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篇小说《曾在天涯》(阎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试图把文学当作一种价值的选择方式和生命思考方式,这在海外题材创作中,是很少见的,小说拓宽了海外题材创作的领域,在文学意义上构成了独特的景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将小说称之为“大陆留学文学的第二代作品”。小说的核心问题,是对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是现代人自我意识的焦点。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与世界的关系如何?我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何在?我能够做什么而这对世界又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应该或者是否可能去追求超越自我生存需求的价值?在…  相似文献   

2.
记者:你给我们讲讲,文学应该是什么样的? 孙未:文学对应的是科学。我的理解是,科学从寻找共同点出发,使所有事物具备原则和性质,寻求共性与规律。文学却从寻找不同开始,是探索我是谁、人类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的方法。人是动物,嫉妒、愤怒、追求异性、追逐财富和权利等等都是动物行为。但文学让人类超越动物部分进入精神领域,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文学能观测、描述人心中最细微的“不同”的存在,并尊重人的“不同”,最终归结到一个共性,描绘人类的群像。我想文学是使人类存在的理由,它让我们的生命超越了肉身。  相似文献   

3.
刘敏 《前进》2010,(12):53-53
有幸买到一套《梁衡文集》,其朴素、简洁而大气的装帧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再看内容,不仅精品荟萃,而且涉及到了新闻、文学、政治与科学四大板块,其理论的精辟、语言的运用、选材的奇崛、思想的深邃、情感的深沉、想象的丰富无不使我内心激情澎湃。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梁衡在新闻与文学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这两部分写得最出彩,也最使人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4.
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 很早了,我是从一部苏联小说上读到这个名字的。那时候“阿尔巴特街”在我心目中仅是一个文学上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确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在一些有关的资料上又陆陆续续地读到了一些有关这条街的介绍,在心目中,阿尔巴特街几乎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变量、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学与艺术的长廊。 下午,当我们终于站在阿尔巴特街的街口时,心中仍有很多的恍然,这就是阿尔巴特街么?是的,这就是阿尔巴特街,莫斯科的阿尔巴特街。阿尔巴特街是一条步行街。从步行的感觉上说,它大约有一两公里长…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其答案肯定众说纷坛。但是,谁也不能否定的是,人才必须具有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拥有创新能力。 创新已成为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富有建树的源泉和动力;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具活力、最具社会价值的一部分。而创新人才的挖掘  相似文献   

6.
我的书房梦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最直接地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最细微、最形象地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对于我这样的文化人来说,能感觉和享受到的是与我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也是最重要的书、书架和书房的变迁。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30年来我生活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法制》2010,(13):30-31
近年来,我们有不少高级法官和高级检察官因腐败而落马,令人震惊。这些法官和检察官的心灵已经被金钱腐蚀了,他们还能有司法良知吗? 什么是“司法良知”?我发现“人民”确实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中国,叫“人民”的东西一般都是最好的,或者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来讲,兴趣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兴 趣就是动力,兴趣就是智慧,兴趣就是效率。政 治知识较为抽象,如果课中适当加点文学色 彩,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好政治的兴趣。 那么,怎样在课中加点文学色彩呢?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较丰富的知识,有一 定的文学才华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给学生 一滴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 其次,注意加法,要加得自然,加得得体, 加得适度,加得有益。下面浅谈几种加法——— 在德育渗透中加。德育是政治课的一项重 要任务,因而在德育中加点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个月,我国社会最热门的一个主题词就是中国梦,无论新闻媒体还是干部群众,都在淡中国梦,都把中国梦跟自己工作联系起来。如果有人问我的中国梦是什么?作为大学教师、一个文化人,我有三个梦想。  相似文献   

10.
黄城 《大连干部学刊》2011,27(10):14-15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冲击最激烈、变化最快速的一个阶段.孙中山生逢衰乱骤变之世.他是如何感受到自己文化的危机,以及外来文化气势汹汹的冲击?他的响应态度与策略怎样?对当时的中国文化发展意义如何?对20世纪中叶,国家分裂之后的文化发展,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我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如有学者所言。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命运和决定其整体面貌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革命。对于这个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件,究竟该怎么认识?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在把“嫉妒”和“羡慕”进行比较和链接,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嫉妒是与生俱来的吗,它是孤立的吗?在思索这个问题时,我想到这样一句“气人有,笑人无”的老话。人们的气从何来,我想最朴素的想法是“你有我没有”、“你好我不好”等等类推,归根溯源,  相似文献   

13.
姬建民 《前进》2008,(7):56-56
汶川地震后,我曾经设想,假如我被埋在废墟下一息尚存,最盼望的是什么?是身着绿色军服的子弟兵的救助;假如我被救出后,最急切得到的是什么?是身着白色职装的医护人员的疗救;假如我恢复神智,最渴望看到的是什么?是永远矗立、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14.
“我真的是一个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大家认可的领导者吗?” “我能给下一代领导者什么样的忠告呢?” 尝过做领导的辛酸滋味的人,一定都反复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相信每个领导者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独自留在没有开灯的漆黑的房间.看着窗外五彩斑斓的街景,苦思冥想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艰难抉择的一瞬间,不禁向幽暗的夜空抛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是父亲.这时候会怎么做?如果是我最尊敬的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刚当上保安员,在工作中因一些小事与其他队员发生了矛盾,现在老感觉他们在排斥我,都不怎么理我,我很苦恼,我该怎么办?保安员张涛张涛同志:我们现在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那么苦恼,首先,大多数年轻人在刚走人社会时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苦恼,但为什么年轻人那么容易产生脆弱的情感呢?当然,我们的经验不足,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全新的世界,但这不是根本。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那是因为我们年轻的心中有太多的情绪,情绪才是导致脆弱的最根本的原因。那么情绪又来源于何处呢?那是因为我们还不习惯于接受这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国:为什么想到把西班牙文学巨著《堂吉诃德》拍成话剧? 孟京辉:西方文学作品中有两个著名的艺术形象,一个是哈姆雷特,另一个是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17.
笑蜀 《同舟共进》2009,(8):24-26
幽暗的断面:愈往下,权力愈是“碎片化” 某友上世纪90年代初移民海外,最近回国探亲,想顺便见某老同学。我劝他别去了,现在人家刚升到一个显赫位置,是最得意的时候,这种情况你去见什么见?有什么可谈的?  相似文献   

18.
不服收容审查可否提出行政诉讼?编辑同志:我有一个战友因“盗窃嫌疑”,被某市公安机关“收容审查”,但关押了一个多月,没有查出他有什么问题,而被释放。我战友对此不服。请问:我战友可否就此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陈玉林陈玉林同志:收容审查是一种行政强制措...  相似文献   

19.
孔子有一句名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讲究学习,听到正义之事不去实践,知道不对的地方也不去改,这是我所担忧的。这是一种什么忧虑呢?用一个传统的词讲,是一种对世道人心的忧虑。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忧虑,比如说蜗居带来忧虑,婚姻引起忧虑,环境污染也是忧虑……但是除了这些忧虑以外,孔子认为人最应该忧虑的是什么昵?是世道人心。  相似文献   

20.
无悔的选择     
孩提时,我便开始编织一个美好的梦想─—长大当老师。也许是我虔诚的想法感动了上帝,17岁那年,我终于跨进了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的大门,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人说:幼儿教师不就是天天管着一群孩子吃喝拉撒、顶多再教点1+1=2的简单知识的“娃娃头”吗?面对这轻蔑的议论,我要说:朋友,你错了。这看似“娃娃头”的职业正是人世间最崇高的职业,幼儿教师所肩负的是人类最神圣的使命─—托起明天的太阳。当我刚刚走出校门,带着美好的憧憬,踏进这“小人国”时,不知是甜?是苦?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