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宇思 《学理论》2010,(20):167-169
随着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的生效,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文化认同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心理基础和文化前提,更制约和影响着欧洲一沐化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本文从文化和认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对欧洲文化认同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并联系我国实际,提出了如何从欧洲文化认同的成功建立中汲取经验,以解决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2.
随着欧盟成功东扩,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从政治文化视角分析,在以欧盟扩大为核心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洲大国主导欧盟的局面至今如是。法、德、英三国对欧洲一体化的不同利益诉求,是影响欧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从政治学、行政学的视角看,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结果欧盟与欧洲公共政治的历史发展关联甚密,政治历史因素在欧洲一体化中的作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本文仅以历史发展中欧洲公共政治的内在逻辑为契机,力图揭示欧盟的成功是欧洲公共政治的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4.
《欧盟宪法条约》的出台,是欧盟历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欧盟一体化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的全面迈进。对欧洲联合的历史,尤其是对欧盟一体化的历程而言,《欧盟宪法条约》是通向更高阶段的基础和起点;与此相关,一方面是《欧盟宪法条约》已经签署,另一方面则是《欧盟宪法条约》在欧盟成员国目前的通过中受阻。其所折射出来的各成员国与欧盟,以及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面临新的问题。本文在这方面试呈管见。  相似文献   

5.
欧洲一体化面临着继续深入和扩大的双重任务,但以经济和政治一体化为主要任务的功能主义道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便不可避免地提上日程,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透视欧洲文化认同,探讨欧洲文化认同及其建构与欧洲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这一事件不但会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在政治上改变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削弱欧洲认同、侵蚀欧洲一体化的社会基础。欧盟应从此次英国脱欧事件中汲取教训,匡正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上的缺陷,推动欧洲一体化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要客观评估英国脱欧给中国带来的风险,除了经济因素外,应从国际战略角度去重新审视。英国脱欧加剧了欧盟内部原本就已失衡的权力结构,一个德国主导下的欧洲正在形成,"德国的欧洲"将考验中国的对欧战略。英国脱欧之后,要警惕欧盟衰落和不自信的国际政治后果。一个失去自信、在对外经济中走向封闭、在战略上加速倒向美国的欧洲,是中国不愿看到的,中国需要一个繁荣而自信的欧洲。欧盟成员国的结构性改革能否向前继续推进、欧洲一体化能否继续走向深入,这两个因素是观察和衡量欧盟发展前景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8.
英国自加入欧共体伊始,其国内的政治体系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以英国欧洲政策制定过程为例,白厅、内阁、议会在机构设置上出现的变化以及政策制定者偏好的变化都说明英国政治欧洲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其进程取决于有关各方利益的平衡,取决于政策制定者身份认同的转变,取决于英国能否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并影响欧盟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9.
酝酿多年、久议不决的欧洲共同防务政策终于要出台了。6月初在德国科隆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两份关于制定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文件,这标志着欧洲在政治联盟建设,特别是在制定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建设“防务欧洲”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和重大实际意义的一步。法国《世界报》说,“科隆会议宣告防务欧洲的诞生”。发展欧洲安全和防务特性、建设欧洲独立防务的问题,是长期困扰欧洲一体化建设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自50年代末欧洲共同体问世以来,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人发展以及欧洲和整个世界形势的变化,人们一再试图把政治合作及其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两个月来,欧盟国家有关欧洲一体化建设未来发展模式的争论再次浮上台面。6月中旬在葡萄牙费拉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英国与德法两国就扩大讨论欧盟机构改革问题的政府间会议议程、在《阿姆斯特丹条约》范畴内“强化合作机制”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其实质涉及“双速欧洲”或“核心欧洲”概念,涉及将来把欧盟建成“联邦欧洲”还是民族国家性质的联盟的根本问题。 在费拉会议上,欧盟首脑虽然同意扩大政府间会议谈判议程,但英国对此仍持保留态度,等待伙伴国作出进一步“澄清”,并强调英国不愿看到欧洲一体化建设朝着“双速欧洲”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健 《瞭望》2004,(18)
2004年5月1日是欧洲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日子。10个中东欧以及地中海国家从这一天起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欧盟从目前的15国扩大为25国。一个涵盖欧洲大多数国家,面积396.7万平方公里拥有4.5亿人口、占世界经济总量1/4以上的“大欧洲”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欧盟这次空前规模的扩大不仅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地理和政治版图,而且对今后世界格局的发展也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欧盟的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建设,欧盟自1997年以来实施了"民主公民教育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推动欧盟公民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对成员国公民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公民教育的质量,将欧盟民众培养成为"积极、负责的民主公民".民主公民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伦敦专电.英伦三岛上的居民近几年来心里一直有个结,这就是害怕谈论政治,害怕谈论欧洲,更害怕谈论欧洲统一货币和欧元。远离欧洲大陆的英国大概是一直过惯了自由散漫的日子,所以对欧洲的一体化进程颇有疑惧。虽然欧盟早在1957年就成立了,但作为西欧的重要一员,英国直到1973年才跚跚加入,而且在欧盟内部也不是活跃分子,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但到了近几年,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了步伐,特别是在去年底的欧盟首脑会议上,15国领导人签署了欧洲单一货币最后期限公报规定,1999年1月为欧洲货币联盟起始日,欧盟统一货币“欧元”将投入使用。所以,英国人必须面临选择。结果一谈,英国就谈成了一锅粥。在国会里,且不说不同党派的议员各执己见,就连同一党派内部都因态度不同而阵线分明,互不相让甚至反目成仇。英国因欧洲政策不统一,同欧盟的关系也日益恶化。在今年5月1日大选前,当时的保守党首相梅杰就曾警告本党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共同体为主的欧洲新文化理念.和平意识、合作意识、共同体意识已经内化为欧洲的行动,成为欧洲政治文化新的表现形式,通过制度化的形式被物化.欧洲一体化从经济联合开始起步,通过一体化所产生的外溢效应,逐步扩展到政治、社会领域.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欧盟还需要在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中逐步充实、完善这些理念.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9,(41)
独联体一体化有着与世界上其他一体化组织不同的特点:一,它以承认原苏联曾经存在一体化为前提,是对苏联后经济/军事和政治窨的修复和重建过程;二,独联体是由一个大俄罗斯和11个规模不等的中小国家组成的地区黑社会集团,俄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中居主导或首领地位;三,尽管独联体把欧盟作为一体化发展的样板,但其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动静有某些不同:欧盟完全以地区一体化为目标,并从贸易、经济、货币的一体化膛步向政治、我交一体化发展。欧盟与国方的军事一体化组织-北约始终是两个不同的国家间组织,而独联体一体化几科是在经…  相似文献   

16.
联邦主义最早产生于欧洲,并经历了从神学联邦主义到政治联邦主义的转变。在大陆欧洲的联邦主义渊源中,"欧洲观念"和"权力分散"(subsidiarity)是对欧洲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理念,并似乎决定了欧洲统一进程要经历从联合、联盟到联邦的过程。英国的联邦主义思想因其更少宗教色彩而成为现代联邦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际上对欧洲历史的和现实的联合具有更大、更直接的影响。欧洲联盟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梳理和分析欧洲联邦主义的传统与理念,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联邦制本质的认识,对于理解欧洲一体化和欧洲联盟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欧洲人做着两个“梦”: 一个是“经济联合梦”、另一 个是“政治联合梦”。经济联合的基础是货币,欧洲人通过欧元终于圆了“经济联合梦”;政治联合的核心是防务,欧洲人试图通过建立独立防务来圆“政治联合梦”。尽管实现这个梦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欧洲人毕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年3月1日和7日对欧盟来说是两个非同寻常的日子,3月1日,欧洲联盟政治安全委员会在布鲁塞尔举行首次会议,3月7日欧盟临时军事委员会在布鲁塞尔举行首次会议。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在一项声明中指出,这是“欧盟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冯坚 《瞭望》2003,(51)
12月13日结束的欧盟首脑会议经过激烈谈判,未能就制宪问题达成一致。这让会前抱乐观态度的大部分欧盟民众和欧洲媒体感到了有些失望,也给对欧洲一体化持怀疑态度的悲观主义者带去了不小慰藉,但给欧盟领导人的恐怕就是一针“清醒剂"了。他们需要在阵痛之后认真地反思:欧盟制宪究竟是否成熟?制订的宪法能否给欧盟带来团结和力量?欧盟到底应当走向何处?无论这次挫折是福,是祸,它毕竟是欧盟历史上少有的坎坷,也定会在欧盟今后的一体化建设中留下“印痕”。  相似文献   

19.
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得以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形式。政治认同的建构与形成是认同主体、认同对象及相关因素的"三位一体"互动过程,政治认同主体是集多种特性于一身的"社会复合体",社会存在性是政治认同主体的基本特质,其具有一定的利益与意义追求,并集理性和非理性于一体。政治认同对象是由内(政治价值理念)、中(政治制度规范、政治组织机构)、外(政治行为)三个层次构成的"四位一体"结构。政治认同主体从心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政治态度)和实践(政治参与)两个维度,体现着其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状态。  相似文献   

20.
欧盟15国领导人12月10日和11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本世纪最后一次首脑会议,就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欧盟扩大和内部机构改革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这是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欧盟为实现建立强大统一的欧洲,“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目标所采取的重要举措。而建立独立防务特别引人注目,它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建设不仅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加紧进行,而且开始带有军事色彩。根据欧盟首脑会议通过的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报告,欧盟的目标是建立起自身具有独立决策和独立采取军事行动干预国际危机能力的“危机管理机制”。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