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明忠  角名 《工友》2010,(1):24-25
只因老板图省钱,将一个因工伤骨折的打工者,送到了老板“自己信赖的医院”,将一个本可恢复健康的人变成了一个“植物人”。  相似文献   

2.
《农村青年》2009,(2):53-54
说起“中华第一村”,许多人最先想到的也许是大名鼎鼎的江苏华西村;年纪大点的,也许会想到当年作为全国农业典型的山西大寨村;改革30年之际,人们还会想到当年带头搞承包的改革开放第一村——安徽小岗村。其实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村落多得不可胜计,一个村有一个村的特点,一个村有一个村的优势。要说“第一”,有各种各样的第一。这里暂且介绍几个各擅“胜场”的“第一村”。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13,(3):1-2
近日,一个冒用多家新闻媒体名义,“组团”进行新闻敲诈的团伙被揭露出来。这伙人以一个叫李德勇的人为首,真假记者都有,他们进行新闻敲诈的“必杀技”是.到开发区问“征地手续”,到企业问“环境保护”,到乡政府问“农民负担”,给钱就不登报,不给钱就登报。  相似文献   

4.
马明刚 《农村青年》2011,(10):54-54
笔者认识这样一位农民,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栽了一个又一个跟头”,目前仍不富裕,他为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感到很“纠结”。  相似文献   

5.
休闲一刻     
《时代风采》2009,(21):64-64
物归原主 诊所门前坐着两个小男孩,“小朋友,你哪儿不舒服?”护士问。“我吞了一个玻璃球。”“你呢?”护士问另一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6.
佚名 《工友》2008,(10):55-55
爸爸对妈妈说:“明天公司里有一个应酬,所以不能回家吃晚饭。” 儿子好奇问妈妈:“什么是应酬?” “应酬就是自己不想去,但又不得不去的事。”妈妈回答。 第二天,儿子吃完早餐,书包一背,对妈妈说:“妈妈再见,我应酬去了。”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不过,轻松一笑后,应酬缠身的都市白领又作何想呢?  相似文献   

7.
丁吟 《农村青年》2010,(6):59-62
妆容天成,DIY粉丝自制“肌肤大餐”一个个切成片的柠檬,磨成泥的番茄,泡为汁的鱼腥草,都是化妆DIY的原料.驻足温馨、宁静的“美丽制造”,馨美的蛋糕,飘香的花茶,全是对造访者的犒劳。这里不像一般的化妆店,更似是一个“肌肤餐厅”,各种材料依客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调出她们肌肤喜爱的“美味佳肴”。“以前我在品牌店买一小瓶高档化妆品.随随便便就要五六百甚至上千元呢,那叫一个心疼,  相似文献   

8.
从“积极争取”转到“主动加强”上来刘玉杰衡量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的好坏,一个领导者政绩的大小,往往以“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的程度如何”为标准,这是一种误导。在这种误导下,各行各业各部门,纷纷北上南下,东跑西奔,找上级,拜领导,托人情,拉关系,甚至有的...  相似文献   

9.
沈岳明 《工友》2009,(10):60-60
一个农夫去一个哲学家家里做客。 农夫不解地问哲学家:“您每天不是读书,就是伏案写作,难道不觉得辛苦吗?”哲学家说:“因为我有事业心,所以不觉得辛苦。”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11,(6):27-27
《工友》编辑部: 我技校毕业后到武汉市某修理厂打工。厂方称,“试用一个月,期满签合同”。一个月后,厂方却以“两年合同的试用期为三个月,现只试用一个月不能满足厂方要求”为由,在签劳动合同时要求增加了两个月的试用期。请问,试用期能否随意延长?  相似文献   

11.
《时代风采》2011,(22):32-32
据10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撰文,乔布斯去世之后,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媒体的悼念之声屡屡不绝,一个问题时不时地被提及: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一个乔布斯?之所以很“中国式”,是因为这个问题有一个中国式的土壤,这种土壤造成了民营企业的四个“经典困境”。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又是一个十年的开始,不禁想到一个又一个十年的开启之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又一个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  相似文献   

13.
《时代风采》2011,(6):27-27
根据全国总工会“五个方面见成效”和省总工会“五带五创”的基本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公司党委和工会认真研究,制订了“1155344”的行动计划,即: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一个目标,建立五项制度,创建“五型”之家,开展三项活动,做到四个结合,争当“四优”干部,深化全司“党工共建、  相似文献   

14.
网事微评     
《农村青年》2013,(10):1-2
“自带干粮”的于建嵘能给乡村带去什么? 知名学者于建嵘已前往贵州。此番,他将“不领一分钱工资补助和报销车马费”、“自带干粮”,赴任一个小到“不存在级别”的职位:贵州兴义市则戎乡安章村村长助理。此前,于建嵘曾多次帮助则戎乡进行民族村庄整治。今年,则戒乡招商引资了一个发展项目,决定诚邀其前往该乡安章村挂职。  相似文献   

15.
说起关心国家大事,一般认为这是读书人的爱好,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一个农民关心国家大事更甚于关心农活,可能还会给人留下“不务正业”的印象。可你相信吗?就有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农民工,凭借着对时政的关注和了解,巧打“时政牌”,竞让爱好转变成他赚钱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09,(10):61-61
好男人啥样 汪汪进城打工给一个老板开车。由于老板经常应酬,他也难免抽烟、喝酒、赌博,女朋友说他“不是个好男人”。有天汪汪外出办事,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时,一个乞丐过来敲车窗说:“先生,给我点钱吧!”汪汪看看乞丐,回答:“给你抽支烟吧!”乞丐说:“我不抽烟,给我点钱吧!”  相似文献   

17.
场景:楚雄某山区乡镇相邻的两间农资经营门市,一个店前方挂“农药、种子、化肥”,另一个店前方挂“兽药、饲料及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范运昌 《农村青年》2007,(12):31-33
“人死账烂”,是中国农村流传已久的世俗。在铜都江西德兴市的一个小山村,一个三十出头的少妇,丈夫因救山火而殉难,留下一笔家庭债务。丈夫辞世才几天,妻子就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张贴通告,替亡夫还债。她的义举,不仅感动了全村,也感动了华夏,网友们称她为时下“中国最美丽的村妇”,她的名字叫陈美丽。  相似文献   

19.
开心园地     
《工友》2011,(6):62-62
中奖 我和妈妈在商场抽奖中奖了,去一个柜台领取奖品。 发奖的人问:“要二十块,还是一个苹栗?” 我和我妈心想当然是要钱赚了,说:“要二十块。”  相似文献   

20.
鲍红艳 《工友》2013,(12):54-54
“每一个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说,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季羡林谈人生》中的经典语录。我时常一个人细细的品读,默默的沉思,静静的回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