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晋西革命根据地是山西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东征和八路军挺进山西抗战的立足地和拓展地,是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坚强屏障,是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后方,是党中央联结华北、华中各解放区的交通要冲和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雄的晋西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不朽贡献。晋西革命纪念馆位于山西临汾隰县,是一处以红军东征为背景,全面展示我党、我军在晋西革命老区带领人民从事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而建设的红色旅游胜地,是山西省最大的综合革命史  相似文献   

2.
《湘潮》2021,(7)
正"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绵延的吕梁山纵贯山西南北,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是由晋入陕的天然门户。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吕梁为腹地的晋绥根据地是阻敌西犯、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坚强屏障和后勤保障基地;是党中央部署支援前线、统筹后方的战略基地;也是延安联络华北、华中、华南等地的重要交通要道。  相似文献   

3.
欧阳青 《党史博览》2014,(12):47-51
正第一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举行了榆横、保卫延安、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榆林、沙家店、岔口、黄龙、延清、宜瓦、西府陇东、澄郃、荔北、1948年冬季、1949年春季、陕中、扶眉、陇东、兰州、宁夏、河西、陕南陇南等战役,并促使了新疆和平解放;另外,第一野战军还与其他野战军协同进行了平绥、晋北、大同集宁、张家口、吕梁、中原突围、运城、汾孝等战役。第一野战军的主力师排名情况:顶尖头  相似文献   

4.
正晋绥革命根据地是中共在抗日战争初期建立,范围大致为山西大同—运城公路以西地区、绥远(后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一带。晋绥革命根据地也称晋绥边区。晋绥边区的正式称谓从1943年11月8日直至1949年2月。黄河的中游,东岸为山西,西岸为陕西。自古以来,晋、陕两省互为掎角,互为依靠。抗日战争中,晋绥边区是陕甘宁边区东边的门户。由于晋绥边区军民的战斗,日军始终没有能西过黄河。晋绥边区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安宁。晋绥边区是延安中  相似文献   

5.
正解放战争时期,山西既是制止胡宗南和傅作义集团进攻的主战场,又是策应人民解放军在西北、中原和东北战场作战的重要配合战场和战略后方。因此,毛泽东时刻关注山西战场,并亲自部署指挥了在山西战场进行的一系列战役。在人民解放军即将发起战略进攻之时,适时部署发起运城战役:"应乘胜相机夺取运城"1947年4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和部署,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发起了晋南战役。在晋南战役节节胜利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6.
正石家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发生在华北境内的战争,都把控制石家庄一带作为关键之举。解放战争时期,在国共之间的军事斗争中,这里是平汉、正太、石德三条铁路的枢纽,东出山东,西接山西,南连河南,北通北平,更具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在华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中,毛泽东十分关注石家庄的解放,中共中央到河北后,领导了保卫石家庄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习仲勋主持中共中央西北局工作。他带领陕甘宁边区军民发展生产、减租查租、整军练兵,全面加强边区建设;根据毛泽东指示,领导和发动横山起义,接应王震率三五九旅中原突围返回延安。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他协同彭德怀率部转战西北战场,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同贺龙、林伯渠一起经略后方,全力支援前线作战,努力建设陕甘宁边区,积极准备接管新解放的城市,为解放大西北、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在驾驭战争全局,致力于运筹全国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周密布署和发动了作为重要战略后方的山西的解放战争,从而使山西全境获得解放并走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康庄大道。从上党战役到平汉大捷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云又密布于中国的上空。蒋介石一面假惺惺地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面又命令他的军队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毛泽东由此及时提醒全党:“按照蒋介石的方针,是要打内战的”;“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土必争”;“人民得到的权利,绝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如同伟大的抗日…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各级党组织、军队领导机关和民主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建立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保障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东北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方方是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华南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建国后任党和国家侨务事业的领导人,为广东的解放、新中国的侨务工作作出了重要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所进行的党建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延安时期是指中共中央、毛泽东在长征胜利结束后转移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直到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再次转移,这一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与极好的效果。这一时期党的建设有着深刻的背景与必然性,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围绕夺取政权展开了各项工作,其中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完成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党中央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形成了该时期的鲜明特色,并有力地保障了抗日救国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档案资料反映了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围绕夺取政权展开了各项工作,其中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完成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党中央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形成了该时期的鲜明特色,并有力地保障了抗日救国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档案资料反映了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佟言 《党史博采》2006,(10):39-41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党在延安的情报界、保卫界有三大侦察奇才:中共中央社会部二室治安科科长陈龙、总政锄奸部侦察科长钱益民、边区保卫处处长陈泊。尤其是这个陈泊,长期负责情报工作,破获了诸多疑难案件,人称“东方福尔摩斯”。  相似文献   

15.
吕梁是山西著名的革命老区,到处留下了革命领袖和老革命家战斗的足迹。1947年,当国民党23万大军同网陕北、进犯延安之际,习仲勋根据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率部进驻吕梁,出色地完成了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的任务,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解放全中国,  相似文献   

16.
经过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初的解放战争,我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共歼敌70万余人。国民党军陷入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困境,于是被迫放弃了"全面进攻",改成所谓"重点进攻",并把进攻重点放在我革命圣地延安和山东两解放区,妄图以此维持其战略上的进攻态势。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方针是针锋相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诱敌深入,关门打狗"。于是陕甘宁边区在"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口号下,紧急动员起来,决心让敌人有来无回,誓死保卫革命圣地延安。  相似文献   

17.
于继增 《党史博采》2008,(12):48-51
《保卫延安》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描写解放战争、成功塑彭德怀将军感人形象的长篇小说,曾被誉为"英雄史诗"而轰动中国文坛。然而,由于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批判,使得这部优秀作品及其作者杜鹏程也遭受株连。沉浮跌宕,几多悲欢。  相似文献   

18.
<正>在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机关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接连不断地进行了三次"大搬家"。这三次"大搬家"都是由杨尚昆亲自组织和实施的。因此杨尚昆也曾谈到: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组织指挥中共中央机关的三次"大搬家"。  相似文献   

19.
一、党在延安时期创造了光辉历史和辉煌业绩党在延安的13年,正是刚刚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又逢长达8年的抗日救亡、再遇解放战争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是我党最艰苦卓绝的最关键时期,又是功绩最辉煌的最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武安与延安,一字之差,前者位于河北省南部,西依巍巍太行山,东瞰广袤的华北平原,退可守进可攻,是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所在地,是边区革命中心。延安位于大西北黄土高原,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两地相隔千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把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红色电波连两地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平汉战役,也称邯郸战役,是晋冀鲁豫军民粉碎国民党进犯解放区的重要战役,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对此十分关注。1945年10月,毛主席结束重庆谈判刚回到延安,就发电指示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即将到来的新的平汉战役,是为着反对国民党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