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系列案件进行串并侦查是一种重要的侦查手段.对系列案件按作案人的作案目的进行分类,比按案件性质进行分类更有利于串并侦查工作的开展.具体工作中,能否将个案进行串并,要分析其具备的确定性条件和可能性条件.系列案件串并的组织实施中,应强化相关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形成刑侦合力;要强化工作的规范管理,建立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DNA技术的发展为串并系列案件提供科学依据,其数据库的应用为各地公安机关资源共享、协同作战提供技术支持,更大限度的打击犯罪并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与此同时,DNA数据库立法缺失,库内信息的质量管控以及数据库运行发展不畅等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对DNA信息的采集对象、方式、存储保密制度进行法律规制,严格把控DNA证据的形成过程以实现数据库内信息的质量控制,同时理顺DNA数据库运行发展机制,是保障DNA数据库串并系列案件顺畅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从外围现场提取生物检材并进行DNA检验,结合串并案工作,可以为侦破系列案件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并案侦查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活动一项有力的侦查措施。但在实践中,侦查机关并未全面地将并案侦查作为一项常规性侦查措施来组织实施,仅是将其作为突破系列案件及各种疑难案件时的一种专项手段。并案侦查的时空跨度观念落后,较多地串并短期和本地发生的案件,而对长期和跨区发生的案件则较少纳入并案侦查的视野。跨案别串并侦查也存在误区,表现为:重大案、轻小案;重既遂、轻未遂;重相同性质、轻不同性质案件的串并;过分依赖硬件条件,忽视软件条件的分析运用。系统探究并案侦查诸多误区生成的原因,对更大限度地发挥并案侦查的功效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侦查实践中,系列案件的串并侦查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既要重视重特大案件的串并分析,又要重视小案的串并分析;既要重视有现场案件的串并分析,又要重视无现场案件的串并分析;既要重视本地区案件的串并分析,又要重视外地案件的串并分析;既要重视同类案件的串并分析,又要重视不同性质案件的串并分析;既要重视未破案件的串并分析,又要重视已破案件的串并分析;既要重视近期案件的串并分析,又要重视远期案件的串并分析;既要重视破案前的串并分析,又要重视破案后的串并分析;既要重视被动的串并分析,又要重视常态的主动串并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公安实践中,累犯、惯犯是侦查工作的打击重点和难点,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系列案件的侦办工作.系列案件因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时空跨度复杂、作案人反侦查能力强等因素而增加打击处理难度.通过对系列案件的深度研判,划定系列案件研究范畴,分析案件成因、发案特点、侦办困境,据此采用以串并案件为方法、以初案为侦查讯问突破口等侦办措施,进一步制定应对策略,结合对侦查终结后经验教训的总结,实现系列案件的预防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网上串并案件是指侦查部门利用公安网所储存管理的刑事犯罪情报信息。实现并案侦查的一种新方法。它与传统并案侦查的最大区别在于获取并案侦查线索的途径不同。网上串并案件可分为破案前和破案后的串并。网上串并案件往往选择作案手段特点、交通工具、侵害对象、现场痕迹物证、体貌特征等条件检索串并案件。网上串并案件的方法是全面熟悉案件基本情况,选准串并案条件。确定检索的规范词,进入信息系统检索,对查出的案件进行初步甄别,全面分析寻找破案线索。  相似文献   

8.
基于B市H区入室盗窃案件发案及勘查现状,统计相关数据分析现场勘查对打击入室盗窃犯罪起到的正相关作用,并基于H区入室盗窃案件个案侦查难点分析犯罪人反侦查意识增强、侦查客观环境复杂和侦查工作进展不畅三方面原因。梳理入室盗窃系列案件侦查创新机制理论,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以现场勘查为切入点的规模化侦查打击机制和源头打击工作站机制。通过细致全面勘查、精准灵活提痕,扩大区域串并、提升系列精度,深度挖掘数据、多维探索切入,协调综合指挥、适选打击机制四个方面完善侦查创新机制,并以此扩大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侦查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件信息占有量和信息利用程度。系列杀人案件的社会危害性大,侦查难度大,必须正确地串并案件,充分利用已掌握的信息,结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犯罪心理画像,通过适当的案件信息披露方式来发动群众协助破案,并警示群众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10.
侦破系列性案件必须做好串并案工作,这对于及时跳出思维误区、提高侦查效率和节约侦查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侦查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制约串并功能发挥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加强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推动案件串并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手机信息的侦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涉案情况越来越多。手机信息具有电子性、精确性、动态性和可储存性等特点。在侦查中,手机信息中具有定人、定时、定位、定关系、定现时状态等作用。并具有证据价值。手机信息的侦查应用可以通过检查手机机身、话单分析、技术控制等多种方法实施。此外,绑架人质案件、贩毒案件、雇佣杀人案件、侵财类案件中手机信息的侦查各有侧重,更是侦查此类案件的重要侦查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是公安机关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时必须要遵守的,但目前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有许多不足,需要对此加强研究,特别是要加强研究行为犯的立案标准及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在侦查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工作离不开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运用,正确地运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助于推断作案条件,否定作案人,揭露、驳斥犯罪嫌疑人的诡辩。运用时必须做到小前提真实,大前提的前、后件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必须注意遵守其推理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在侦查工作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多发性侵财案件一直处于高发态势,山西公安机关应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侦查工作的最高标准,把多发性侵财案件侦查工作作为打造“亲民公安”的重要抓手抓实抓好;坚持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引领侦查工作的思路,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多发性侵财案件侦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试论犯罪心理现场的再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犯罪心理现场是犯罪行为人作案时的心理活动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记,包含了大量的犯罪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些是我们通过现场勘查可以收集到的,但更多的是我们无法收集的,特别是一些犯罪的过程、犯罪的细节等是物质现场无法呈现的,只有通过心理现场获取并再现。研究犯罪心理现场,最终是为了侦查实践。因为,犯罪心理现场包含了大量的犯罪信息,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这些信息为我所用,为侦查办案所用,即再现心理现场。通过激活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现场,不仅可以查清案件事实,还可以通过心理现场的再现发现疑点,查破积案。  相似文献   

16.
浅谈盗割回流线案件的现场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盗割回流线案件是近年来铁路沿线多发的一种危及行车安全的刑事案件,因其现场多且处于野外而给现场勘查带来很大难度。这类案件的现场勘查,首先应利用回流线上遗留的痕迹特征,分析作案工具的种类,同时要特别注意外围现场遗留的痕迹、物品。  相似文献   

17.
在侦查工作实践中,案件的侦破过程即是侦查人员进行决策的过程。侦查决策的施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侦查工作的效率和侦破水平。可以说,侦查决策的施用正确与否,是关系侦查工作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予以认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侦查策略的界定、侦查策略的结构要素、侦查策略与侦查失败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侦查人员如何加强侦查策略施用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杀人碎尸案件不断增多,影响了社会的安全稳定。传统侦查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类案件的侦破效率。开展杀人碎尸案件的网上侦查,能够突破案件地区管辖的限制,实现情报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在有效降低侦破成本的同时,提高案件侦破效率。杀人碎尸案件的网上侦查途径通常包括网上查找尸源、网上串并案件、网上摸底排队、网上追逃、网上案情分析及犯罪地理画像等。  相似文献   

19.
系列杀人案件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问题突出,危害后果严重,把握这类案件的犯罪规律,研究侦查对策,将对有效预防、遏止和打击系列杀人案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