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人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产生了众多的生态思想。延续至今且影响深远,我国传统生态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践行科学发展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二是以人为本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维度,开启着它的深层动因;三是以人为本在目的与工具统一中努力追寻现实力量,自觉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实践。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主义生态伦理建设及其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十 《理论前沿》2009,(11):22-23
社会主义生态伦理建设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向度,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和谐”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诉求,它在人际关系领域体现为代内和代际公正,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追求生态平等、强调人类的生态义务。  相似文献   

4.
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乔尔·科威尔从展现人类面临的灾难性境况破题,以批判自然的敌人和人类的刽子手资本为逻辑起点,对资本的反生态本质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癌性增长进行了理论批判,得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制正在历史性地走向崩溃”的结论,从而奠定了建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绿色乌托邦的理论基础。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在继承发展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基础上,反思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而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明确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把握其当代价值,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来抓。因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建设生态文明。当人与自然对立乃至冲突时,良好的生活方式就难以建立,也就很难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核心价值。鉴于此,生态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着内在联系,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主义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生态系统中内含的各种具体文化形式,即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有力的支撑。主导文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精英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大众文化拓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对立。为此,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认真研究和贯彻马克恩主义生态观,有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建设新型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之路,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福斯特通过对“马克思的生态学”的理论建构,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生态地批判,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了新的展望。他的“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那荣敏 《理论前沿》2006,485(20):46-47
生态社会主义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追求目标,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和评价,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但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它并没有为解救全球生态危机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高兹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于世的历史时代,随着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危机在世界范围扩展开来。在高兹看来,由于技术、市场等被资本家操控而失去理性发展,成为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资本操控下的经济理性的过度使用,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宿敌,只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遏制生态危机的逆袭。高兹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确立的生态文明战略,再一次印证了社会主义舟资本逻辑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如何克服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消费主义具有诱惑性、象征性、浪费性和全球性等特点,不利于人类道德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也破坏了自然环境。生态消费是反对消费主义的有力武器,也是人类追求自身本质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人们伦理水平的提高与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消费的养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对消费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制,以生态化的消费理念促进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素食主义不仅是一种绿色的饮食习惯,一种时尚的文化象征,更是一种环保的生态理念。从素食主义的内涵和历史渊源看,他有着多维的生态视域。科学地评价素食主义的生态伦理价值,虔诚地恪守素食主义的环境正义原则,理性地构建素食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保护自身及生态环境的正确价值取向和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把生态主义运动纳入到当代社会主义变革的运动之中,马克思主义应该与当代生态学进行结合,引导当代生态主义运动共同走向公正、和谐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一种左翼社会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它提出了一系列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和针对性。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演变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生态中心主义"到"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的超越;从"理想"到"现实"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的一个方面,它的提出,为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境界。只有把握好生态文明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践意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性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才能理解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达到的理论高度,才能更加自觉地解决和谐社会发展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引人注目社会思潮,它着重把握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强调生态问题不是自然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它把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根据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生态经济伦理观以及和谐伦理观这四条伦理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  相似文献   

19.
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从制度批判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未来走向,阐明了只有将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走生态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最终摆脱生态危机。社会主义生态问题的产生引发了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奥康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启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重视全球性视角与地方性视角的相互结合;要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结构上的平衡;要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所谓生态运动,是指针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遭破坏而在欧美等地出现的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主要内容的广泛群众运动。在生态运动的基础上,一些国家建立了绿党。生态社会主义则是生态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思潮和派别,是绿党的左派。它是在绿色生态运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苏东剧变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日渐清晰和完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