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000多字的内容,84次提到"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赢得现场如潮的掌声,更激起回响、激发共鸣,焕发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  相似文献   

2.
安静赜  王月鲜 《理论研究》2020,(3):12-16,5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与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疫情常态化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纲领。内蒙古自治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切实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努力建设美丽内蒙古,书写新时代内蒙古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王玉堂 《实践》2014,(3):56
<正>公权为民,是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通俗而又精辟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支配力量。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权力,没有权力,领导工作就无从谈起。而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对待权力的态度不同,运用权力的目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权力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做到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就是要坚持权力来自人民的观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党代表人民执掌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4,(19)
<正>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制定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从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确立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至今已有60年。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评价:"中国这样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几亿人口的国家建立起人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0,(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也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人民至上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始终把人民至上放在首位、落到实处,要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奋斗。在当前国际关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根据宪法的这一规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既是国家权力的主体,也是依法治国实践的主体,更是治国理政的价值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既是我国国体和政体的本质体现,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目标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制度是政党执政与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一个国家和社会选择具有何种价值属性的制度,标识了这个国家本身的阶级属性与国家性质。党的百年征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地位至上、权力至上、利益至上、标准至上。人民至上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且具有统筹性质的价值范畴,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百年探索之中,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百年实践过程,是党的百年奋斗得出的重要历史经验。基于坚持人民至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视角探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把握中国共产党何以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何以具有强大执政底气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一、兵贵神速,全力以赴抢救患者生命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无前例的抗疫之战,病毒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让人始料未及。在疫情重灾区湖北武汉,面对蜂拥而至的患者,医院病床告急、防护物资告急、医护力量告急……在这种危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正月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会上,他明确指示,要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9.
徐淑贞 《党建》2019,(3):26-27
正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提出"九个必须坚持",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在要求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知     
《当代党员》2014,(12):4-4
国家宪法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为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观点,不断健全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措施。一、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最有利于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以上两个条款,确认了当代中国的国家本质(或性质)是人民…  相似文献   

12.
民主政治,是指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证和维护最广大人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政治形式。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根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政党如何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关乎这个政党的性质,决定这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和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对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回答。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20,(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了深刻阐述,突出了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回答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出发点""着力点""落  相似文献   

15.
人大即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其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一种国家形态。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相似文献   

17.
徐琳娜 《探索》2004,(6):143-144
(一)宪法视野中的政治文明,是指建立在宪法基础上的近现代政治文明。政治关系的宪法调整是近现代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近代以前的国家,君权至上,政治关系的调整主要靠人治、君主专制。宪法是近现代文明国家调整政治关系的最高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和国家社会生活中地位至高无上。在近现代文明国家,君权至上被彻底否定,公民的权利被看作是与身俱有的人权,不再被视为国家的恩赐,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权力来自于公民的授予,并应受制于公民权利。人民制定的宪法成为调整一切阶级、阶层及其他利益集团乃至所有公民同国家的统治关系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18.
《理论导报》2008,(5):9-12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法理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最好诠释   问: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人民至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占有重要地位。追溯理论渊源,马克思早在《法兰西内战》中就借助巴黎公社的一系列民主实践,系统阐释了“人民主体”的思想,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提供了思想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20,(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镌刻着共产党人的深挚情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落到我区的民生实处,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指标。二是坚持底线思维、公平正义。不是消极防守底线,而是积极主动优化民生结构与制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公正合理处理民生矛盾和问题。三是坚持全局考虑、统筹协同。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