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与邓颖超,是世人公认的模范夫妻。人们很少知道,周恩来的初恋女友不是邓颖超,而是张若名。关于张若名,本刊在今年第2期发表了《张若名———一位不应被历史遗忘的人》一文,介绍了她在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本期发表的这篇文章,读者将寻着周恩来与张若名之间的战友情、恋爱情、挚友情这一人生轨迹,了解他们之间鲜为人知的情谊。  相似文献   

2.
1986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把《周恩来传1898—1949》初稿拿到西花厅,征求当时健在的邓颖超同志的意见。当工作人员读到《长征》那部分周恩来患阿米巴肝脓肿一节时,邓颖超同志抬手示意停下,说:“当时给恩来治病的大夫是两个,除了王斌,还有一位姓李的大夫,名字记不清了,你们去打听一下。”邓颖超同志还说,李大夫是  相似文献   

3.
正在北京中南海周恩来、邓颖超生活工作过的西花厅后客厅的中堂上,至今仍悬挂着两幅国画,一幅是国民党元老、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的何香凝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纪念绘赠的《腊梅》(也有人称之为《老梅新枝双牡丹》),另一幅则是曾任全国政协常委的郭秀仪于1982年绘赠给邓颖超的《芍药心丹枫叶红》。由郭秀仪画的这幅国画长103.5厘米,宽37.5厘米,整个画面是由最上部的红叶、中部盛开的海  相似文献   

4.
情深意笃两地书──《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深意笃两地书《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简介刘春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以下简称《通信集》)和大家见面了。这部《通信集》,共收入周恩来与邓颖超1938年至1971年来往书信71封,连同篇末注释在内约5至6万字。书信全部根据保...  相似文献   

5.
荐书     
正《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这是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的一部回忆录。作者从亲历者的视角,以细腻翔实的笔触,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在中南海西花厅与伯父周恩来、伯母邓颖超一起生活的难忘岁月,记述了周恩来、邓颖超对自己的成长、工作和婚姻的关心教育指导,从侧面反映了周恩来、邓颖超的精神风范。书中还披露了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内容,例如邓颖超、周同宇的口述回忆文章等,并配有数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部分是首次公开。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18日早晨,天津港。这是一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这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港口。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与中共南京市委联合摄制,由南京电视台承制的8集电视纪录片《邓颖超》摄制组,在总编导吴建宁带领之下,从大轿车上下来,迅速摆好机位,拍摄着人们登上泊在港口的“新海门号”轮船的镜头。10年前的这一天,邓颖超同志的骨灰,就是从这里,由这艘轮船负载,缓缓驶离港口,驶向海河与渤海的汇合处。邓颖超同志年轻时在天津学习、工作,是喝海河水成长的,天津是邓颖超的第二故乡。邓颖超同志的骨灰洒向海河、渤海,表达她对这片土地的一片赤子情…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14,(9):42-42
正1982年初,中央文献研究室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在周恩来诞辰90周年的时候隆重推出《周恩来传》。为编辑出版《周恩来传》,负责撰稿的李琦、金冲及等人决定前往西花厅当面聆听邓颖超的意见。邓颖超在接见他们时,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恩来的事,我不直接提意见。他不  相似文献   

8.
1996年8月8日《报刊文摘》头版刊有一则摘自8月1日《广州日报》的消息:《周恩来邓颖超订婚照将公开》.消息还说,由邓颖超在津同学与同事张广煦收藏的这批资料将由其儿子张文藻捐给天津筹建中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其实,凡是了解周恩来、邓颖超两人相识、恋爱和结婚经过的人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俩不可能有订婚照.周恩来和邓颖超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在天津相识的.当时,周恩来21岁,邓颖超只有15岁.名字还叫邓文淑.后来,周恩来因领导学生运动被反动当局逮捕,获释后即去了欧洲.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只是相识和短暂地相处,根本没有,也不可能谈情说爱,也就更谈不上拍什么订婚照了.周恩来旅欧时经常与国内的亲友、同学们通信,而收到他信最多的人就是邓颖超.通信多了,彼此的了解也就加深了.“周恩来主动向邓颖超求爱,并要求尽早得到她的答复”.邓颖超后来回信答复了.因此.他们“是在通信中确定恋爱关系的”.如果这时他俩就算订婚的话,一个在欧洲,一个在天津,怎好拍订婚照呢?1924年周恩来回国到广州投身火热的大革命运动.他于1925年1月趁上海出席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机会托北京代表高君宇当“红娘”捎信给邓颖超,这时,邓颖超也因在天津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遭反动当局通缉.  相似文献   

9.
<正>1984年2月16日,在台湾的宋美龄女士发表了《致邓颖超的公开信》。她在信中深情回忆了抗战时期,她与邓颖超聚首重庆、团结抗日的交往之事,赞扬邓颖超"见解超群,是女界人才"。1988年5月,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的邓颖超在《致宋美龄的信》中,满怀深情地回忆她们相识相交的往事:"庐山初识,忽忽五十年矣。山城之聚,犹历历如昨。别后音问阔绝四十余年,诚属憾事。幸友谊犹存,两心相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邓颖超诞辰 96周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邓颖超书信选集》 (以下简称《书信集》) ,不久就要和读者见面了。《书信集》收入邓颖超从 1932年至 1992年 ,在长达 6 0年间致党内同志、党外友人、烈士子弟、亲属故旧、国民党政要及有关部门等书信近 170封。书信大部为从收信人手中征集来的手迹 ,绝大部分首次公布。全书以情文并茂的流畅语言 ,通过交流思想、倾诉心声 ,传导感情、寄托希望的书信媒体 ,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 ,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地展现了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邓颖超 ,…  相似文献   

11.
秦九凤 《党史纵横》2003,(11):37-37
作家文摘2003年6月24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说说我与周恩来的关系》一文。文中说文强先生曾参加周恩来的婚礼,并送了写有“花花圆圆寿寿”的题字条幅作为祝贺。这一贺礼的落款是“周恩寿、文强”。但经笔者仔细阅读推敲,结论是文强先生不可能参加周恩来的婚礼。 周恩来、邓颖超是1925年8月8日在广州结婚的。当时,邓颖超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天津反动当局通缉而只身乘船南下到广州,周恩来因忙于革命活动,未能亲自到码头接邓颖超,而派自己的警卫副官陈赓持邓颖超照片到码头上去接,但未接着,直到在周恩来的住地,陈赓才见到邓颖超。随后,陈赓领着邓颖超一起去见周恩来。在广东省总工会找到了正在开会的周恩来。当陈赓悄悄告诉周恩来时,周恩来只向坐在远处的邓颖超点点头,继续紧张地开会。开完会也未过来与邓颖超见面就又和陈延年一起匆忙地走了。当晚又因为突然提前两小时实行宵禁,致使邓颖超无法回到周恩来住地。直到第二天傍晚,周恩来、邓颖超这对恋人才相会在周恩来住所。随后,陈赓走了。周恩来请邓颖超到广州的太平馆西餐厅吃了顿西餐,然后就结婚了。可以说,他们  相似文献   

12.
2014年2月4日,是邓颖超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邓颖超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人,邓颖超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四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她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对妇女工作的关心和责任,一直承担到生命的终止。"而她与周恩来半个世纪的战斗情谊,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伉俪情深,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作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份学习研究宣传周恩来及南方局培育形成的"红岩精神"之中心刊物,《红岩春秋》就是在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力倡导和直接支持下创办的。25年前《红岩春秋》创刊时,已是85岁高龄的邓颖超亲笔题写刊名,寄望之殷,嘱托之重。今天,作为这项事业的继承者和后来人,我们特精选一组文章,以表达对邓颖超同志深深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3.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按原样陈设的客厅里,至今仍然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一幅画,这幅画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画家、曾任共和国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在这幅取名为《腊梅》的国画上,何香凝在一株粗硕的老干上画了两朵怒放的梅花,其中一朵正面盛开,特别阳光。而另一朵虽然也盛开着,而且花朵大小也差不多,但这朵花的大部分却被粗粗的老梅干遮挡着。何香凝曾解释说,周恩来、邓颖超这一对伴侣就他们对革命的忠诚和贡献来说,都算得上是杰出的伟人。但是,由于周恩来一贯严于律己,一再让作为自己妻子的邓颖超受委屈。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邓颖超的职务、工资等方面都没有按有关规定办理、执行。所以,由于周恩来的"遮挡",在客观上使邓颖超这朵"红花"少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由宋平同志提写书名,中共中央 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金冲及作序,刘春秀 撰写的《周恩来和邓颖超》一书(陕西 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以丰富 的内容和翔实的材料,讴歌了周恩来和 邓颖超这对恩爱夫妻、革命伴侣,在长 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为新中国的 繁荣昌盛英勇奋斗、呕心沥血的献身精 神和不朽业绩,展现了他们开阔博大的 革命胸襟和多姿多彩的感情世界。 与《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名的 书,以前也曾出版过,同以往出版的同 名书籍相比,此书具有以下几大显著特 点。 此书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以编年 体的方式和真实的历史事实,比较全面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电视剧《海棠依旧》热映央视一套,周恩来和邓颖超为祖国为人民勤劳工作的奉献精神和音容笑貌,闪映在西花厅满园盛开的海棠花中,使观众感到十分亲切温暖。邓颖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上受到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崇敬,受到各界人士的衷心爱戴,邓颖超在周恩来逝世、粉碎"四人帮"之后,担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曾先后率团出访过亚欧10多个国家。西花厅的海棠花,是她出访必带的伴手礼,  相似文献   

16.
邓颖超是红一方面军中参加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1992年7月11日.她与世长辞,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人生征程。《人民日报》7月17日刊出的《邓颖超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德高望重的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在红军长征中的经历只提了一笔:“1934年10月,带病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然而,她当时是怎样带病参加长征,她在长征中有什么样的经历,以及数十年后又是怎样回顾长征路,口述长征事,撰写长征史的呢?  相似文献   

17.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18.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1月 10日《辽沈晚报·北方周未》刊登、3月 2日《作家文摘》转摘的《党史“活化石”唐韵超》一文中 ,第一节是“勇救周恩来夫妇”。内容是说 192 8年 5月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从上海出发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途经大连遇险的事。文中生动地描述说 :192 8年 5月的一天 ,周恩来、邓颖超扮成古董商夫妇 ,坐日本的轮船来到大连。按事先安排 ,唐韵超带领周恩来夫妇来到码头附近的一家实为我党地下联络站的“铁匠铺”。不料 ,周恩来夫妇走进房里不多一会儿 ,一名日本水上警探便衣就暗中跟了进来。警探从兜里掏出一张周恩来在黄埔军校照的肖…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