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友华 《新东方》2001,10(1):25-27
近十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在此轮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胀连动关系被打破,显现出来的特点与走势和过去的经济扩张模式大相径庭,新经济论者称之为“新经济”。而“新经济”怀疑派认为美国此轮经济增长是非理性的繁荣,新经济从未开始过。美国 2000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现象迫使美联储发表了所谓“鹰派宣言”。同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大幅放慢,经济发展受挫,新经济是不是就结束了?  相似文献   

2.
木行 《创造》2001,(6):23-25
这个论点是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的。他认为,新经济 =高新技术十资本市场,光有高新技术成不了新经济。但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为什么“新经济”是高新技术和资本市场的相加等涉及到“新经济”的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我们,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此作出认真的思考。   “新经济”到底是什么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且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表现 美国经济自1990-1991年短暂萧条后,进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时期,尤其从1996年起,其经济增长更加强劲,人们称之为"新经济时代".美国目前经济状况可以用"三高"和"四低"来加以概括."三高"是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出口率,"四低"是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利率.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我应邀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大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发表过一篇演讲,题为《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我在那篇演讲里指出,美国的所谓“新经济”基本上是由股市泡沫和种种金融衍生品交易构成的虚拟经济,因而基本上是一种“赌博资本主义”。它  相似文献   

5.
美国新经济的政治意涵及其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从经济增长和商业周期的特征来定义新经济,认为“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美国经济所出现的那种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并存的新经济周期和现象。并为其大唱赞歌。本文认为,美国“新经济”不单单是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也不是人类社会追求繁荣和发展的共同方向和道路。美国“新经济”并非一片阳光灿烂,它到处充斥着种种社会矛盾,以及巨大的股市、网络泡沫和日益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总之,美国“新经济”既没有给美国带来永久的经济繁荣,也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不同的业界,不同的人士,对“新经济”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总的看来,在美国,无论各界人士是否赞成与使用“新经济”这一概念,也无论使用者对其有怎样不同的理解,但有着共同的一点,即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新的技术革命特别是目前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长军 《理论月刊》2001,(12):35-37
美国经济持续10年的增长是新经济的突出表现.然而,自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面临增长明显放慢、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劳动力市场紧俏、虚拟化趋势增强等一系列风险,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美国"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形态和运行方式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反映。新经济不是对未来的预测,而知识经济是指未来的社会经济特征。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为经济高增长与低失业、低通胀并存,新经济的出现对世界经济、城市发展、企业组织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美国企业界出现一些问题,其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新经济特征依然存在,对中国的挑战依然存在。中国应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努力发展新经济,以使中国的企业愈来愈多地具有“新经济”企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经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是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为基础的经济。作为新经济的发源地,美国经济从1991年4月走出低谷到现在,经济持续增长已超过110个月,刷新了自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记录。在经济快速增长、失业率不断降低的同时,美国经济令人惊奇地一直保持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种"一高两低"的出色表现,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信条,从而使"新经济"一词在世界各国的传媒中频繁使用,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与关注。尽管学术界对新经济存在各种不同的看…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原理:"转换说"与"创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龄 《湖湘论坛》2002,15(1):56-59
一、引言经济在波动中增长,经济在增长中波动,这是经济增长过程的一般规律。人们建立了有效需求不足论、投资过度论、货币信用过度论、创新论等理论,说明经济波动的原因,我把它们归纳为“市场说”与“政府说”。市场的自发作用与政府政策的有限理性是经济波动的原因。经济在不断的波动中实现了增长。丹尼森把引起增长的原因归结为六个方面: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库兹涅茨则认为是知识存量的增长、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变化等因素促进经济增长。哈罗德与多马以及新古典增…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表现美国经济自1990—1991年短暂萧条后,进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时期,尤其从1996年起,其经济增长更加强劲,人们称之为“新经济时代”。美国目前经济状况可以用“三高”和“四低”来加以概括。“三高”是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出口率,“四低”是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利率。1992—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达到10年来最高水平,联邦储备局及时调整利率以防止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从而使经济得以实现稳定、适速的增长。高新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90…  相似文献   

12.
从美国近几年的经验来看 ,所谓的新经济不是从天上掉上来的 ,而是源自传统经济。前苏联解体后 ,美国军工企业大量缩产 ,失业、倒闭随处发生 ,经济结构面临一个艰苦的调整过程。但是 ,并不是有困境就一定能够找到出路。摆脱困境需要一些条件 ,否则难以踏出一条新路来。中国经济现在也面临关传统经济结构带来的增长困境 ,就业不足 ,增长减缓。如何突破限制 ,争取经济的持续增长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借鉴美国在传统经济结构里逼出一个新经济的经验。有三个重要因素对美国新经济的产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因素 ,对信息技术进行大量投资 ,这是…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产业正在改变美国的经济形势徐崇温1997年,美国迎来经济衰退后的第七个增长年头,经济形势比较好:快速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和下降的通货膨胀率。自从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几乎美国所有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认为,美国经济年增长速度的极限是2...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政协公报》2001,(2):29-31
目前我市经济仍以工业为主,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以上,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左右。因此,工业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结构调整是我市经济工作三件大事之首,“十五”期间天津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十五”末支柱产业实力强劲,未来主导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初具规模,传统产业结构实现升级,工业布局基本得当,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为主导,以全球为导向,以网络为载体,以周期淡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形态大潮正冲击着当今世界。在“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世界科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信息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将主导新世纪的世界经济。美国率先迈入知识经济时代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借助其科技实力的复苏,持续七年增长,这是美国本世纪第三个最长的增长期:失业率为24年以来最低,通胀率为30年来最低且仍在下降,最近三年股市创造的财富比前30年创造财富的总和还要多。专家们把这种以高科技为主体的经济称为“知识经济”。克林顿总统上台…  相似文献   

16.
一、扩大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关于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西方众多经济学家进行过研究,力图在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最佳点,既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扩大就业,又不出现通货膨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菲利浦斯曲线”,该曲线力求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和扩大就业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即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高。如果在曲线上找到二者的最佳点,则可以既不因为高的通货膨胀影响就业,又不因就业过度扩大、经济增长过快而引发通货膨胀。但现实的发展状况表明,通货膨胀虽有“菲利浦斯曲线…  相似文献   

17.
美国《商业周刊》于1996年12月30日刊出一组文章提出“新经济”一词以后,新经济之说,迅速传遍全世界。2000年4月5日美国白宫还专门开会讨论新经济问题,这次会议除有经济学者参加外,政界、企业界的人士也应邀出席,并由克林顿总统主持,足见其被重视的程度,因而也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和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新经济,它对经济理论与经济制度有何影响。本文试作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司建平 《前沿》2003,(8):116-118
美国舆论自称其经济形态为“新经济”或“知识经济” ,实际上当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其经济形态的实质是金融资本主义 ,而不是所谓“新经济”或“知识经济”。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的最大特征是进行金融突击和掠取 ,对此我国应当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9.
进入“十五”期间 ,我国企业将面临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的更大挑战和机遇。加快新经济改造旧经济 ,全面提升传统产业 ,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美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 ,经济界和企业界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探求其中的奥秘 ,认为新经济具有超常增长力 ,但旧经济仍有自己的优势 ;传统产业为新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经济成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动力。探索美国企业运用新经济改造与创新传统产业的做法 ,主要集中在创新知识管理思维 ,加快高新技术与网络经济发展 ,实施风险投资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的本质,在于“资本”的“核聚变”。“资本”核变在未来的条件:一是通过兼并、收购、联合来生成核效应,来壮大“资本”倍率的放大;二是股票上市、股价暴升,靠信誉,靠制造“天方夜谭”,把泡沫沉下后垒起坚强、雄厚的经济基石。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当今美国长成的“新经济”,几乎还没有出现过“昙花”盛开。 “新经济”的核心是资本。资本的雪球要滚动,必须有赖于股票市场的“生态”,之所以近两个世纪的股票市场,资本却一直没有长大,也没有出现过奇迹,就是因为运行股票的工具没有现代化的电脑加飞跃国界的资本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