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人民检察院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十分尴尬。检察机关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目前在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为适应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需要,必须重塑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以确保检察监督原则在制度上得以落实和保障。加强诉讼监督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解决此问题的两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民检察院的诉讼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在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和遵循科学工作原则的基础上完善我国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制度.具体而言,应当加强对刑事立素环节、侦查环节、审判环节、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环节的监督力度.并进一步完善诉讼监督机制,强化诉讼监督措施,以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在立法上的缺陷和一些执法中的原因,当前存在一些制约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不利因素。应从落实诉讼监督地位,理顺诉讼监督关系,细化诉讼监督规则,规范诉讼监督行为,增强诉讼监督意识,提高诉讼监督水平方面加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检察监督经历了从“一般监督”到“法律监督”的历史困境,也经历了监察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后从“法律监督”到“诉讼监督”的现实挑战。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分析,立足于新时代构建法治监督体系的现实需要,探索为检察监督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将诉讼监督升华为法治监督即构建整体式监督、协作式监督、穿透式监督、嵌入式监督、融合式监督、网络化监督、数字化监督,推动检察监督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确立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俄罗斯联邦检察权的配置与前苏联"议行合一"体制下的检察权配置有着很大的区别。以1991年《俄罗斯联邦司法改革构想》为先导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得检察机关的权限得到了具体化。我国应借鉴俄罗斯检察权配置的多元化理念,合理配置我国检察权的权能,赋予检察机关一般监督的职能,为"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在实践中广泛存在的检察权的行使方式提供法律依据;弱化检察机关在诉讼中权力,促使检察机关从实体性监督转变为程序性监督。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群体法律意识的觉醒,民事诉讼已经成为公民维护合法权益和解决争议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虚假诉讼却使诉讼——这一“正义化”象征蒙上了一层阴影.应当以分析虚假诉讼的定义、构成要件、特征、主要类型、成因、规制必要性为着眼点,以及从检察监督视角对虚假诉讼进行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7.
8.
目前,检察机关开展诉讼监督工作时,由于诉讼监督意识不强、机制不健全诸因素的制约,影响到其职能的正常发挥。应从完善诉讼监督方面的立法和司法解释,理顺诉讼监督的外部关系,重构科学的诉讼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着手强化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权。  相似文献   

9.
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主要体现,加强诉讼监督对于实现司法公正、保障诉讼人权以及回应司法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未来应当考虑从国家立法的层面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工作,适时将现行诉讼监督创新机制转化为有关法律规定。理顺控诉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完善诉讼监督的手段体系和健全诉讼监督的决定程序是加强诉讼监督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诉讼监督需把握好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诉讼监督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加强,另一方面也要依法规范,并着重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创新性与规范性相结合,拓展性与谦抑性相结合,实体性与程序性相结合,纠正违法与查办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相结合,检察监督与人大监督相结合,监督与支持相结合,监督别人与监督自身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的监督法没有规定个案监督制度,也并未彻底解决案件监督合法与否的问题,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是否可以针对个案悬而未决。2007年后,实践中又出现了诉讼监督、旁听审判和案件汇报等新型的案件监督制度。事实上,案件监督不符合司法规律,不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破坏我国权力之间的分工和制衡,也不能真正消除冤假错案。所以,应当禁止一切形式的案件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2.
诉讼监督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诉讼监督原则反映诉讼监督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规律,并反映了它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检察机关依法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依法监督,及时、有效监督,监督与配合相结合,促进执法司法机关内部监督,接受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  相似文献   

13.
诉讼监督方式是诉讼监督行为的终端,与诉讼监督渠道不同。现行诉讼监督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诉讼监督方式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当前,完善诉讼监督方式应该注意明确具体适用条件和对象等几个问题,要针对制裁性、提醒性以及建议性诉讼监督方式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行政诉讼法来看,诉讼监督是我国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主要功能.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该功能定位暴露出诸多缺陷,不能适应检察监督实践的需要.在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有必要重新界定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功能.检察机关的功能定位,受制于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行政诉讼的功能.随着行政诉讼功能从救济法层面向组织法层面的过渡,检察机关不仅应当继续发挥救济法的诉讼监督功能,而且也应当承担起组织法上的法律监督功能,即代表国家通过行政诉讼实现对行政组织及其运作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论诉讼监督     
近年来,加强诉讼监督已成为党中央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后,加强诉讼监督、保障和促进"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已成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诉讼监督有其特性、功能、原则、方式和效力,诉讼监督的若干问题应该予以理论上的辨析。加强和改进诉讼监督,需完善法律制度,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措施,健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实践活动大致有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两种,前者以提出目的、预设客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准;后者以订立实现目的的规划、选择具体的方法为基准。我国民事诉讼法典中,以任务取代目的的立法本身是过于形而下的一种立法表现,是舍弃诉讼精神的"最高纲领",而觅求以技术为标准的"最低纲领"的表现,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此仍然没有改观,那么,我们只能从程序理念、诉讼模式、法律监督制度甚至裁判方式追逐到诉讼目的的影子。品读这些应然的却在实然中难窥全斑的诉讼目的的影子,我们期望早日结束这种诉讼目的的遁形现象,因为诉讼目的的高贵趣旨具有统摄全部诉讼活动"终极关怀"的属性。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国情下,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司法解释不仅具有正当性,而且具有合理性,但应当遵循忠实于立法原意、防止自我授权和部门扩权、切近部门实际、加强可操作性、创新办案机制等基本要求.新近修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是一部重要的司法解释,将对检察机关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发挥指导和保障作用,其在保障辩护权充分行使、规制强制措施的合理适用等方面都呈现诸多亮点.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权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两种方式的监督和制约:非诉讼形式和诉讼形式.该机制存在三大问题: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所欠缺;检察机关抗诉权的监督制约有待完善;检察系统内部的监督制约还需加强.应当结合以上问题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新刑诉法在吸收司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制度作了重大修改,扩大了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范围、增加了诉讼监督的手段、明确了诉讼监督的效力、完善了诉讼监督的程序。但是,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制度尚存在诉讼监督范围不能覆盖全部诉讼活动、对有些诉讼活动缺乏具体的监督手段、诉讼监督的效力缺乏全面保障、有些诉讼监督的程序不完善等问题。要完善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制度,应当扩大诉讼监督的覆盖范围、丰富诉讼监督的手段、明确所有诉讼监督的法律效力、完善各种诉讼监督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