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大胆探索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工作的新方法,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法官公正廉洁执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当前,化解社会矛盾是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当前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基层人民法院尤其是其派出的基层人民法庭,在社会矛盾化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河南省宁陵县人民法院张弓法庭每年受理诉讼案件将近200件,同时还指导人民调解组织每年化解1000多起社会矛盾纠纷,案件调解率连续三年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凸显,疑难复杂案件日益增多,矛盾化解难度逐渐加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其中司法公信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公正、高效、权威司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提出了"公信立院"的工作方针.王胜俊院长更是将进一步提高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为实现经济与...  相似文献   

6.
非诉调解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冲突日益明显,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更需要充分运用调解方式来化解社会矛盾,因此强化非诉调解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是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贴进社会大众的又一司法能动之举。本文对非诉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司法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在推进矛盾纠纷妥善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具有独特优势。在新的社会形势和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调解的优势解决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是人民法院必须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巍娜 《法制与社会》2013,(30):251+253-251,253
随着当前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步伐加快,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和敏感性都在不断增强,人民法院被推上了信访问题的前沿。在人民法院被上访的案件中,涉及执行案件的比例也日渐提高,司法公信力受到了质疑。如何化解涉执信访纠纷是摆在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申请执行人邱某与被执行人王乙侵权纠纷为例,解读化解涉执信访纠纷需要构建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转变司法理念和审判方式开创国家赔偿审判工作的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工作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职能。首先,国家赔偿审判是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的重要途径。国家赔偿工作做得好,让受害人受到的损害得到及时赔偿,  相似文献   

10.
温远智 《法制与社会》2012,(23):110-111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事行政诉讼引发的社会矛盾日渐增多,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化解社会矛盾是民行检察的重点工作,而目前基层民行检察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并不如意,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社会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人民法院需要更新思维,勇于直面社会矛盾,主动进行角色转换,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矛盾纠纷,深入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以"本溪经验"为代表的司法协理网络机制是因为人民群众有期待、人民法院有需要、党委政府有愿望才应运而生的。为总结"本溪经验",推动人民法院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社会管理创新,10月17-18日,《中国审判》杂志社在辽宁省本溪市召开了"人民法院构建社会矛盾化解司法协理网络机制研讨会"。人民法院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高戈平,本溪市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史凤友,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史明武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近30家法院的代表在会上畅论合力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创新。现摘取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精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越来越重要。为全面加强法院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职能作用,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7月28日至29日在黑龙江省召开了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王胜俊院长亲临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新时期加强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勇 《中国审判》2011,(7):92-93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这是对政法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就人民法院而言,大力加强司法人事管理、司法政务管理特别是司法审判管理,以司法审判管理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矛盾化解和保障公正廉洁执法,更具有针对性、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审判》2010,(1):66-66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巨大的历史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通过司法审判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作为社会中各类矛盾纠纷的汇聚地、各种利益纷争的博弈点,面临着特殊的风险环境。法院工作化解风险、管理风险的任务越来越重。本文基于一般的风险管理流程建立人民法院风险管理流程模型,并对应对各类风险的策略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判工作 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判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是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发生变化、各种诉求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只有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化解社会矛盾,才能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使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使中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一、人民法院能动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意义(一)能动参与是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职能的需要人民法院职能分为审判职能和服务职能两方面。审判职能即人民法院通过裁判个案所实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功能;服务职能即法院应在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下  相似文献   

19.
化解社会矛盾,重点在基层;推进社会管理,难点在基层;确保公正廉洁执法,关键在基层。2011年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专程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促进公正司法情况的报告。藉此契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必将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民事调解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纠纷的有效手段。新民诉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民事调解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