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1935年,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进入会理,于5月12日在会理城郊的铁厂村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为这座古老的城市,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树立了一块伟大的历史丰碑,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留下了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70年过去了,长征精神和红军伟业依然激励着今天的会理人民。他们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意气风发,开拓创新,正致力于实现会理发展的新跨越。县委、县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发展这一主题,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营造区域发展新优势,谋划实现高基数的高增长。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烤烟、石榴、…  相似文献   

2.
从1930年到1936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七军、红八军、红三军、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先后在贵州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开展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进行了惊心动魄的长征大转移.在中国革命极端困难的时期,贵州成为红军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重要之地,成为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贵州各族人民在红军革命精神的感召下,拥护红军、支援红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红军长征孕育的长征精神和老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贵州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写在篇首]这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也是一片流金淌银的宝地。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这里不仅是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且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里举行了永垂青史的会理会议和彝海结盟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悲歌:1931年7月下旬,一支组建仅一年并立下赫赫战功的赣西南地方红军部队--红20军(没有师的建制,直辖4个团),在江西于都县东北部的平安寨整编时被解体.  相似文献   

5.
一切景点,若不具有历史的回响和文化的内涵,总让人觉得缺少回味,遵义,这个响亮而光辉的名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处处景观皆洋溢着活跃的红色文化气息,特别是以遵义会议,红军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是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  相似文献   

6.
诺门罕战场遗址,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地。这处战场,部分位于中国内蒙古呼盟新巴尔虎左旗的诺门罕布尔德,另一部分在蒙古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战场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1935年5月至9月,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爆发过一场苏蒙红军与日本关东军的激战。在战争中,双方投入兵力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坦克、装甲车上千辆,飞机900余架,此战堪称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的“立体战争”。苏蒙红军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对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予以沉重的打击,共歼敌5.4万余人。不但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支援了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87年来,在红军战斗过的这片土地上,英雄的事迹广为流传,革命的精神世代赓续。困牛山上留壮举,黑滩河边忆英烈。87年来,在红军战斗过的这片土地上,英雄的事迹广为流传,革命的精神世代赓续。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石阡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用汗水、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书写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壮歌,攻克了一座又一座贫困堡垒,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常开不败的英雄之花.共和国第一代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都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  相似文献   

9.
叶勇明 《党建》2021,(3):41-42
1929年,在古田这片红色土地上,毛泽东等红四军领导人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探索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新型人民军队由此走上了发展壮大的历史征程. 一座庭院,见证中国革命一段苦难辉煌的岁月;一次会议,使创建之初的人民军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10.
位于江西省赣州地区东北部的山区小县兴国县,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只有23万人口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军参战,其中5万余人加入了正规红军;举世闻名的漫漫长征路上,倒下了1.2万兴国儿女。今日的兴国烈士陵园内,青石碑上镌刻着23179位革命烈士的名字,还有无数不知下落的红军战士成了无名英雄。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54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将军之多,仅次于湖北红安。兴国县城城西一隅,座落着一个红军村,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聚居老红军而得名的自然村。红军村环境幽雅,村前方方小…  相似文献   

11.
在曾是川陕苏区的这片大地上,红军的理想、意志、力量,还有乐观、无畏的气概留了下来,渗进这块土地上人们的血液之中,熔铸成大巴山人的性格,影响过去、今天,乃至永远。  相似文献   

12.
翟佳琪 《党建》2021,(9):63-64
瑞金叶坪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塔身造型为一枚射向敌方阵地的炮弹,象征着红军烈士们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这座纪念塔的设计者,是我们党一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钱壮飞.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从1932年至1935年,12万人参加红军,4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四方面军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军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曾有一批著名艺术家去江西革命老区兴国演出.兴国是出了名的"红军县",仅长征时牺牲的兴国籍的红军战士就达两万多人.但当艺术家们在兴国采访了30多名少年儿童后却发现,"红军县"的下一代"居然不知道这段历史".为此,艺术家们感慨系之,《经济日报》也刊文呼吁:"不可失去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1904年的成都,代表各自教会组织的英国人陶维新、启尔德,美国人毕启等人在成都商议创办一所高等学校--华西协合大学.其办校宗旨是要在落后的中国西部点燃一支火炬,这就是现代文明,让黑暗中的人们跟着火炬走向光明.陶维新等人将目光锁定在城南这片满是坟岗、荒草、稻田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6.
正巍巍武陵山绵延千里,起伏跌宕,蜿蜒横亘于湘、鄂、川、黔四省边境。在武陵山余脉仙女山与铜矿山的交汇处,有一片纵横20多华里的平川——革命老区涪陵罗云坝。80多年前,在这片平和宁静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并诞生了四川省历史上最早的人民军队——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以下简称"二路红军游击队")。罗云坝上响春雷20世纪初,中华大地兵连祸结,狼烟四起。罗云坝,这片崇山峻岭中的乡村,此时也饱受痛  相似文献   

17.
陈志扬 《共产党人》2004,(20):42-43
同心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当年红军到达同心县下马关后,伊斯兰虎非耶洪门教主洪寿林在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红军渡过了难关。为了感谢洪寿林教主,红军送给了洪寿林一面题写着“爱民如天”的缎幛。当红军行到当地严重缺水的现状后,深感不安、67年后的2003年,作为红军的后代,钻井二连的官兵们寻着先辈的足迹,踏上了喊叫水乡洪岗子村这片红色的土地,全连官兵在极其复杂的地层条件下打井找水.终于打出了一眼日涌水量600吨的甜水  相似文献   

18.
巍巍大别山,滔滔淮河水,孕育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新县。在这片有着青山绿水、旖旎风光的红色土地上,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主力红军,走出了43位共和国一代名将。戎马一生,战功卓著的许世友将军,就是其中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在土地革命斗争中诞生和壮大起来的青少年群众组织.它由共青团直接领导,其性质“是团的预备军,是团的附属组织者”.同时它与红军有联系,是一种“半军事的组织”,“红军的后备军”,“中国反帝运动与土地革命斗争的战斗队伍”.①这种组织,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建立,而苏区更为普遍.福建各苏区的少先队,最早是在闽西出现的.  相似文献   

20.
素有"黔中首郡"之称的思南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一块红军曾激烈战斗过的英雄热土.如今,在这片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土地上,涌动着激动人心的双拥工作热潮,使该县五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连续七次被评为"贵州省双拥模范县".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双拥"工作早在1997年,思南就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之后,爱民拥军成了当地军民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