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11,(5):48-49
党史知识党的"五大"基本知识时间: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地点:武汉。出席代表:80多人,代表全国57900多名党员。人事安排:大会选举了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并推选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陈独秀为总书记。会议影响:这是在非常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大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78年的战斗历程,召开过15次全国代表大会。现根据史料记载,将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概况作一简介。干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市望志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与会的正式代表12人,代表个国50多名共产党员。另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增、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代表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主要决议有: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党的任务的决议。大会选出中共中央局委员3人,他们是陈独秀、张国泰、李达。陈独秀没有参加这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苑》2013,(12):32-32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0人,代表党员994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大会。陈独秀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4.
刘泽君 《红岩春秋》2011,(1):2+81-F0002,F0003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局成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组织主任:张国焘;宣传主任:李达。  相似文献   

5.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11,(4):48-49
党史知识党的"四大"基本知识时间: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地点:上海。出席代表:出席会议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人事安排:大会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由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会议影响: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是,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2,(31):59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  相似文献   

7.
《党史博采》2001,(2):1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中央局成员,党的地方组织的代表,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回国的部分代表,共12人,其中有陈独秀、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向警予、张太雷等,代表195名党员.  相似文献   

8.
正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通过了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14个重要文件;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  相似文献   

9.
小卡片     
党史知识党的三大基本知识时间: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地点: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后街31号(今恤孤院路3号)。出席代表:正式出席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人事安排:大会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由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2,(32):59
为了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回答党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大会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十二人,(另陈独秀派包惠僧也参加了大会)代表党员五十多人。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明确党的奋斗目标;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  相似文献   

12.
刘岳 《前线》2022,(12):106-107
<正>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1922年11月5日,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苏俄彼得格勒召开(后改在莫斯科继续开会)。参加会议的中共代表团由陈独秀(代表党组织)、刘仁静(代表青年团)、王俊(代表工人组织)组成,瞿秋白作为工作人员参加大会。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是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11月22日第20次会议,给中国代表30分钟发言时间。刘仁静介绍了中国情况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的工作,指出中国工人运动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几乎唤醒了工人群众”,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前的六月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84人,候补代表34人。向忠发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翟秋白作了《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的报告,刘伯承作了军事问题的补充报告。会议总结了过去斗争的经验教训。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同时批判  相似文献   

14.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11,(2):48-49
党史知识党的"二大"基本知识时间: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地点:上海。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人事安排: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5名委员和3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共计755人,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121万名党员。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6.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二大是一大党纲和1921年11月陈独秀签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中确定的事情。出席大会的人员,由一大中央局成员、部分地区党组织的代表和出席远东民族会议后回国的党员代表三部分组成。与今天民主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2,(34):59-59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以挽救革命。党的五大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1927年4月27目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等82人,代表着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选出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党的中央委员会,并第一次选举产生了由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出席大会13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相似文献   

19.
正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党的五大是在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半个月,武汉汪精卫集团日趋反动,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召开的。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9个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对党内右倾错误进行了比较明确和坚决的批判,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要努力争取才能获得;制定了农民土地政纲,第一次提出"土地革命"的口号;  相似文献   

20.
包惠僧参加一大的身份考证——兼谈包惠僧的资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惠僧参加了"一大",但其代表资格问题一直成为党史界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他不是"一大"代表,"一大"代表数是12人;另一观点认为他是"一大"正式代表,因而"一大"代表数是13人,该观点又有三种看法: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代表陈独秀.本文通过考证广东共产主义小组的选派过程认为:由于陈独秀等对"一大"不重视,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只派陈公博一人作为代表出席"一大",陈独秀托其捎去致大会的信;在通知陈公博后的较长时间广东发生一些变化,陈独秀又临时指派包惠僧前往上海解释说明,包惠僧的这种特殊身份使其不是代表而得以进入会场参加大会,与会者对其资格有不同的理解,才有"正式代表说"和"非正式代表说".决定其资格问题的关键是身份.包惠僧只是陈独秀派往上海向临时中央汇报情况的使者而非"一大"代表,包惠僧不具备"一大"代表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