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声音     
《南风窗》2004,(11)
领奖时我太激动了,忘了感谢布什、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没有他们,我的影片怎能如此精彩?想到他们我真该热泪盈眶。--美国"左翼作家兼导演"迈克尔·摩尔在其"批判布什"的纪录片《华氏9·11》夺得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后喜不自禁。《华氏9·11》因海外获奖一举摆脱本土"禁映"的命运,将于今年下半年在美国公映。  相似文献   

2.
从布什上任之初即推行导弹防御系统、退出反导条约,到“9·11”后借反恐提出“先发制人”论,直至布什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出台全球战略,这一转变表明,战后长期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遏制和威慑战略,正在被初步形成的布什主义(Bush Doctrine)的新国家安全战略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国内背景 布什政府自2001年初执政以来,在国内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减税,刺激经济;第二件事是在"9·11"之后稳定国内治安.布什的国内政治经济纲领和执政特点,已经比较充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美国“反恐”战争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虎 《当代世界》2008,(11):51-53
2008年9月11日,是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七周年纪念日。“9.11”事件使美国人从“历史终结”的迷梦中惊醒,彻底改变了布什政府的既定外交政策,成为冷战后世界局势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七年来,美国政府视“反恐”为头等要务。恐怖袭击发生后,布什即以战时总统自居,并以反恐为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了两场战争。虽然在两场战争中,美国都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军事胜利,但对战后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美国政府应对不力,  相似文献   

5.
《工会博览》2014,(36):47-48
小布什与尼克松之女"没有然后"11月11日除了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光棍节和购物狂欢节外,其实还是美国的老兵节,这一天,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为父亲老布什撰写的304页传记《41:我父亲的肖像》正式发行——"41"指代老布什的身份,美国第四十一任总统。当天,一对父子、两个总统,共同现身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城内的老布什图书馆,参加了新书首发式。  相似文献   

6.
"9·11"是当代世界历史性的大事件.它将引发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层面的全方位变革,并将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走势.选择以"9·11"为切入点,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研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确立了以反恐为核心的美国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8.
"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高举"反恐"和"民主"两面大旗,以"先发制人"、"单边主义"、"政权变革"为手段,在全球尤其是中东和中亚大力散布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稍稍检视美国近期的外交行动: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朝核危机到伊朗核危机,从格鲁吉亚政变到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政权的更替等一系列所谓的"颜色革命",再至"5·13"乌兹别克斯坦爆发的"骚乱",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窥见美国外交政策理念发生了新的重大转向.那就是小布什政府中以副总统切尼和前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思想对布什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2004年以来,美国在中亚及前苏联诸国推行的一系列以"颜色革命"为特征的外交政策中,把强调"意识形态"因素摆到了冷战结束后的新的高度.因此,探析美国外交政策理念的新保守化及其影响,对于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9·11"事件发生后的15年来,美国的反恐效果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显著的。而"9·11"事件引发的美国国家战略和全球政策的重大转折却仍然深刻影响着美国未来战略目标的确定。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9·11"事件所引起的美国政策手段的剧烈变动仍然受到激烈的争论。"9·11"事件的余威犹在,美国虽然在霸权之路上摔了一跤,但它已经迅速回到大国竞争和维持霸权这条国际关系演进的主线上来。因此,"9·11"事件对美国国家战略和全球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应被高估。  相似文献   

10.
最近看到美国一报章上的政治漫画,画了“9·11”三个竖立的大字,投射在地面的阴影却形成了“oil”三个字,生动地揭示了布什“倒萨”行动的一面。 布什“倒萨”好比硬币的两面。硬币的两面都有图案。一面是“前台”,是现象的天下;另一面则是真面目,也就是“本质”。表面上,布什“倒萨”是为了维护联合国权威、捍卫民主和平;骨子里,他似乎得到了得州石油大亨的口授,是为油气而战。 美国作为大轿车与四乘四越野车的消费大国,易闹汽油饥渴。无奈美国又是石油入口大国,尤其要依赖中东。9·11事件  相似文献   

11.
12月10日《华盛顿邮报》社论以《布什先生的叩头》为题,来评论前一天布什在国际电视摄影机面前发表对陈水扁的警告。北京向华盛顿施压而华盛顿“叩头”屈服,这就是《华盛顿邮报》社论所显示的当前中美关系状况的重要现象。该社论也对布什让步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是“在大选年避免另一个外交危机”。这一分析是中肯的。社论又补了一句:“可是为了避免自己头疼,他(布什)又一次显示出他忠实于美国政策原则而做出保卫自由的保证是有伸缩性的。”目前全球三大国际冲突热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印度与巴基斯坦以及台湾海峡两  相似文献   

12.
覃胜勇 《南风窗》2011,(20):84-85
里根政府时期,当代美国反恐政策的哲学和结构基础形成。克林顿政府时期,意义深远的《反恐法》的通过,基本塑造了当代美国的反恐政策。随着"9·11"后单边主义外交的恶果浮现,到小布什第二任期内,美国的反恐政策已成鸡肋。  相似文献   

13.
正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基尔卡伦(David Kilcullen)所著《意外的游击战:反恐大战中的各类小型战争》一书是分析美国十年反恐僵局的一部力作。(1)该书认为,"9·11"之后,极端伊斯兰"圣战者"的全球叛乱呈现出"意外的游击战"的特征,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全球恐怖分子渗入各地叛乱势力之中,通过与之结盟,不断扩大势力范围。美国反恐战略对此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甄别,企图通过严厉的军事打击一劳永逸地将两者一同剿灭,这反而促使原本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4.
从评估国际战略形势的视角看,2008年堪称是"9·11"以来最有特点的一年,其在国际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可能要超过因"9·11事件"而著称的2001年,堪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的1991年相提并论.对这一点,可能还需要经过一代人左右,才能看得更清楚.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20日,美国举行了乔治·W·布什连任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小布什新政府对华外交政策的走向是继续保持"建设性合作关系"呢?还是回到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政策?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慧瑜 《南风窗》2013,(9):92-94
在新片《厨子·戏子·痞子》里,管虎对革命者作为"超级英雄"的想象,最终落地在被涂以浪漫主义色彩、被想象为去政治化的多元自由空间的"民国话语"中。新型流感病毒H7N9的流行,恐怕不是为了配合管虎新片《厨子·戏子·痞子》的上映。这部影片讲述了民国31年瘟疫"虎烈拉"肆虐北平城,有4位豪杰冒死绑架日本细菌专家并"智取"解药救万民于水火的故事。这台由3位实力派演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政府通过收紧言论立法、完善管理机构等手段加强了对媒体的管控,主流纸质媒体也通过趋同性报道参与了战时日本政府话语权的构建和战事传播。而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赤旗》积极反映日共反帝斗争的政治诉求,对日本在华侵略行径进行了抨击,对中国革命提出了声援,并祭出"反战"大旗,在日本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尽管当时的舆论生态较为严峻,加之先天条件不足及缺乏宣传经验,《赤旗》未能改变战时日本舆论导向,但它的存在却从侧面论证了"战时日本媒体被害论"的荒谬。  相似文献   

18.
关于"9·11"事件及随后进行的反恐斗争和战争给美国全球战略、大国关系及世界格局带来何种影响问题,各国政治家、学者们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9·11"事件及反恐斗争促使美国对全球战略做了重大调整,大国关系发生重大或根本性变化,"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改写","国际秩序出现重建征兆".笔者的看法与上述观点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关于"9·11"事件和反恐斗争对当今国际关系产生何种影响问题,应从当前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估计.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2月2日,由山东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办的"9·11"事件后的国际格局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国内部分研究机构和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就"9·11"恐怖袭击事件(以下简称"9·11"事件)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冲击和未来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20.
博览     
向所有支持这本书的读者致意!《愚蠢的白人》初次发行就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的第3名,5天中重印了9次。值得注意的是,这本毫不留情地抨击布什政府的书是在布什的民意支持率高达80%的情况下成为畅销书的。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是我为本书进行的推销旅行时的日记摘录,也许能部分地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