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漳州市委、市政府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狠抓防治"非典"各项工作的落实,拒"非典"于漳州之外,取得了防治"非典"和经济建设"双胜利",为全省乃至全国取得抗击"非典"胜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汇》2005,(1):F003-F003
近年来山西电视台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每年的山西新闻,在中央台各频道和《新闻联播》的播发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重大宣传战役独领风骚。2003年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宣传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3.
2003年年初,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中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带来挑战。北京市委市政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引领下,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非典"疫情的防治工作中,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北京市着力于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依据非典疫情暴露出的我国社会严重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1,(15):33-36
2003年4月,非典疫情最严峻的时刻,胡锦涛来到广东考察。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实惠,一面是非典疫情难以控制给人民群众生命带来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张惠蓉,生于1973年10月,山西孝义人,副主任护师,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护士长。2020年2月20日,张惠蓉随山西省第十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援鄂,担任护理组组长,9月8日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10月23日荣获"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称号。  相似文献   

7.
她,在同事们眼中,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敢于挑战、临危不惧的卫生“天使”。她就是先后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县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宣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莉粒。在抗击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人们不会忘记张莉粒。她是“非典办”唯一的一位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08,(10):36-36
中国官员问责制于2003年非典期间启动。包括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两名省部级高官在内的上千名官员,因隐瞒疫情或防治不力而被查处。非典过后,从中央到地方加快了问责制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人物简介陈永华,北京房山人,1964年10月出生,现任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一处副经理。2003年因在抗击"非典"工作中表现突出,火线入党。2005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所带领的项目部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学科的作用凸显。本文通过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及17年来公共卫生学科发展的历程,考察了公共卫生学科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中提出了我国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及学科发展的任务与目标,特别是在人才培养、风险沟通及心理健康干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官员问责,成为了行政问责制度中最显眼、最为人关注而其实可能是最不重要的符号。【编者按】7月,国务院问责吉林两起特大事故,两名副省长受处分。8月,在山西襄汾溃坝事故问责中,被撤去党内职务的原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复出,任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官员问责再次被引入舆论中心。此时距2003年"非典""问责风暴"刚好十年。十年,官员问责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12.
正鉴于新型病毒的传染性高于2003年的"非典",2020年1月下旬以来,我国采取的应对举措也明显强于非典时期,人民群众对此次疫情的关注和担忧程度也前所未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悄然打响,就在这时,无数医者坚守职业道德,响应国家动员号召,冒着生命危险"逆行"于抗疫前线,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  相似文献   

13.
正《环球时报》2月14日刊登姜健健的文章说,当前全国人民都在为"抗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其中,青年群体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青年群体所表现出的复杂社会心态,也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90后"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并没有多少深刻的经历与体会,缺少应对突发性重大公共卫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一场防治“非典”的战争在晋东大地打响,阳泉市卫生局纪检组组长刘振发临阵被任命为市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指挥中心保障组组长,负责全市抗“非典”战役中的物资供应和保障。接到命令,这位从部队转业的老共产党员以军人的作风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担当起了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粮草官”。40多天来,刘振发不顾个人安危,废寝忘食,奔忙于社会,先后20余次深入抗击“非典”前沿阵地,奔赴全国各地,及时把30多个品种、价值150万元的抢救“非典”病人和保障医务人员生命安全的防护物品和医疗器械送到抗击“非典”第一线,满足了全市抗击“非典…  相似文献   

15.
宋连生 《党史文汇》2008,(12):24-30
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专业术语称作"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非典曾经像一位不速之客,于2002年的冬季悄然降临于我国南方,在2003年的春夏之交迅速蔓延至全国大多数地方,并造成世界范围的流行。其来势之猛,危害之烈,至今想来仍令人心悸!这次非典是一次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中华大地上肆虐。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开展了一场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时代先锋角色的中国大学生表现如何?他们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对于这一社会关心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全国部分高校学生的实际行动,试作若干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给中华民族带来一场严重灾难,堪称摆在年轻一代中共新领导人面前的第一场“大考”。在非典肆虐的最危急关头,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心系人民,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亲临疫情严重地区视察、指导抗击非典工作…… 2003年4月14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广州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强调:一手抓防治“非典” 一手抓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7日在"全国农村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目前农村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疫情,但农村防治工作中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疫病监测体系不健全,农民防范疫病的意识差,农村存在着"非典"疫情扩散的渠道和隐患.做好农村防治"非典"工作,要落实九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故事片《惊心动魄》(八一电影制片厂、铁道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联合摄制),以2003年春夏之间全国军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抗击非典疫情为背景,书写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壮丽诗篇,表现了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伟大民族精神。故事从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开始。一个被诊断为非典疑似病人的民工登上了返乡的列车。为防止疫情向其他城市尤其是广大农村扩散,上级指示列车逢站不停,直达终点,并且一定要找到那位民工,彻底切断传染源。危难之际,正在此次列车上的女军医和列车长、乘警长等人勇敢地站出来,以列车为战场,果断采取各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口罩、体温计、隔离区、冷清的街道、空荡的地铁……当我们回忆起2003年的春天时,这一切占据了醒目的位置。在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个个不顾个人安危、与死神殊死搏斗抢救病患的医护人员,叶欣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