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试论苗族原始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民族的心目中,苗族历来信鬼好巫,乾隆《贵州通志》卷七中就直言不讳地说:苗族俗尚巫鬼,大部落有大鬼主,有家则有小鬼主。原始宗教虽然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不象传言那样影响广泛,但苗族民间普遍信仰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苗族信仰也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以及英雄崇拜的阶段。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苗族创造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原始宗教体系。 苗族原始宗教与基督教、佛教、道教等成熟的人为宗教相比,具有信仰的自发性、崇拜的多元性、无组织和教派之分、无固定活动场所、以不脱产的巫师为核心开展宗教活动等特点。 一提到苗族原始宗教,在现代人的意识中就把它与“装神弄鬼”联系在一起。其实从其发展初期来看并不尽然。恩格斯曾经指出:“事情很清楚,自发的宗教,如黑人对偶像的膜拜或雅利安人共有的原始宗教,在它产生的时候,并没有欺骗的成分,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很快地免不了有僧侣的欺骗和伪造历史……”苗族原始宗教亦如此,在其发展初期是一朴实的信仰,并曾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它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仍保留有一定的市场。 因此,正确认识苗族原始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对于我们今天妥善对待苗族宗教信仰及其习俗,迅速加快  相似文献   

2.
周永健 《求索》2013,(12):76-78
苗族丧葬习俗承载着传统的族群血缘观念.通过一定宗教仪式的展演实现亡灵身份的转化,有助于生者常态生活的回归以及社区秩序的调适。并在神圣状态下减缓压力。化解情感危机.证实孝道,实现伦理教化功能.维护社区整体利益。又因共同参与而团结互助,在聚会狂欢中整合社区民间组织,构建族群与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3.
鱼在苗族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使用相当普遍,具有许多社会功能。主要有: 1.宗教功能。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在这些崇拜祭祀活动中,鱼是主要的祭品。《国语·楚语》就有记载:“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士食鱼炙,祀以特性;庶人食菜,祀以鱼”。可见,楚国在祭典中,庶民是用鱼来祭祀祖先的。苗族先民绝大部分居住于楚国境内,历史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都与楚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用鱼祭祀祖先,用鱼作祭品,不仅在古代,而且至今苗族地区还保持这种习俗。笔者的家乡凯里市舟溪一带的吴氏苗族,每年“吃新节”(七月半),他们祭祀祖宗的祭品是12碗饭,12双筷子,12杯酒和12尾鱼等;傩祭是  相似文献   

4.
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蕴含着原始的生态审美观。从生态美学的视角解读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审美文化,可以发现许多原始宗教意识的痕迹,它们通过日常的服饰、歌舞、丧葬和节日庆典等形式表现出来。除了强调万物有灵外,原始宗教意识促成了主体之间同生共处和主体间性关系思想的形成,构成了苗族和谐生态审美观的价值核心。原始宗教对主体间性的支持,使得苗民与自然万物平等地交往、对话、沟通和融合,从而形成包括天与人、神与人和人与人的"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对西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破坏了这种平衡,人类就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种生态观在西南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中得到了体现。历史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存在过各种丧葬习俗和观念,其发展变化与各民族居群所处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习俗和观念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了一种保护森林、土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地处南方的汉江流域,是巫楚文化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中原诸侯国交往日频,儒家教义便逐渐在这一地区传播开来。东汉时期,随着本土道教的形成与佛教文化的介入,最终在湖北地区酝酿出了以儒家的礼制孝道、佛教的生死轮回、道教的灵魂不死等为内涵的三教融合、相互补充的丧葬习俗。其主要的仪式有:报庙、衣殓、设灵堂、相墓打井、吊孝奠礼、哭丧、守夜、打待尸等。湖北丧葬习俗的这些特征,是由丧葬习俗的社会伦理作用决定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丧葬习俗是哈尼族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习俗,包含着一套完整的丧葬仪式,蕴含着哈尼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中展示着民族之魂.哈尼族的丧葬习俗从哈尼族的道德生活史、社会伦理关系、对生死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演绎着哈尼族深厚而丰富的伦理意蕴.从道德教育的方式看,研究哈尼族的丧葬仪式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又往往与苗族民间文学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成为苗族人民独有的精神财富。探讨苗族民俗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对于了解苗族的历史、宗教、文学有一定意义。 一、苗族图腾神话与古老习俗 苗族的图腾神话是苗族民间文学中最古老的部分,它集中地反映了苗族初民在远古时期的生活和习俗。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人们为了生存,每时每刻都在同各种植物、动物打交道,人与  相似文献   

9.
龙崇拜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各少数民族有着浓厚的龙崇拜习俗,崇龙习俗对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所信奉的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在各少数民族所信奉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性力崇拜、精灵崇拜、灵物崇拜、动植物崇拜等原始宗教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成为各民族所笃信的道教、佛教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极大地丰富了西南民族宗教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试论贵州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原始宗教产生的根源的基础上,对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在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形式上的诸种遗存现象,作了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袁月侠 《传承》2014,(8):128-129
农村丧葬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的群众对丧葬的大操大办已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农村丧葬习俗所引起的一些不良问题已不容我们忽视,改革农村丧葬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原始宗教是宗教的早期形式,是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之一。考古学、人类学等资料表明,原始宗教是与氏族同时产生的,随着氏族公社的形成和发展,先后产生了与社会基础相适应的诸宗教形式,如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等。诸形式所崇拜或控制的对象不同,目的和手段也各异,其社会功能也不一,分别成为氏族部落一定发展阶段的中心信仰,构成原始宗教的各种类型。所以,原始宗教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是一个多层次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对苗族习俗的研究应更深入一步,避免简单的习俗因子现象罗列;苗族的习俗是由若干个习俗因子组成,根据各习俗因子的来源、与当前苗族社会的关系,以及在习俗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残留因子、借入因子、主体因子三类;而各个因子之间又分别结成同根、并存、依附、同链四种关系。只有看到苗族习俗的完整性及苗族社会与习俗的关系,才能弄清其实质。  相似文献   

14.
(一)苗族先民氏族社会的残迹 我们今天来研究苗族社会组织或复原古代社会,较为普遍的依据是:苗族史诗、传说、现存的民族资料,苗族的语言、服饰、互相称呼和带有氏族、部落特征的各种残迹。包话婚姻、丧葬、祭祀、宗教、节日等等习俗。通过这些残存的资料来剖析苗族远古社会。 母系氏族的残迹:  相似文献   

15.
试论苗族始祖神话与图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始祖神话是苗族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远古时代产生以来,一直在苗族人民的口头中流传,它同宗教、习俗融为一体,影响着该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了解苗族神话、宗教、族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谈的苗族“灵魂”观念,有一部分是已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仅存有痕迹的原始思维观念;有一部分则是现存的并且还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宗教意识。 1.魂——影忆——躯体三位一体 英国学者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万物有灵”观念说,他认为宗教起源于原始人的这种万物有灵观念,后经弗雷泽等人的完善。形成了一个影响至深的宗教学理致体系。法国的列维·布留尔则批评这一理论,他说,“万物有灵”是原始思维发展到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的宗教。诚然,当代科学的进步,文明的影响,许多民族的宗教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冲击、影响,但各民族在其婚礼、丧葬及其一切日常生活的活动中仍保存着许多反映其宗教信仰方面的事例。本文拟就目前广西苗族所残留的宗教、结合部分其他地区苗族宗教进行一些初探,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8.
本人生长于苗乡苗寨,对苗族习俗虽无研究,但也有只鳞片爪之识,故特提出与石开忠同志商榷。 石开忠同志在《试论黔中苗族牛祭习俗的成因》(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四期,以下简称《黔中苗族牛祭》)一文中论述了牛祭的三种形式、文献中牛祭习俗的分布状况、牛祭发生的背景和牛祭祀习俗的成因四个问题。对于前面所述,因没有作过深入和全面的调查,不敢胡言,本文拟就惠水地区苗族牛祭的形式及牛祭习俗的成因略述个人浅见,望有关专家、学者和石开忠同志赐教。  相似文献   

19.
论原始宗教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原始宗教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并分析了原始宗教在其发展阶段的主要宗教形式,指出原始宗教的一般发展过程就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双方的矛盾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黄友贤 《新东方》2008,(10):60-64
黎族群众认为世间万物诸如日月、山川、江河、树木、风雨、雷电等都有灵魂,因此产生了以“万物有灵”观念为主的原始宗教信仰,衍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宗教信仰意识。黎族社会中蛙崇拜的产生也是源于“万物有灵”观念,主要表现的是对蛙魂、蛙神的崇拜。和广西壮族社会的蛙崇拜相比,黎族的蛙崇拜没有种类繁多的祭祀方式,也没有宏大的祭祀场面,而是以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存在于黎族社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