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基础。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建设新型文明创造了前提条件,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的基本框架。邓小平和江泽民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系统思想,以新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发展历程,显示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活力。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廷柒  林宁 《探索》2005,2(5):15-17
江泽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总结、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在领导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社会创造和积累的积极的政治成果和政治进步状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且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又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史上,虽然邓小平没有直接使用过"政治文明"的概念,但他有着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并形成了思想体系,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建设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族本土性与全球性:邓小平政治文明理论的双重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博大精深的政治文明理论具有民族本土性和全球性的双重视界.既立足于民族本土政治状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质,又着眼于借鉴、吸纳和有机整合全球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使邓小平的政治文明理论具有强烈的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作为独立的文明形态,在理论和实践上已被人们接受,不过由于它是后起的新的文明类型,人们对它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远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从政治文明定义、建设政治文明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征三方面归纳阐述。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正视和处理十大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路红亚 《求实》2005,(5):60-63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在正确处理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政治文明建设历史与现实,政治文明建设模式与参照,政治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与党的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政府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等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基础上,在把握政治文明建设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努力推进。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阐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同研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这个命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子礼、房晓军所著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导论》一书,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研究方面一部有价值的新作,该书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的体系建构。该书运用系统方法和抽象方法,注重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进行科学抽象和系统研究,全面概括其理论框架、理论内涵,科学阐述其思想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体系特征。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从全书12章的布局中可以看到:一从政治文明的地位看,提出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二从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江泽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伟大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研究和探讨江泽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特色,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有:关于政治改革的一些谈话隐含着“文明三分法”、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成功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三个方面。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外政治文明比较、政治文明与协商民主的关系、政治文明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政治文明与新媒体的关系以及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通过梳理、归纳和简评其中的主要观点,探讨兼容并包语境下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新进展,以期为学界深化对此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理论的首创权属于马克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提出了政治文明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而且使这一理论的框架结构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3.
梁利珍 《世纪桥》2005,(3):37-38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不断探索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境界,使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不断完善,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使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得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正德 《探索》2003,4(6):36-40
文章在考察我国理论界关于政治文明概念界说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自己关于政治文明的观点,运用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阐述了政治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追求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和基本特征,建设政治文明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建设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公民更为广泛的自由和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战略重点应当是共产党率先实现自身现代化、完善民主法治机制和完善舆论强力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和基本特征,建设政治文明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建设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公民更为广泛的自由和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战略重点应当是共产党率先实现自身现代化、完善民主法治机制和完善舆论强力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目标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它使政治文明建设的目的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8.
江总书记关于政治文明的理论阐述 ,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理论的新突破 ,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思想兴奋点。笔者认为 ,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一、高度重视政治文明提出的历史背景 ,明确搞好政治文明才能维护社会稳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解放前曾经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解放后又经历过多次政治运动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 ,没有政治文明 ,就没有法治文明 ,更谈不上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有了政治文明 ,建设良好的政治大环境 ,各项事业就会发展前进 ,反之就要遭受失败和挫折 ,…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军 《理论学刊》2004,1(6):15-1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虽未明确提出”政治文明”一词 ,但他的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思想 ,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根本途径和战略地位等进行了科学阐述 ,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有关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 ,对于进一步推进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深入研究党内民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给党内民主的发展提供社会政治环境和外在动力;以党内民主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