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2006年2月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我国八家主要网站以空前的规模对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的报道。中央文明办到遵义进行专题调查后认为:遵义"四在农家"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不仅对贵州、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们解决农民问题有何启示?如何将它打造成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为此,本刊于2月9日请来了遵义市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贵州大学、省政府发展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干部,对"'四在农家'与农民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引发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2006年2月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我国八家主要网站以空前的规模对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的报道。中央文明办到遵义进行专题调查后认为:遵义"四在农家"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不仅对贵州、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们解决农民问题有何启示?如何将它打造成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为此,本刊于2月9日请来了遵义市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贵州大学、省政府发展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干部,对"'四在农家'与农民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引发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2006年2月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我国八家主要网站以空前的规模对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的报道。中央文明办到遵义进行专题调查后认为:遵义"四在农家"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不仅对贵州、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们解决农民问题有何启示?如何将它打造成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为此,本刊于2月9日请来了遵义市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贵州大学、省政府发展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干部,对"'四在农家'与农民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引发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2006年2月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我国八家主要网站以空前的规模对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的报道。中央文明办到遵义进行专题调查后认为:遵义"四在农家"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不仅对贵州、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们解决农民问题有何启示?如何将它打造成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为此,本刊于2月9日请来了遵义市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贵州大学、省政府发展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干部,对"'四在农家'与农民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引发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2006年2月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我国八家主要网站以空前的规模对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的报道。中央文明办到遵义进行专题调查后认为:遵义"四在农家"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不仅对贵州、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们解决农民问题有何启示?如何将它打造成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为此,本刊于2月9日请来了遵义市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贵州大学、省政府发展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干部,对"'四在农家'与农民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引发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2006年2月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我国八家主要网站以空前的规模对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的报道。中央文明办到遵义进行专题调查后认为:遵义"四在农家"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不仅对贵州、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们解决农民问题有何启示?如何将它打造成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为此,本刊于2月9日请来了遵义市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贵州大学、省政府发展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干部,对"'四在农家'与农民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引发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2006年2月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我国八家主要网站以空前的规模对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的报道。中央文明办到遵义进行专题调查后认为:遵义"四在农家"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不仅对贵州、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们解决农民问题有何启示?如何将它打造成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为此,本刊于2月9日请来了遵义市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贵州大学、省政府发展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干部,对"'四在农家'与农民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引发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2006年2月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我国八家主要网站以空前的规模对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的报道。中央文明办到遵义进行专题调查后认为:遵义"四在农家"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不仅对贵州、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们解决农民问题有何启示?如何将它打造成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为此,本刊于2月9日请来了遵义市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贵州大学、省政府发展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干部,对"'四在农家'与农民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引发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2006年2月上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我国八家主要网站以空前的规模对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的报道。中央文明办到遵义进行专题调查后认为:遵义“四在农家”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不仅对贵州、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们解决农民问题有何启示?如何将它打造成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为此,本刊于2月9日请来了遵义市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贵州大学、省政府发展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干部,对“‘四在农家’与农民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引发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在农家"是2001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委从实践中摸索出来并在全市逐步推广的适合本地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其实质和目标是鼓励农民群众创造文明、享受文明,从而改变农村和农民的面貌."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并在中央各大媒体作为重要经验报道.今年8月,在参加全国党刊研究会组织的"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全国党刊赴贵州联合采访"期间,遵义各级领导介绍了"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开展的情况,记者实地参观了桐梓、瓮安等地农村创建活动带来的变化,深感"四在农家"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1.
“四在农家”: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传耀 《当代贵州》2008,(10):26-27
起源于“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发端于遵义市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着眼于“干部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现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模式之一。通过“四在农家”7年来的创建历程,遵义在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乡村文明、培养新型农民、实现民主管理、改变村容村貌等方面,都成功探索出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发端于余庆的"四在农家"创建工作,在遵义市不断创新示范,形成贵州新农村建设载体,进而演变为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品牌,十五年来,经历了县、市、省三级党委政府主导推动的实践和探索。一、"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党政引导,群众主体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始终把牢创建方向,不断探索创建经验、丰富创建内涵、拓展创建内容和外延。始终积极引导和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断听到遵义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好消息:宽阔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安上了自来水、村里建了文体活动场所…… 记者怀着好奇的心情,顶着数九寒风来到遵义,想一探究竟。破解"三农"问题新途径 农村小康建设,致富是基础。 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遵义市把致富放在首位。根据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带领农民寻找致富门路,使每一  相似文献   

14.
2月8日,遵义市委中心学习组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召开集中学习会,学习中央政治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文件精神及省委书记石宗源的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端于黔北农村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西部农民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一种实践活动,是遵义农民的小康之路或中国农民小康之路的遵义模式。它的实质,是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村居民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的一种自发自觉  相似文献   

16.
童俭 《当代贵州》2005,(4):21-22
进入新世纪以来,遵义市深入开展以"富、学、乐、美"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在全省农村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农村已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示范点1367个,涉及170767户  相似文献   

17.
由贵州省遵义市农民首创的富、学、乐、美“四在农家”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它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改善乡村环境面貌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供了动力,为全国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遵义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实际,以创建“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解决了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工作以及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又及时总结成功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5年前,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如今在黔中大地迅速燎原.  相似文献   

20.
近期媒体介绍了贵州省遵义市开展“四在农家”活动建设新农村的做法,读后给人不少启迪。遵义市余庆县从2001年以来,根据农民求富、求知、求乐和求美的强烈愿望,创造性地在农村开展了以“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