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英国工党的思想来源和组织构成比较复杂,左右翼持续博弈伴随着工党发展的历程,左右翼交替主导折射出英国社会的变迁。2015年至今,强硬左翼科尔宾担任工党领袖,提升了左翼在工党内部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凸显了"后第三条道路时期"工党进入左转周期的趋势,改变了英国两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纲领政策趋同化的状况。左翼崛起得益于右翼主张失效、党内制度改革、领袖个人魅力和社会思潮变化。2017年英国大选中,工党的成绩超过各界预期,"科尔宾现象"对于工党的发展乃至英国政局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旭 《当代世界》2015,(12):81-83
<正>2015年9月12日,英国工党素有"左翼激进议员"之称的杰雷米·科尔宾(Jeremy Corbyn)以59.5%的得票率当选最大反对党工党领袖。他的当选,不仅在工党内部,在整个英国社会也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一直执行"中左"路线和"布莱尔主义"的工党如何使一个"激进社会主义思想者"当选党首?这是否意味着"左派"的崛起?科尔宾当选后又将面临党内外怎样的挑战?默默无闻三十载,  相似文献   

3.
英国工党在2019年议会选举中的失败再次引发了工党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在回顾布莱尔与科尔宾路线调整的基础上,力图把握工党路线的变化脉络;分析近年来英国选民的变化、工党在观念层面缺乏号召力以及激进经济社会政策的局限,指出工党如果继续向左转将面临诸多限制,向右调整似乎是工党回归政治中心的唯一选择。这意味着工党在选举策略上要更加注重赢得大多数工人阶级支持,在意识形态上向民族主义回调,在经济社会政策等问题上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4.
正(3月22日至4月21日)3月25日,英国议会决定暂时关闭议会以减缓新冠肺炎疫情传播。4月4日,英国反对党工党以首轮过半数的结果,选举基尔·斯塔默为新党魁,接替已卸任的前领袖科尔宾。4月21日,英国议会复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议员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会议。  相似文献   

5.
左翼议员杰里米·科尔宾在2015年以"黑马"姿态当选英国工党领袖,又于2016年以明显优势战胜竞争者。两场选举标志着"后第三条道路"时期工党的左转,折射出政党精英与普通选民的分歧,也是工党调整方向、网络传播效应和选举制度变革的结果。科尔宾如欲弥合党内分歧,整合工党力量,把党员支持转化为工党选票,争取工党重新上台,还需要解决党内高层认同不高、理论创新能力不足、民调结果持续落后等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6.
在二战后英国的第一次选举中,英国工党曾出人意料地大获全胜,并由此引发了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的一系列社会改革。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英国将迎来它脱离欧盟后的第一次大选。毫无疑问,即将到来的选举不仅关系到英国继续远离欧盟还是回归欧盟,而且会对整个国际政治经济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举世的瞩目。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执政的保守党可能会输掉这次选举,而已经四连败的英国的工党,极有可能像二战后的那次选举一样,逆势而起,重新上台执政。  相似文献   

7.
新工党自1997年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英国的政党财政改革.《政党、选举与全民公决法》(PPERA)付诸实施以及选举委员会成立至今,英国两大主要政党仍面临不同程度的财政困境.菲利普斯报告虽然勾勒了新工党政府新的政党财政改革蓝图,但由此引发的争论却使工会与新工党的关系遭遇严峻考验.种种迹象表明,新工党正在经历由"大众"政党向"卡特尔"政党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英国工党自1979年下野以来已经十年了。作为英国两大执政党之一的工党,通过议会选举争取上台执政,是它一贯追求的根本目标。自1979年以来,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奋斗了整整十年。然而时至今日,工党仍然是英国政坛上的一个反对党。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个有将近90年历史并曾多次上台执政的英国大党,工党将从此衰落下去,永无复兴希望了吗?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下野十年来英国工党兴衰沉浮的复杂过程,对这一问题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不断发酵,欧美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经济复苏乏力,西方媒体、政要和专家学者纷纷对当前资本主义困境进行反思。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工党领袖米利班德和自民党领袖克莱格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深刻分析当前英国经济社会困境和资本主义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林德山 《当代世界》2013,(11):57-60
英国工党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阵营中一个特点鲜明、政治地位相对稳定的政党。从20世纪20年代超越英国传统大党自由党、成为与保守党抗衡的英国两大政党之一以来,它在国内选举中一直保持了这一地位。[1]期间,除二战期间参与战时内阁以外,工党先后执政33年。百年来,工党虽经历起伏,并多次陷入政治危机,但终能走出困境,长期保持在英国两党政治中的大党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自安东尼.吉登斯今年出版的新著《交给你了布朗先生:英国怎么才能再赢》(2007年Polity出版社出版)。吉登斯认为,工党下一步必须重视消除英国的贫困,但是不能靠简单地把富人的财富装入穷人的口袋里的办法,而必须在16个政策领域进行调整。如果工党不在消除贫困上取得成绩,英国保守党就可能对工党构成威胁。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对于那些生活在低层的人来说,英国仍是一个不平等的事情太多、机会障碍太多的社会。“再分配不够!”有人说。如果事情这么简单,那就好了。再分配是要搞,但是此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英国的平均收入自1997年以来大…  相似文献   

12.
<正>(2月21日至3月20日)2月23日,英国在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科普兰两个工党传统选区举行议会下议院议员补选。工党保住在特伦特河畔斯托克选区议席,但在科普兰选区遭遇历史性挫败,不敌执政的保守党,系1982年以来工党在该区议员选举中首度沦陷,凸显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工党在英格兰北部面临的困境。由于  相似文献   

13.
克莱门特.艾德礼是英国工党历史上卓越的领导人,现代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他对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了工党的发展方向,对二战后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工党关于欧洲问题的争论及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工党的欧洲政策一直处于调整变化之中,这种调整变化与工党内部争论有关.在欧洲问题上,工党内部一直存在疑欧派和亲欧派之争,这种争论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工党在不同时期对欧政策的制定.疑欧主义和欧洲主义的争论使工党在顺应历史潮流融入欧洲之时又对其深怀戒心,从而形成工党具有英国特色的欧洲政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10年5月的大选失利和9月选出新领袖,英国工党进入埃德·米利班德时期.为了重新赢得执政地位,工党开始了政策反思与调整的历程.其中,工党与工会特殊的制度化联系,成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英国工党与工会的传统关系与调整 与西欧大多数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建立不同,英国工党起源于工会运动.同时,由于工会是工党力量的主要输送者和财政的主要供给者,固而工党的政策主张与思想理念长期受到工会的控制,以工会政治臂膀的形象出现于英国政坛.  相似文献   

16.
自从英国新工党执政后,对欧盟政策作出了实用主义的调整,在欧盟经货联盟和共同安全与防务等几个方面都有了积极变化.本文分别就英国新工党在欧盟几个领域的具体政策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工党越来越深入地参加欧洲一体化建设,既要在欧洲联盟中谋求领导地位,迫不得已让渡一部分国家主权,又对欧盟怀有戒心,守护英国的国家利益不至于受到损害.这一思想将一直贯穿于新工党的欧盟政策之中.  相似文献   

17.
费边社是英国工党的创始者之一,今天仍然是工党的重要智库。费边社帮助工党从一个成分复杂、思想混乱的组织演变为英国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18年悉尼·韦伯所执笔的工党新党章与新纲领被通过后,费边社会主义在数十年的时间内成为了工党的主导思想,也是工党在二战后执政期间实行国有化、建设福利国家的理论来源。在1990年代工党的现代化进程中,费边社也是主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英国大选于6月7日举行,结果工党以绝对优势获胜,首相布莱尔也将连任.这是工党在历史上的首次连续执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与斗争中,英国工党始终站在劳动一方。虽然由于全球化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作为工党选民基础的传统蓝领工人阶级在人数上已经大大减少,英国工党的战略与策略都不得不进行调整,但它仍然还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政治代表,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因此,在老牌、典型资本主义的英国,工党虽然不可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工党既无力也无意推翻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而只是对它修修补补,所以英国工党随时都可能重新执政。  相似文献   

20.
英国保守党是英国的两大政党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政党之一。如果从其前身托利党成立(1680)算起,保守党应该有300多年的历史。不仅如此,与其他政党相比,保守党又是英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自1900年以来,保守党执政多达60余年,其中单独执政47年,共六次,反比工党单独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