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读台湾     
《台声》2018,(16)
正政治据台湾媒体报道,7月27日,台湾当局前领导人马英九筹设的"财团法人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在台北举行成立茶会。根据新北市文化局的公告,马英九文教基金会6月6马英九成立文教基金会:设平台带台湾往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孟波 《统一论坛》2004,(4):39-40
从文化人“变脸”成为政府文化官员,后又从文化官员还原为文化人。龙应台的角色转变让人充满想象。写《野火集》、《百年思索》的龙应台,当台北文化局局长的龙应台,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龙应台呢?日前,笔者在上海采访了她。笔者:您是两岸都很有知名度的作家,能否从文化、文学的角度谈谈两岸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声音     
《台声》2014,(1):14-15
<正>马英九:八年抗战是中国近代史最重要的一段历史,抗战胜利又是一件光荣大事。开罗会议对抗战胜利影响甚巨,这个宣言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收复失土,奠定台湾重回中国版图的基础。——201 3年12月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出席《开罗宣言》70周年纪念活动在致辞时作出上述表示。龙应台:台湾有18处申请世界遗产潜力点,但却受限于规则。因此希望能寻求两岸合作的机会,将台湾申办世界遗产列入两岸谈判的项目之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小康》2009,(12):105-105
从《野火集》到《目送》,你写作风格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龙应台:我发现在解释龙应台写作风格发展时,中国大陆和海外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大陆有一种声音——当初写"野火"的人,怎么越写越小了,怒目金刚怎么变成儿女私情?而在海外看法刚好相反。海外反而会说,龙应台从小变大了,以前你是针对社会现实去写文章,但那些都是立即的、短暂的、表面的,真正接近生命本体的,  相似文献   

5.
马英九一审被判无罪8月14日上午,台北地方法院对马英九"特别费"案作出一审判决,主文只有醒目的五个字:"马英九无罪",理由是马英九无不法和谋利意图。这意味着马英九能否继续"参选"的危机暂时得到解除,司法也还给了马英九一个他迫切希望得到的清白。  相似文献   

6.
“龙应台来了”。仲夏之际端午节前,上海文坛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龙应台是上海民众熟悉的台湾著名作家。她曾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过一篇《啊,上海男人》的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到上海男人的抨击与谴责。更多的上海读者对她的《野火集》等文章记忆犹新。不过,这次来的龙应台不仅是作家,而且是一位官员——台北市文化局长。那么,当作家的龙应台与当官的龙应台有没有什么变化和不同呢?笔者带着这些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龙应台在沪期间作了追踪采访,不知读者能否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台湾作家龙应台很惊讶,她在和大陆知识分子打交道的时候,发现饭桌上人们只谈房子、车子、孩子,很少有公共话题。什么国家命运、民族未来,已经不在他们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了。  相似文献   

8.
4月25日,马英九和蔡英文的"双英辩论"会终于落幕了。从民调看,马英九领先蔡英文很多,其中《中国时报》民调,马英九领先蔡英文36.5个百分点,《电子报》认为马英九领先蔡英文31.8个百分点,最低的TVBS也认为马英九领先12个百分点。难怪绿营为之气急败坏,连蔡英文自己也颇有"挫折感"。其实,人们对"双英会"的关注除了民调外,  相似文献   

9.
“特别费”案二审马英九获判无罪 2007年12月28日,台湾高等法院对马英九“特别费”案作出二审宣判。马英九获判无罪。台湾高等法院驳回检方上诉,认定贪污罪、背信罪均不成立,维持一审无罪判决。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11)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被控泄密等案遭台湾台北地方法院起诉,一审获判无罪;全案可上诉。二审台湾法院5月16日撤销原判决,改判马英九有期徒刑4个月,并处罚金,全案可上诉。国民党主席吴敦义5月16日下午在国民党中常会表示,对于法院逆转判决,改判马英九4个月有期徒刑,强烈遗憾。国民党全党上下强烈支持马英九依法提起上诉,捍卫自身清白,大家一起为马英九加油,也为司法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7,(4):52-53
马英九竞选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办公室3月18日正式成立。到场参加的人士除了办公室总干事詹春柏及工作人员外,多位国民党籍“立委”与前台北市政府官员都到场道贺.马英九的母亲秦厚修也到场担任义工.马英九还拥抱母亲,现场气氛相当热烈。据了解.在未取得国民党正式提名前.马英九婉拒政治献金与捐款.办公室的一切开销.包括租金,人员薪水与下乡费用.每个月百万元上下的花费。全数由马英九个人支付。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5,(8):24-25
胡锦涛总书记致电祝贺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17日致电马英九,祝贺他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贺电全文如下: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马英九先生: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由衷期望贵我两党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  相似文献   

13.
马英九未来没有回头路的刚性特点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看清马英九到底要往何处去。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执政以来,马英九大陆政策受到民族利益与政党利益博弈关系的影响,在两岸政治定位、经贸交流、文化教育、和平议程、维护海疆和国际空间等层面日益呈现出两面性、矛盾性、反复性特征。因此,在应对马英九大陆政策时,不仅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更应减少不利因素的制约,积极争取马英九当局能以民族利益为重,防止其大陆政策趋向保守甚至逆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台湾大选经过激烈的竞争,马英九以近80万票的领先优势获得连任。 为什么马英九最后脱颖而出?主要是马英九坚持了国共两党达成的“九二共识”,与祖国大陆一起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竞选的最后一个月,  相似文献   

16.
张启楷 《台声》2006,(9):18-19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吴三国最后归一统,台湾系出同门的国、亲、新三党,历经多年既合作又竞争关系后,正进入快速汇流阶段,未来两年,泛蓝可能整并成功,并在2008大选,有机会由百年老店国民党抢回”中央执政权”。扮]此光武中兴关键人物者,正是国民党现任主席马英九,但“成马英九”,却也可能“败也马英九”。对比执政的民进党支持度每况愈下,国民党最近在清廉度和民意支持度上,都比过去有明显成长,可望代表角逐2008大位的马英九,更在近一年来的民调,稳定得半数以上民众的支持度,遥遥领先民进党的4大天王。不过,马英九能否坐稳泛…  相似文献   

17.
正3月13至19日,马英九率团赴中美洲"邦交国"危地马拉和伯利兹访问,往返过境美国休斯顿和洛杉矶。这是马英九任内第12次出访,第9次赴拉美地区"固邦",第18次过境美国本土,是其任内最后一次出访。马英九主要意图是借出访对内宣扬其"活路外交"政绩,巩固"邦交"友谊和修复对美关系。马英九此行虽然目的明确,但效果不彰。  相似文献   

18.
正5月20日,马英九卸任,民进党上台,台湾迎来新一次政党轮替。在马英九卸任前夕,台湾TVBS民调显示马英九的支持率明显上升,施政满意度为23%,为2012年连任以来的高点,较前任陈水扁高出10个百分点;不满意度58%,比陈水扁的69%少11个百分点。马英九当局施政8年,民众感到最满意的项目是"处理两岸关系",台湾47%的民众给予肯定。近期,舆论围绕马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5,(5):81-82
马英九与连战完成交接 8月19日-20日.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台北举行。新任主席马英九(马英九简历详见本刊今年第四期83页)19日从卸任主席连战手中接过象征党权的党旗,完成了新老主席交接。  相似文献   

20.
7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揭晓。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以375056票、71.51%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这一结果为国民党改革、发展带来新契机,预示着“马英九时代”即将来临。连战确定的大陆政策仍将继续得到贯彻,国民党仍将是岛内遏制“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马英九当选是以其形象与实力、国民党基层党员强烈要求夺回执政权心态的必然结果。首先,坚强实力,清新形象和改革魄力是马英九胜选的根本因素。马英九连任二届台北市长,是国民党内唯一一位击败陈水扁的“英雄人物”,被泛蓝军称为“人气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