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牙齿损伤的认定兼谈相关鉴定标准修改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牙齿损伤在法医检查中时有发生 ,因对齿损伤、拔除指征、牙病等的认识不一 ,时常出现分歧意见。笔者结合多年的检案实践 ,论述牙齿损伤有关问题 ,并就相关鉴定标准条款的修改 ,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与广大同仁探讨。一、牙齿损伤的认定1 对于“求拔”的问题。笔者认为 ,在充分审查病史记载的同时 ,应着重于对经治医师的调查 ,从侧面了解掌握伤者要求拔除牙齿的动机和目的 ,对认定牙缺失的性质大为有益。笔者曾复核过一例“求拔”案例 ,伤者吴某 ,伤后首诊 1  1    松动 ,未作处理 ,伤后 4天求拔 ,伤后 5天拔除。某机关法医鉴定轻伤。…  相似文献   

2.
牙齿损伤在活体检验中较为简单,一般为钝性暴力作用所致。笔者在对一起个体牙医涉嫌故意伤害案中对227人的牙齿损伤进行了法医学鉴定。某个体牙医为牟求暴利,将大量就诊人员的正常牙齿人为锯断、磨损及拔除,之后施以非正规方式治疗,造成牙齿功能受损。此类案件在国内外实属罕见。现就227人牙齿损伤情况的法医学鉴定及分析分述如下。1案例资料1.1一般情况(见表1~3)表1性别与年龄统计年龄(岁)男女%10-203168.221-30175129.231-40134524.941-50183121.051-60111310.3>601146.4表2损伤程度统计损伤程度例数%截断7颗牙齿以上(重伤)341…  相似文献   

3.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规定不同程度的牙齿损伤所应认定的损伤程度,其前提条件应是正常牙齿。而行根管治疗后牙齿的不同结局,成为此类案件鉴定的关键。作者结合具体检案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李守斌 《证据科学》2007,14(3):I0001-I0002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规定不同程度的牙齿损伤所应认定的损伤程度,其前提条件应是正常牙齿。而行根管治疗后牙齿的不同结局.成为此类案件鉴定的关键。作者结合具体检案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西安“六.六”空难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994年6月6日,中国西北民航B—2160号客机在西安失事的法医学鉴定。机上乘员160人全部遇难、死难中,以撞击伤为主,主要死因为多脏器严重损伤、创伤休克、大出血。160名遇难者中,139人经体貌特征和遗物被确认,6例通过血型被认定,3例通过指纹被认定,其余通过牙齿被确认。本文还讨论了如死亡时间等空难中的法医学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202-204
<正>在伤害案件伤情鉴定工作中,造作伤和诈伤[1-7]时有发生,笔者在实践中遇到多例造作性牙齿冠折、根折、拔除诉伤害的案例。为理解与研判牙齿致伤机制与损伤性质,将倒树理论运用于牙齿损伤性质鉴别的法医学鉴定。1案例1.1案例1造作性牙冠折刘某,男,32岁。于2016年11月25日23时因纠纷被人殴打,致双鼻腔粘膜破裂出血,上口唇  相似文献   

7.
咬伤在法医学鉴定中属于徒手伤的一种,系不使用其他致伤物以牙齿的咬合作用,在对方身体上形成的一种损伤.笔者在近十余年的法医检验鉴定中,共遇到20例咬伤的法医学鉴定.在徒手伤中,咬伤是反映致伤物特征性最好的一种损伤,具有独特的特征性,不仅能够明显的反映出致伤牙齿的种类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反映出个人特征,能为个人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与其他类型司法鉴定相比,司法精神鉴定较为特殊.精神医学的特点决定了刑事责任能力认定与司法精神鉴定直接对接,且鉴定意见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错误.鉴定人在刑事责任认定问题上的强势、鉴定内容无法通俗化表达、鉴定意见结果不确定等问题客观存在.如果实体的改革无法达到目的,那么对诉讼程序进行调整,如加强程序的参与性,建立重点案件鉴定人出庭制度,选任精神医学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等,才是化解鉴定意见风险、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齿损伤后不仅影响美观、咀嚼、语言,同时亦影响伤者的社会活动。关于牙齿的伤情鉴定,我国现行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都是以"牙齿折断或者脱落"的数目来评定。在法医临床实践中,不仅要考虑损伤造成的原发性损害,还要考虑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全面分析,综合评定。现报道1例外伤致牙齿松动3枚,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最后拔除2枚,评定为轻伤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宫立军 《法制与社会》2014,(22):110-111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为查明案情,由具有司法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员,通过对案件中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财物进行检验,对需要解决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并提供意见的一项活动,司法会计鉴定意见只对鉴定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提出意见,而不能涉及法律问题。鉴定意见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但对鉴定意见不能盲目崇拜,在诉讼的各个环节都要对其进行审查判断,使其发挥应有的证实案件事实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人身伤害损伤程度鉴定过程中,存在部分鉴定本身存在主观性、人身伤害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不统一、司法人员过分依赖鉴定意见以及制度本身规定不明确导致的适用困难等问题,由于人身伤害损伤程度鉴定制度的价值定位不明确,对于鉴定意见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指导作用。文章认为,面对这种情况,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应当完善鉴定制度,建立明确统一的鉴定标准;其次,应当加强对鉴定人员和司法工作者的规范和指导,进一步强化我国的人身伤害损伤程度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决定》对法医学鉴定领域的影响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芳  张玉根  何兴宝 《中国司法鉴定》2006,(5):64-64,I0001-I0002
针对原鉴定体制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及自审自鉴等问题,出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在该《决定》实施以后,其实并没有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反而使鉴定局面更加混乱,使法官对鉴定这一重要证据的认定更加困难。司法鉴定从一种社会公权利变为一种有条件的私权利,加之目前各种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难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公正。笔者从鉴定机构的合理设置、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3.
姚澜 《行政与法》2007,(4):79-81
我国精神损伤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无成文法规,而相关法律规定又比较原则,因此,在精神损伤的鉴定与赔偿中有关评定方法、赔偿原则、赔偿标准以及因果关系的考证等问题上,长期存在着理解不一致,适用法律不统一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到司法公正和司法价值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通过法医学理论对精神损伤的研究和探讨,阐明精神损伤在鉴定中的相关问题以及精神损伤赔偿中因果关系的考证与伪装性精神损伤的识别,以期为审判实践有关精神损伤的认定与赔偿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实现其向法律精神回归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胸部损伤后出现血胸或者气胸在法医日常工作中较为常见,临床诊断也比较容易.按照现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胸部损伤引起血胸或者气胸是否构成重伤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然而法医鉴定时只能依据相关的病历资料进行认定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而病历资料的记载有时不够全面,有时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笔者工作中遇到1例胸部损伤引起血胸,未出现呼吸困难,但是必须进行开胸手术治疗的案例.笔者现就此案例进行是否可以评定为重伤分析.  相似文献   

15.
医疗费审查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诉讼过程中 ,常常遇到原、被告双方因医疗费赔偿问题发生争议 ,需要法医作医疗费文证审查的情况。可是 ,医疗费审查所涉及到的医疗时限、住院与否的标准、用药原则等等问题 ,目前没有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法医对医疗费审查难免主观臆断 ,同一案件因审查人不同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审查意见。这就可能失去了审查的真实意义 ,甚造成不良影响。笔者基于上述思考 ,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与医疗费审查相关的问题及处理原则(一 )医疗时限人体损伤医疗终结期限 (简称医疗时限 )是指损伤后经治疗达临床治愈或体征固定的时间 ,包括…  相似文献   

16.
司法实践中,存在多份重复性甚至冲突性死因鉴定意见的刑事个案频发,确认死因往往成为核心争点,如何审酌鉴定意见证据、认定实体事实继而成为法庭裁判的重心.但现行法并未识别死因鉴定意见较之其他类鉴定意见的特殊之处,以致一般性审查判断规则在具体适用中显得僵化.法庭对死因鉴定意见的“遵从”导致质证缺乏对抗性;死因鉴定意见所隐含的经验性、知识性、传闻性表明其并不自证其可靠性;死因鉴定意见具有间接证明属性,自身无法充足对死亡相关事实的完整证明,需要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死因鉴定意见要求鉴定人对尸检过程、尸检操作规程、意见作出的依据及意见认定等作出解释说明.为此,有必要在反思现行法不足的基础上,重塑死因鉴定意见审查判断的体系性规则:以审判中心主义为统摄性要求;确立被告人对质权,使其有权质疑并挑战控方证明;鉴定人出庭就死因鉴定意见做出解释与说明,此为死因鉴定意见可采性的程序性要件;明确专门知识人及其意见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增强质证充分性、有效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鉴于刑事诉讼对被告人权利侵犯的严重程度,其证明标准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鉴定意见只是鉴定人对专门问题的盖然性判断,且不同种类鉴定其证明力会出现不同,甚至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鉴定人做出错误的意见,从而影响其证明力。这些影响证明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司法人员和诉讼参与人对鉴定意见的错误认识、鉴定制度的缺陷、审查的缺陷以及庭审制度的不完善。为充分发挥鉴定意见在刑诉中的作用,正确认定专门性问题.应当从上述方面入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对徇私的理解和认定存在较大争议,司法实践中亦存在着法律条文冲突和认定标准不一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此谈谈自己对徇私地位和内涵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立法意见。  相似文献   

19.
3例牙齿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力作用致牙损伤并不少见,部分牙损伤程度评定存在一定困难。《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二条(二)款规定:牙脱落或者折断两枚以上,应评定为轻伤。但对部分年龄较大,且又不如实陈述受伤情况及牙齿健康状况的伤者,给损伤程度的评定带来一些困难。本文报道3例牙损伤鉴定案例,供同仁参考。1案例资料例1张某,男,35岁。被拳击致面部出血,牙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健康牙齿与非健康牙齿损伤程度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综合牙齿本身的质量、临床治疗因素、个体因素等方面。依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及《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的有关规定。有助于准确、科学地得出客观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