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思想意识空前活跃。我们要密切关注社会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有针对性地加强民主党派成员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增进共识,不断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的特点有:多样并存、相互激荡、动态性、各种错误的思潮影响的潜移默化性及沉渣泛起的反复性。针对社会思潮的这些特点,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就要:推进理论创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切实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从亲身体验中自觉认同和拥护马克思主义;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在这一引领过程中,尊重社会思潮的差异与多样,不能简单地去取代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提;不能简单地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加以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混合体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正确态度和具体做法;不断增强解决历史遗留和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社会思潮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究,对社会思潮的性质进行区分,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思潮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究,对社会思潮的性质进行区分,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推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转型,整个社会观念逐步进入了"一主多元"状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仍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包括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不断传入,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正确扬弃这些影响,必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特征和社会影响进行澄明和评析,必须说明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其它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坚持如下方法论原则:要坚持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多种社会思潮;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必须实现实事求是与以人为本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建立科学的引领机制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首选之举。动力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力之源;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之选;协调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灵活之策。在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前提下,将三者紧密结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方式对多样化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整体上积极、健康、向上,但多样化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冲击凸显,存在着知行背离、多元、注重自我感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等倾向。因而,必须采取综合举措以提高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5):136-137,142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岁月中,逐渐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引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思潮引领的表现,笔者拟从政治、经济、理论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最后得出结论,即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不仅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得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又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乃至广大人民群众,使之成为战胜敌人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文化自觉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意志,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历程与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创造性发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标志,共同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将凝聚起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一往无前的精神伟力,更加有力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需要把握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着重于观念引领、制度引领、心理引领与生活引领;需要秉持尊重差异与包容多样的方针,循名责实,让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浙江省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多样化社会思潮在高校校园的集散,正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着复杂性影响: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校园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着深刻影响;多样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应主动回应、积极应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兼容并包,批判吸收;要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结合;要研究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鸣点,培育和发展共同意识;要加强和规范新闻媒介对社会思潮的宣传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起着方向上的引领思想功能、价值上的凝聚共识功能、行为上的规范约束功能和传播上的文化认同功能。国家软实力水平同样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和实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中国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全方位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6.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核心是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三阶段的统一及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统一。学术与政治的割裂造成的批判精神的错位导致大量虚假、无效的批判,造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社会思潮的疏离,阻滞了马克思主义在与社会思潮积极互动中求发展的进程。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坚持其开放性、超越性、实践性特征,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主动引领社会思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滋长与渗透,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客观分析高校中普遍流行的几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及消极影响,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引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其负面影响,对于培养大学生合格的政治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当代各种社会思潮。为此,南京大学哲学系组织选修意识形态课程的研究生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思潮"进行了初步探讨。现精选部分研讨成果在本刊发表,以抛砖引玉,希望理论界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当代各种社会思潮。为此,南京大学哲学系组织选修意识形态课程的研究生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思潮"进行了初步探讨。现精选部分研讨成果在本刊发表,以抛砖引玉,希望理论界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当代各种社会思潮。为此,南京大学哲学系组织选修意识形态课程的研究生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思潮"进行了初步探讨。现精选部分研讨成果在本刊发表,以抛砖引玉,希望理论界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