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党史资讯     
<正>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15日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我国将于2020年完成全部民法典的编纂工作。——3月15日新华网·由国家工商总局开发建设的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于15日正式上线,消费者在平台上登录注册后可  相似文献   

2.
王冬梅 《奋斗》2021,(1):17-19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它承载了新中国70多年发展的积累,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正共和国法治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2020年5月2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热烈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久久回荡。5年磨一剑,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开启中国民事法律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实践》2020,(7)
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  相似文献   

5.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迎来"民法典时代"。被誉为"当代民法史活化石"的我国98岁民法学家金平教授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参加了我国前三次民法典起草的专家组成员。从放牛娃到法学家以金平的名字命名的"金平法学成就奖",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诺贝尔奖"。他在民法调整对象问题上率先提出的"平等说"理论,为民法划定了一个科学的调整范围,被1986年制定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5)
<正>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部分,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总纲,起统领性作用,担负着为整个民法典确立核心价值的重任,必然要凝聚价值共识,体现时代精神,回应公众关切。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过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向社会公布,将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编纂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民法作为成文法国家中民事领域的基础性、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7,(4)
<正>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中国民法典编纂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一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民法总则共分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和附则11章、206条,全面系统地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9.
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就制定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律和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20,(12)
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就制定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律和有关户籍、工商业、合作社、城市房屋、合同等方面的一批法令。我们党还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中外  相似文献   

11.
代表通道|董彩云代表:教育的意义在于点燃爱、守护爱、播撒爱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开始前,首场"代表通道"开启,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小学校长董彩云走上"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12.
张倩 《党的建设》2008,(4):13-15
又是春天,又逢盛会。3月2日下午,带着2600万全省人民的重托,肩负着共商国是的重任,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乘机前往北京,以崭新的面貌"亮相"中国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3.
3月5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云连线"第一场集中采访活动举行.在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代表们通过视频连线形式,接受在贵阳的中央驻黔媒体、省内主要媒体连线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学术委员会委员、资深专家徐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全国人大代...  相似文献   

14.
3月15日上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的2967名全国人大代表汇集人民大会堂,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国家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2016年6月、10月、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并于会后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多次到基层实地调研,深刻地体现了我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经全国各界的共同努力,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相似文献   

16.
《兵团党校学报》2015,(3):259-260
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每年在召开全体会议之前,都要由"两会"发言人分别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召开人大、政协会议的有关新闻,并回答中外记者提出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两会"对外开放的显著标志之一。"两会"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始于1983年6月召开的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从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首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的集体采访,其中,一名身着贵州苗族传统服装、佩戴苗族银饰的女代表格外引人瞩目。她就是杨昌芹,除了"两会"代表这一身份外,她还是贵州省级非物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总共1260条的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多项重要制度,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20,(13)
正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5月29日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讲话。深入领会习近平  相似文献   

20.
<正>王国生主持3月17日,省委书记王国生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和中央领导同志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意见。会议指出,这次全国"两会"是在我国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