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业贿赂罪亦称贿赂交易罪,包括八个罪名,根据其是否"只能"发生在市场交易领域,可以分为纯正的商业贿赂罪和不纯正的商业贿赂罪。商业贿赂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犯罪.是对发生在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贿赂犯罪的一种概括性称谓。作为一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肌体的腐蚀显而易见。它违反价值规律.背离诚实信用原则.破坏交易透明度,败坏社会道德风气.增加社会和民众经济负担。成为孳生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因此.打击商业贿赂成为整治经济领域犯罪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界定商业贿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11月15日公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2条第2款规定:“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该规定主要是从反不正当竞争的角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精神制定的,规定的范围比较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已经不适应当前治理商业贿赂形势的需要。笔者认为,商业贿赂应当是指各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为了在商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或者实现交易目的,采取违反平等、公平和诚信等市场竞争法则的各种不正当手段,贿赂交易相对人或者与交易相对人有密切关系的人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4.
焦点话题     
《法人》2006,(4):10-10
“商业贿赂虽然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但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严肃查处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业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行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涉嫌违法违纪的商业贿赂问题要坚决查处,特别是对涉案金额高、范围大、情节严重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巾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领域和行业滋生繁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危害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检察风云》2006,(7):56-57
治理商业贿赂,净化交易环境 人民网今年2月24日的人民调查栏目的主题是"关注商业贿赂治理".调查受到了广泛重视,在仅有一天的时间里就已经有一千多人回复了问卷.结果显示的共识之一是,认为商业贿赂不是"潜规则"而是"反规则",不是"润滑剂"而是"腐蚀剂",必须铲除;共识之二是社会的每个参与个体都进行努力,形成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文化心态和社会氛围是必要的.交易环境需要净化,通过对商业贿赂的治理可以普遍地降低交易成本.资料显示,就各国的普遍情况看,直接与商业贿赂相关的交易成本为15%左右,中国的商业贿赂问题较之世界平均状况看更加严重,所以商业贿赂在交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更大.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行为法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陈晓梅 《河北法学》2001,19(3):97-101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以财物或其它手段贿赂有关单位或个人以促成交易 ,排挤竞争对手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回扣是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附赠等行为的比较 ,以及对商业贿赂如何适用民事责任问题的提出 ,说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目前适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商业贿赂,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以贿赂手段获取交易机会或经济利益的行为。当前,商业贿赂已经泛滥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陕西省检察机关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里,笔者对全省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2003年至2005年所查办的商业贿赂案件进行了专项调查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犯罪的界定与查处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是一个商业化社会,商业活动十分繁荣。商业交易者为争夺商业资源、抢占市场,或者获取高额利润等,往往不惜一切手段尤其是采用贿赂方式促成交易的实现,这已成为当前商业交易包括贸易和投资活动中相当普遍的一种不良现象。这种现象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乃至经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蔓延,直接危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毒化社会风气,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此外,本文就商业贿赂的特征危害及治理对策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11.
惩治商业贿赂需要德法兼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把查处惩治商业贿赂作为2006年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刚刚发表的中纪委六次全会公报指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见元月8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2.
曾亚波 《检察风云》2006,(11):70-71
概念商业贿赂概念商业贿赂,是以获得商业交易机会为目的,在交易之外以回扣、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报销各种费用、提供境内外旅游等各种名义直接或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实物和其他利益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1.5万件3月30日,国家工商总局披露,2000年以来,全国工商机关共查处  相似文献   

13.
解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从其序言中就开门见山地指出:腐败是一种影响所有社会和经济的跨国现象,开展国际合作预防和控制腐败是至关重要的。其实,早在《公约》之前的1996年,联大通过了在国际商业交易领域反腐败和贿赂的宣言。这个宣言同时处理私营和公共部门的腐败问题。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为商业贿赂的跨国化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又需要市场主体遵循共同的道德规范和游戏规则,以保证市场行为的可预见性。因此,打击商业贿赂是各国共同的责任。在《公约》的框架中,贿赂行为包括贿赂公职人员、影响力交易、私营部门内的贿赂(商…  相似文献   

14.
资讯台     
国内治理商业贿赂成今年反腐重点2月24日,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提出重点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根据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安排,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集中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反腐倡廉“十一五”着力点敲定针对当前  相似文献   

15.
商业贿赂罪不是刑法规定的一个罪名,而是贿赂犯罪在商业领域的表现形式,即商业领域的贿赂犯罪。广义的商业贿赂犯罪,是指在商业活动、经济往来及国家工作人员在对经济活动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行贿、受贿、介绍贿赂的犯罪行为。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工商总局禁止商业贿赂条例》所说的狭义的商业贿赂有所区别,后者是指发生在商业经营过程中平等主体之  相似文献   

16.
高层声音     
切实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商业贿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务必取得实效。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立即启动和推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集中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在抓好自查自纠工作的同时,要依法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利用  相似文献   

17.
治理商业贿赂,净化交易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网今年2月24日的人民调查栏目的主题是“关注商业贿赂治理”。调查受到了广泛重视,在仅有一天的时间里就已经有一千多人回复了问卷。结果显示的共识之一是,认为商业贿赂不是“潜规则”而是“反规则”,不是“润滑剂”而是“腐蚀剂”,必须铲除;共识之二是社会的每个参与个体都进行努力,形成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文化心态和社会氛围是必要的。交易环境需要净化,通过对商业贿赂的治理可以普遍地降低交易成本。资料显示,就各国的普遍情况看,直接与商业贿赂相关的交易成本为15%左右,中国的商业贿赂问题较之世界平均状况看更加严重,所以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8.
对治理商业贿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商业贿赂,是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任务。这是一场“攻坚战”,序幕已拉开,如何将这项工作引向深入,笔者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主要特征商业贿赂在某些行业和领域比较突出。商业贿赂行为大都发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如医疗卫生、电信、电力、金融、建筑领域等。这些行业垄断性强,对外交往的业务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商业贿赂的“沃土”,或“重灾区”。不法谋利者通常借商业贿赂对交易行为施加不正当影响,使自己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在商业贿赂中,行贿主体通常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也就是那些从事…  相似文献   

19.
商业贿赂是一种新型经济犯罪,它破坏了公平竞争和正常交易秩序,妨碍经济健康发展,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结合商业贿赂的特点,提出针对该类案件的司法会计检查的查证要点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商业贿赂“一对一”的行为特点以及行贿受贿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的现实,决定了查处商业贿赂的难度较大,犯罪黑数较高。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不宜放在惩办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活动上, 而应当防范于未然,从源头上减少商业贿赂发生的机会。因此,完善监管体系,从源头遏制商业贿赂,是治理商业贿赂的关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