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就ipad商标争夺一案达成和解,苹果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万美元以获得ipad在中国内地的商标使用权。ipad商标争议案起伏跌宕,它对于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想要走出去的中国品牌,以及想要进行中外合作的品牌来说,都是一堂生动的案例教学课。它究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李云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标案为引子,在简要介绍了商标反向混淆的概念后,回答了为何要从心理学角度论述商标反向混淆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引入激活扩散模型、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下的激活扩散模型等心理学原理,重点论述了商标反向混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签订注册商标转让协议时,基于交易安全的需要,受让人应严格审查谈判人及签约人是否有处分商标权的授权,疏于履行该审查注意义务,不仅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而且还将面临折戟市场的不利后果.美国苹果公司( Apple Inc)是世界范围内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其推出的iphone 智能系列升级手机一时间风靡全球,成为时尚与品位的代名词,有众多追捧的粉丝.2010年1月,苹果公司继iphone智能时尚手机之后又在全球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该款电脑的多用途功能与时尚造型设计立即引起无数苹果粉丝的青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市场,自然成为苹果公司推销iPad平板电脑的重要国家,但令人吃惊的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推出iPad平板电脑时,居然IPAD注册商标不属于其所有,该注册商标登记在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名下.苹果公司为推行在中国的iPad平板电脑销售战略,于2010年提起了对深圳这家公司的IPAD商标确权之诉,2011年12月深圳中院对这起商标权属纠纷做出裁判:苹果公司败诉.该裁判意味着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将有可能被迫退出中国市场,或者更换为其他商标再进行销售,并且还将面临被指控商标侵权的严重后果.1如此一来,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将折戟中国市场,同时也将使其商誉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商标策略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总结该案的审判经验,可以使相关企业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因商标权转让交易之疏忽而招致不利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2012年5月24日,苹果公司CEO库克放弃7,500万美元分红,乃个人愿负领导责任之举。招致6,000万美元和解金的疏忽在于,中国注册商标"iPad"在深圳唯冠科技有限公司名下,苹果公司却未与其缔结商标转让协议。苹果公司"iPad"平板电脑在中国上市了,但中国注册商标"iPad"却在他人之手。上述疏忽,简单即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浅析商标的诉讼保护吕锦春完善我国的商标诉讼机制,充分保护商标权,已是社会对立法和司法提出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商标立法比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晚近半个世纪。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商标法,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商标诉讼仅停留于刑事诉讼这种单一模式。...  相似文献   

6.
苹果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但商标交易要遵循法律规则,深圳唯冠拥有在中国范围内的专有使用权,除非苹果拿到许可使用或者受让商标权,否则深圳唯冠可以禁止任何人在中国使用iPad商标。苹果公司在购买商标过程中,没有搞清尚Pad商标在中国的归属权,小疏忽酿成了失错误,这是一个渗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侵害了商标普通被许可人的权益。从商标价值形成之特点看,商标普通被许可人既为适格的当事人又具有诉的利益,同时也是恪守诚实信用原则之必需。建议赋予商标普通被许可人独立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8.
国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2,(3):14-17
优酷土豆"联姻"化解视界大战——两家网站联合有助于降低成本,减少竞争,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北京、上海、深圳展开iPad商标案大讨论自2月2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深圳唯冠与苹果公司的iPad商标权案件后,有关两家公司的iPad商标权诉讼已然成为法律界乃至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商标侵权诉讼的历史很短,是新型的侵权诉讼形态,商标侵权诉讼的理论研究几乎空白。然而,严重的商标侵权现象迫切要求建立完备的商标诉讼机制,以改变商标诉讼法律机制软弱无力的状态。为此,探讨我国商标侵权诉讼的特点,对加强商标诉讼立法、指导商标审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诉讼类别 [商标] 英国成文法中规定,商标假冒与侵权之诉彼此是不排他的。从历史上看,在英国禁止被告在相同于原告的产品上假冒商标的诉讼,通常就是禁止商标侵权的诉讼。但当商标注册制度在本世纪开始出现后,这两种形式就产生了一些差异。 (1)假冒之诉。假冒之诉属普通法的一种救济形式。假冒系属错误地获取他人商号或名誉的好处。任何人都无权在相同于他人的商品上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在商业中因错误的陈述而使他人受到伤害的行为可能就是假冒案件中  相似文献   

11.
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件,以广东省高级法院调解的方式结案。苹果公司答应支付6000万美元,深圳唯冠公司答应转让自己的商标权。这是一个表面上看来皆大欢喜,但双方都不得不接受的无奈选择。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一案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当年苹果公司在全球收购商标专用权的时候,存在着重大的疏忽,结果导致深圳唯冠公司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深圳唯冠公司来说,虽然利用苹果公司在谈判中存在的疏忽获得了  相似文献   

12.
备受关注的"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随着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槌落下而有了初步结果。虽然苹果公司已经提出上诉,案件的最终命运也有待审判,但是无论如何该案都将会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案焦点集中在两个协议上面:一个是台湾唯冠公司与英国IP公司签订的商标转让协议;另一个是英国IP公司与苹果公司签订的权利转让协议。在上述第一个协议中,商标转让协议的当事人是台湾唯冠公司和英国IP公司。深圳唯冠公司不是该商标转让协议的当事人,自然就没有义务履行该协议。虽然深圳唯冠公司和台湾唯冠公司具有关联关系,但是两者分别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13.
张剑 《中国审判》2013,(6):62-66
正苹果公司作为世界著名的电子设备生产商,在终端电子设备的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开发的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风靡全球。就在业界专业人士忙不迭地表示苹果奇迹不可复制的时候,苹果公司又为"果粉"们创造了另一个奇迹,那就是App Store。然而正是这个App Store,让苹果公司在中国陷入了一场诉讼魔咒。从2011年开始,苹果公司接二连三地被单位或个人告上法庭,要求其为自己擅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埋单"。作为苹果公司侵权被诉第一案的原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了这场连锁反应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相似文献   

14.
一、商标诉讼实践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 没有摆正商标行政与商标诉讼的关系商标行政与商标诉讼是两个性质不同又有密切联系的法律机制。商标行政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商标实施登记、管理,处理商标行政违法行为,以维护商标管理秩序和商品交易的安全。而商标诉讼主要是指人民法院对商标案件进行依法审理的司法活动,其目的是维护法律保护的商品关系和经济秩序,保护商标专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知识产权将能够成就前所未有的辉煌,作为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的商标权也将发挥重大作用,企业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就必须将商标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本文介绍了何为商标战略,并采众家之长阐述了企业应如何规划和具体实施商标战略以期能够使商标成为企业攻守俱佳的品牌之剑。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郑州市的两家枣类加工企业因为专利权和商标权纠纷,打了8年的官司。特别是一波三折的商标官司,更是引发“马拉松之争”。卷入了多达近百件异议、争议和诉讼商标案,纠纷不断升级,官司进入“商标局-商评委-北京中院-北京高院-最高法院”的循环诉讼之中,穷尽中国现有商标法律框架内所有注册、异议、上诉、再审、复审等行政和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商业的发展,网络侵权行为越来越多,但现行法律对网络商标侵权诉讼管辖地规定的缺失导致权利维护困难。本文拟从传统商标侵权诉讼管辖地规定入手,参照网络著作权侵权诉讼管辖地的法律规定,提出网络商标侵权的诉讼管辖地确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全国工业产权诉讼研讨会10月16日-20日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专利、商标、司法等方面的专家学者90余人。会议交流论文约60篇。会议主要研讨当前受理.审理专利、商标纠纷诉讼案件方面的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问题。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商标方面的代表以及商标方面的论文比第一次诉讼研讨会大大增加。第一次诉讼研讨会就专利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会后最高人民法  相似文献   

19.
刘剑弘 《法制与社会》2013,(15):102-103
轰动一时的苹果唯冠IPAD商标案的终审判决尚未宣告,关于IPAD商标最终归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所有还是美国苹果公司所有,学界众说纷纭。商标共存原则是指两个不同的主体在同类商品或服务上善意地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不造成消费者的混淆。苹果公司与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可基于商标共存原则合法持有各自的IPAD商标,两者的IPAD商标可以达到商标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10月1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京召开了中国加入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20周年座谈会,旨在总结利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获得商标国际保护的经验。推动企业更好地利用马德里体系实施商标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