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当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位阶偏低、土地流转中农民所获收益偏低、土地物权尚不够明晰等问题,导致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难以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必须着力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农地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规范政府的政策行为、提高农民的维权素养和监督意识,防止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遭受损害,这对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和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刘明霞  刘琳 《共产党人》2011,(16):34-37
中国民主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核心的问题是土地问题。自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来,90年土地风云,延续了中国宏大历史命题:几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二者,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土地上不仅可以长出粮食,还可以长出城市和房屋。"90年土地风云,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解放区时期和建国初期的"土改",其基本特征是实现"耕者有其田",以此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业社会的最高理想。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选择是,如何推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农业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中国道路如何走,反映在土地问题上,是上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运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90年代至今仍在进行的土地规模流转,则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在探寻中国道路上,对于土地问题的重新审视:既让农民拥有充分的持久的土地经营权,同时保留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对土地的主动权。土地从私有到集体与国家所有的跌宕起伏,从现代社会的视角分析,这不仅是关系中国8亿农民安身立命的核心问题,关系粮食安全问题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瑾璐  李凤怡 《前线》2013,(6):31-33
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齐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凸显了城镇化在我国全面现代化征程中的应有之义。提高城市承载力,夯实城镇化发展水平成为我国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因此,需要分析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下的土地承载力适宜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流转之间存在前者为后者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后者为前者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的互动关系。二者的关系面临新型城镇化加剧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受损、土地流转与新型城镇化的衔接不到位、土地流转为新型城镇化带来新压力等挑战。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流转协调发展必须在土地流转中贯彻新型城镇化理念,必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好土地流转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土地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相比,目前的管理体制还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对土地管理的要求,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一、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1.坚持政府宏观管理、市场调节配置。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我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对土地资源的配置,要特别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为适应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对土地管理提出的要求,在土地管理改革中还要充分发挥市场…  相似文献   

6.
土地财政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特有的历史现象,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长期来看,土地财政引发的风险及消极影响日益凸显,扭曲了城镇化进程,导致土地资源代际不公平,这使得土地财政难以为继。随着后土地财政时代的真正到来,为保障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额资金需求,应通过改革现有土地财政制度,优化土地财政内部结构,探索外部替代途径,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等推动土地财政模式的转型,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融资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3,(11)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首先必须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为此,要坚持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互动;要坚持基础建设与城乡产业建设互融;要坚持一手抓城镇化建设一手抓新农村建设。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再次,以统筹兼顾的方法,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宋才发 《学习论坛》2009,25(3):65-67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土地资源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应当以保护耕地为土地政策的首选目标,绝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拒绝"盆景式"、"景观秀"和"豆腐渣"工程.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与必然结果。在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水平长期以来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实施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是城市化滞后的直接原因,城市规模分布不合理减缓了城镇化进程,新工业化弱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城镇化滞后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进程,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市场扩张能力疲弱。要解决城镇化滞后,必须深化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工业化水平,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解决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土地问题要以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为土地改革的指导纲领;这就要求同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助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征收工作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它影响着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和公共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站在战略全局高度,从具体务实措施和细微工作入手,认真做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房屋及土地征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构建认同观念,合理制定目标;依法决策,严格标准;立足文化,强调整合效应;畅通  相似文献   

12.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看,城镇化不仅是土地的城镇化,更是人的城镇化,征地必须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养老、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基本需要。征地补偿私土地私有化都不可能真正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所以,征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明确政府社会保障责任,调整征地补偿结构;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样,才能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与科学规划,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完善环保法规,保障城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土地流转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农地制度,是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政府应积极介入到土地流转的全过程,统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以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流动为契机,重新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城镇化、城市化发展,建立我国土地政策协调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村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村镇风貌、基础设施、生态规划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村镇规划明显滞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加快村镇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强规划引领、推进村镇联动、强化产业支撑、建立多元投资机制、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然要涉及对城镇化的主体——农民利益进行调整。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努力保障农民利益,尤其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应努力在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对涉及农民土地权益与社会保障两方面进行政策完善,以有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的现实背景是,一方面,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要求至少包括六个方面:新型城镇化是"质量明显提高"的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是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地从哪里来的问题、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现代农业谁来搞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保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大量农民处于"离地"但不能"弃地"的状态。土地承包政策既必须解决"离地"农民的土地被抛荒或低效利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又必须保证所有农民公平地享有土地承包权。这就决定了我国土地承包政策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效率与公平的张力:追求效率的政策导致不公,而追求公平的政策又限制了土地利用效率。要消解上述张力,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所提供的契机,通过加快城镇化和农村社会建设步伐,使农民彻底摆脱对土地的生存依赖;同时创新农地承包政策,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实现更高水平的承包权公平。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清徐县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放,把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统筹全县发展的重要基点,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成就突出。特别是清徐县结合具体情况,坚持产业支撑,实施特色城镇化主战略,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太原市清徐县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放,把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统筹全县发展的重要基点,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成就突出。特别是清徐县结合具体情况,坚持产业支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